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一輩的祖母、母親來說,嫁人、生子,有個好歸宿,就是女人幸福的標準定義。但對於這一代的年輕女性,相夫教子不再是幸福的唯一指標,她們還需要工作成就與自我實現。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從90學年度起,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學人數已大於全體二分之一,超越男性;全台灣的職業婦女接近400萬人。另外,台灣25歲到29歲的女性未婚率,從1980年的19%增加到2000年的48%,30歲到34歲的未婚率則從5%增加到20%。而且,女性教育程度愈高愈晚婚,大學教育程度女性的初婚年齡為27歲,比平均的23歲高出4歲。
過去,婚姻是女性成年後最重要的選擇,也是必須的選擇,否則女性幾乎沒有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現在,結婚、生子,再也不是女性成年後唯一的選擇。愈來愈多女性樂於選擇工作。教育程度的提升,使女性不再局限於重複、操作性的工作,而是可以運用專業、發揮創意,看到自己在工作上持續改變、成長,得到滿足。
工作取代了婚姻,是女性新的成就來源。工作不僅用自我實踐的成就感吸引女性,還回報給女性從未有過的經濟獨立能力。女性自然開始思考:結婚,真的能讓生活變得更好嗎?工作讓未婚女性看到婚姻的新選擇與新挑戰,對於已婚女性來說,則是衝擊她們的母親角色。即使子女的親暱與成長仍然令女性感到滿足,但是女性從工作上得到的肯定與收入,以及對自我的期待,再也不能輕易放棄。
女性大量進入就業市場,獲得經濟自主權,兩性關係卻進入失序狀況,「我們活在一個只轉變了一半的世界中。」女性逐漸自由獨立,男性期待溫暖安全;女性一切嘗新,男性普遍懷舊。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依照各自心中渴求的幸福圖像,決定工作、婚姻、家庭、愛情、夢想在幸福圖像上的板塊有多大。20年來,女性在擺脫了知識的弱勢、有了工作的能力、掙得更高的收入後,經營出何種不同於過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