寫在前面的話
勤奮——後天的聰明
只知耕耘的崔琦
博學的楊振寧
絕不能停止學習
付出常人兩倍努力的鮑林
成功在於勤
15年沒有真正休息過的人
27歲才上大學的諾貝爾獎得主
動手——科學的基礎
從小幫家人幹活的諾貝爾獎得主
用實驗敲開諾貝爾獎的大門
自製儀器的諾貝爾獎天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想要什麼東西自己做出來
跟父親打雜的尼科爾
用變形的手來思考
興趣——永恆的心跳
保護孩子的興趣
激發愛因斯坦的興趣
瑪麗婭父女的“科學散步”
兒童是天生的科學家
實驗室?產生的興趣
參觀科學館啟發興趣
樂在其中
中學讀了7年的奧斯維德
呵護——心靈的雞湯
休伯爾家中的爆炸聲
女兒的“奇談怪論”
小凳子與藕
大二開始當老師
眼光
指點迷津
讚美的作用
讀書——豐潤的人生
喜歡讀書改變命運
李政道越界讀書
喜歡鑽圖書館的人
5歲的圖書館小讀者
與書為伴
讀書是科普的最好方式
書?可以找到答案
性格——命運的主宰
自信而固執的學生
“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為自己“爭利”的人
失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第一次失去獲諾貝爾獎機會
與哥哥競爭的湯斯
人生的四條經驗
合作造就大師
想像——成功的風景
歌劇和小說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諾貝爾獎得主的“音樂會”
大自然給了她無窮的想像力
多才多藝的謝靈頓
癡迷考古的諾貝爾獎得主
大自然的啟蒙
思維——真理的捷徑
把“為什麼”掛在嘴邊
父親這樣啟發我——費曼自述
父子諾貝爾獎獲得者
父親“教”兒子獨立思考
我知道血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了
老師的“絕招”
吃苦——人生的需要
多活了四十多年的霍金
“狠心”的父親
蘿蔔豬耳朵滋養的苗條女孩
父親的舊皮鞋
抓野狗的巴甫洛夫
格蒂與乾眼病
災難是培養孩子樂觀的最佳時機
勇敢面對坎坷
方法——一生的智慧
音樂教他學會專心
湯姆遜的筆記
反復驗算的鮑威爾
專心致志的習慣
反應靈敏的科學家
榮譽——生活的點綴
得獎的感覺
獲獎以後
諾貝爾獎金捐哈佛
放棄獲獎機會
他為什麼能兩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