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祥和日月長 ---- 報人曹聖芬」是一本突破回憶傳記文集的時代生命紀錄。為了忠實反映一位畢生追求客觀公正的新聞記者精神,本書特別從曹聖芬先生數百萬言的新聞社論、評論、短評之中,數十載的日記裡,不同時期的回憶文章,以及私人的情感表露,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十萬字;以曹先生有名的精簡洗鍊文風,寫出他在時代中做為一個時代之人的忠心赤忱。本書不僅傳達了個人特質,更刻意希望以曹先生之筆為二十世紀中國保留下一個可貴的角度。
曹先生曾說:「做一天記者,做一輩子的記者。」離開工作二十七年的中央日報時,他曾感性的說:「我的血液中流動的都是中央日報的油墨。」對新聞事業,他熱情的傾注了一生的精華。曹先生大學畢業後立即進入中央社擔任記者,短短的兩年間,寫下了民國廿七年春天最重要的報導「廣西之行」。文中對當時廣西的社會、民生建設,有極為生動而深入的觀察,也成為珍貴的當時代一手地方社會史料。
聖芬先生不只是辦報,更是親自提筆的報人。「自由而負責的報紙」等數篇社論,簡明有力的理論他對新聞事業抱持的一貫態度和理想。而在實際作法上,寫於民國五十三年的「五十年代中國報業的檢討」,更是台灣報業發展史中,極重要的一篇論文。因其出自報人之手,而非學者觀點,討論的都是當時顯露的現實問題和解決方法。
中央日報曾是和聯合報、中國時報鼎立的三大報之一。做為黨報,言論立場一定鮮明,但曹先生主持中央日報的目標,不是為一黨的喉舌,而是做全社會的公器。同時也認為要把新聞事業,視為積極的文化事業來經營,要贏利,就要由此推動其他文化活動的發展。在中華日報和中央日報的回憶裡,曹先生也寫出了落實理想的具體行動。
文集的第二部份是曹先生的至交、親人、同事寫下他們的「曹聖芬先生印象」。對於民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國報界全盛時期的「中央日報」,留下寶貴而翔實的見證。其中薛心鎔先生、著名中副主編孫如陵先生以及上官美博女士的敘述,尤其動人,值得十分細讀。
時代之人總是寄望未來,希望當自己成為歷史時,能得到自己時代所得不到的公正評價;「留給青史」,他們以為。其實歷史從來不是公正的,歷史永遠是為撰寫歷史的時代進行背書。在一個變化多端的時代裡,個人選擇了唯一的方向後,就得憑著良知一路走完,每個人主觀熱情的紀錄,可能就是那唯一最可能的客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