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與設計之起源
- 作者:尼可勞斯.裴文斯訥
- 原文作者:Nikolaus Pevsner
- 譯者:蔡毓芬
- 出版社:地景
- 出版日期:2000-03-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897678X
- ISBN13:9789578976788
- 裝訂:平裝 / 231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廿世紀設計的起源究竟在何處?「起源」(sources)一詞說明一條小溪,之後流進大河,最後,就我們的例子來說,就是注入1930年代的國際風格↗這片汪洋。是否波美托斯(Prometheus)常和不知名的車輪發明者*扮演著起源中「智慧之泉」(genii fontis)的角色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們今日的文明與久遠的過去並非處在一條連續的河流上,中間是有中斷的。但是,假使我們以西方文明的範疇為限,承認文明發展過程中有「興起與衰退,有擴張、更新與毀壞」,是否有了廿世紀的起源之後,人們就能夠發明齒輪、鐘擺組成的時鐘還有活字印刷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假使人們不識印刷與計時,就可能沒有廿世紀的世界。大眾傳播與大量生產是集結過去各世紀貢獻給今日文明成果的結晶。然而,屬於真正我們這個時代的,僅僅是產量的增加而不是創造本身。「大量」確實是廿世紀諸多源流中特別重要的現象,因此也是現代藝術特有的現象。
一方面廿世紀是屬於大眾的世紀,諸如:大眾教育、大眾娛樂、大眾運輸,兩萬學生的大學,兩千學裡的中學,兩千床位的醫院,容納十萬觀眾的運動場。另一方面廿世紀是快速運轉的世紀。每個公民都是自己的快車駕駛員,有些飛行員以超過聲音的速度旅行。這兩方面都僅是科技狂熱年代的現象,技術則僅是科學的應用而已。
科學、技術、大量的運轉、大量的生產與消費、大量的交通,就本書探討的領域視覺藝術而言,即意謂建築與設計的角色超越了「純粹藝術」(beaux-art),意謂大城市的重要性超越了小鎮與鄉村,意謂建築與設計著重於大量需求,嶄新的材料與技術如何可以接受的廿世紀略圖的話,那麼廿世紀的起源究竟在那裡?現在我們將試著依時間順序,逐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