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毛姆獎」暨「布萊克獎」得主與史蒂文生、雪萊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年輕時的一趟塞馮恩(Ce\’vennes)之旅,將作者帶入一條傳記作家之路,他彷彿無法自拔地、宿命地走過一趟又一趟的前人路徑:在一九六四年依據《與驢同遊塞馮恩》,重走史蒂文生的法國中央山地之旅;
在一九六八年因法國學潮而探討女權運動先驅瑪麗‧伍爾史東克芙特的一生;
在一九七二年因著迷於雪萊一家子而追隨一百五十年前的雪萊足跡;
在一九七六年因賴維爾飽經風霜的人像攝影而驚覺歐洲浪漫精神的終極命運。
作者建立與傳記主人翁的虛構想像關係,超越時空進行無人回應的對話與邂逅。
全然不同的傳記寫作角度,讓讀者在抽絲剝繭的氛圍裡,
有驚喜、有悲嘆、有溫馨、有惋惜……
一本卓越的現代傑作,可預見其將如司特雷奇(Lytton Strachey,1880-1932)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四名人傳》(Eminent Victorians),成為一革命性創作。──米契爾‧何洛伊德(Michael Holroyd)
這本令人振奮的作品,半是傳記,半是自傳……傳記作家展現其偵探及獵人的一面,在時空中追尋其傳記主人翁。──希拉蕊‧史波琳(Hilary Spurling),《觀察家報》(Observer)
沒有什麼事是簡單的!這本糾結複雜與引人入勝的作品有如一組俄羅斯娃娃,在傳記中涵蓋旅遊寫作,在旅遊寫作中涵蓋自傳,在自傳中涵蓋………。福爾摩斯可說是一位全面性的傳記作家,一位浪漫主義者。──理查‧波士頓(Richard Boston),《衛報》(Guardian)
作者的意圖在於探查「隱藏於出版品字裡行間的私人生活」,藉由認同的舉動歷程體會其生活內在……。福爾摩斯一書中,令人感動的莫過於傳記作家執迷於過往的迷情──一種縈繞於心的情懷。──彼得‧阿克羅德(Peter Ackroyd),《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作者簡介
理查‧福爾摩斯
皇家文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的會員,並於一九九二年成為大英帝國官員(OBE)。一九七四年,因《雪萊:追求者》(Shelley: the Pursuit)一書而獲得毛姆獎(Somerset Maugham Prize);一九八九年以《柯立芝:早期的洞見》(Coleridge:Early
Visions)成為惠特布瑞德書卷獎(Whitbread Book)的年度得獎者;一九九三年,以《約翰生博士和薩維基先生》(Dr Johnson & Mr Savage)一書贏得布萊克獎(James Tait Black Prize)。目前,他與小說家羅絲‧楚曼(Rose Tremain)同住在倫敦或諾里治(Norw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