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海的日子

一起看海的日子
定價:240
NT $ 110 ~ 216
  • 作者:李歐梵李玉瑩
  • 出版社:二魚文化
  • 出版日期:2004-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642686
  • ISBN13:9789867642684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起看海的日子》-是李歐梵與妻子李玉瑩的精采合著。

  透過兩雙深沈洞察的眼睛、兩個敏銳善感的心靈, 於是,在不平常的環境中,生活裡的風景、人事…,都因而深刻萬分。

  最溫潤動人的光芒,總隱藏在最簡單質樸的生活底層,在流變的平凡年代中,交織著他們不平凡的生命印記。

作者簡介
  李歐梵,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
  1939年生於河南,後隨家遷臺灣,臺大外文系畢業。1970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專攻中國現代文學及思想史。
  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普林斯頓、芝加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著作有《中國現代作家浪漫的一代》、《鐵屋中的吶喊》、《西潮的彼岸》、《浪漫之餘》、《中西文學的徊想》、《徘徊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現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隨筆集《狐狸洞話語》、《世紀末囈語》等;並與妻子李玉瑩合著《過平常日子》。

  李玉瑩,生於廣州,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一九八○年在美國南伊利諾州立大學取得社會學學位,八○年代末返港,任職於某加拿大保險公司至今。
  著有《細味人生:食物的往事追憶》。

 

目錄

前言

第一部:我們又回到香港

  • 我們又回到香港
  • 緣分
  • 過年
  • 尋根
  • 住在清水灣畔
  • 我家的「後花園」-西貢
  • 寫作的樂趣
  • 「非典型」的人間四月天
  • 老婆最鍾意的老電影
  • 張國榮的憂鬱
  • 范柳原和白流蘇
  • 衣服的隨想
  • 暫別香港

    第二部:轉折人生夢

  • 轉折人生夢
  • 戲夢人生
  • 驚夢
  • 「非典型肺炎」的惡夢
  • 夢中自由人
  • 夢中不自由人
  • 杜月笙魂兮歸來
  • 「惡夢」之後
  • 媽媽在世的最後一段日子
  • 也想起我的母親
  • 媽媽的眼神
  • 給老公的一封信ㄧㄧ談媽媽的去留
  • 老公的回應
  • 媽媽的心靈抉擇
  • 爸爸的心事

    第三部:在劍橋過平常日子

  • 在劍橋過平常日子
  • 然而,我並不寂寞
  • 一盤七色菜
  • 床上故事
  • 華盛頓的櫻花
  • 看美式足球
  • 在美國看電視新聞
  • 睡前的儀式
  • 拿著麵包的男孩
  • 退休記事
  • 畢業典禮與帽子
  • 吃法國薄餅
  • 惜別劍橋
  • 再別「康橋」
  • 從波士頓到三藩市

    第四部:情緣到處留花蹤

  • 情緣到處留花蹤
  • 京都看花記
  • 京都雜感
  • 陸遊的浪漫情懷
  • 流觴曲水訪羲之
  • 臺北的都市文化
  • 臺北正在國際化
  • 臺北文化
  • 有錢真好,有閒更好
  • 歐遊雜感
  • 歐遊鱗爪
  • 追尋青年時的舊日時光
  • 悠閒

    後記

  • 我的丈夫李歐梵
  • 我的妻子李玉瑩-一個業餘作家的誕生
 

李歐梵

  在「非典型肺炎」蔓延的香港過平常日子,是什麼滋味?

  玉瑩今天早上突然對我說:「不如我們寫點『過平常日子』的短篇吧,說不定將來還可以再出一本書。」也許,在不平常的環境中過平常日子,正是我們寫這些文章--還有上一本兩人合著的書《過平常日子》的目的。這幾個月更是不平常,「非典」之外還有伊戰,還聽到或在電視新聞中看到有關幾位名人的死亡的消息(張國榮的自殺,令我妻悲痛萬分,我似乎無動於衷,但幾月前台灣作家杏林子被佣人打傷致死,卻讓我久久不能釋懷)。如今中國大陸「非典」肆虐正殷,馬上波及農村,又不禁使我想到老家河南的愛滋病…。戰爭死亡和瘟疫似乎是世界永不能消滅的符咒。 

  不知不覺之間,玉瑩和我好像更珍惜我們的日常生活:每一天從早到晚,平安地渡過了,我們都有一種慶幸感恩的感覺,甚至在睡覺關燈前,都會暗道一聲謝謝,菩薩保佑,特別是在「最殘酷的四月天」。外面的世界,「非典」瘟菌猖獗,我們躲在家裡,隔著玻璃門向外眺望,遠處清水灣的海水依然寧靜,有時濃霧突然從水面上升,把外面的「現實」完全隔開了。學校又停了課,我無所事事,於是把自己浸淫在文學經典名著之中。剛好讀過《威尼斯之死》,現在趁此季節再重讀卡謬的《瘟疫》,真是百感交集,又覺得真的有點荒謬。老婆說我是一個書蟲,但又慫恿我把讀後感寫出來,於是在這個瘟疫的季節,我竟然筆耕不斷。 

  玉瑩也寫作,她每兩週在《明報》副刊的專欄文章--寫的大多是以前患憂鬱症的經驗--竟然引起不少讀者的共鳴,紛紛打電話到報館詢問,於是玉瑩又從報社轉來的讀者電話號碼,一一覆電慰問,普渡眾生,反而覺得生活得更充實了。也許,人到了某個年齡以後,不但返樸歸真,而且還有一種不避諱隱私與人同享的衝動,原因倒不是要自己出名,而是要「心連心」式的互助,越是在非常時刻,越覺得人性和人情的可貴。我們倆就是這種不折不扣的「溫情主義者」。  

  雖然這本書有兩個作者,但明眼的讀者一定可以看出,玉瑩的文章佔大多數,除了兩人在《明報月刊》合寫的散文系列--「一起看海的日子」外,大部份在香港的文章由玉瑩執筆,有時我略作詮釋(如幾篇「釋夢」)或回應。我們兩人的文風很不同,玉瑩的重感性,我千寫我心,玲瓏剔透;而我的文件背後免不了有「說理」的影子,是多年來寫學術和批評文章的必然「惡果」。所以,幾經考慮之後,決定把我的說理文章抽出,另外結集出版。然而,我的文字風格還是不夠感性,相形之下,玉瑩的文章自然脫穎而出,讀者可以認識她文如其人的真面目。這篇前言,就是一個例子。 

  既然是兩個人合著的書,而且說的是我們的共同生活,所以後來又決定加上我們在美國劍橋生活的部份,一些遊蹤和友情的文章,也一併放了進去,勉可算作另一種「多聲行」的結構吧。

  這本書的目的,還是冀望讀者開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6
    $110
  2. 新書
    9
    $216
  3. 新書
    9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