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全球地位最高的詩人,在他的詩裡面向我們揭示了語言會對抗思想,思想亦會牽制語言。《一九八四》的作者歐威爾早在半個世紀前,提到當語言失去了語意上的價值,它便脫離日常生活領域,它的功能不再是告知,而是命令。
南方朔先生的「語言之書」已經堂堂邁入第三冊,在浩翰廣闊的語言大洋中,他把「語言」的面貌提出宏觀性的探討,語言不只是描述,它最後的目的乃是藉著語言而實現人與社會的道德目的。
我們身邊所熟知的流行題、口頭禪:
「小氣鬼」、「耍帥」、「格格」、「落跑」、「象牙塔」、「斯文」等等,南方朔先生亦抽絲剝繭、上下古今,道出語言豐碩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而不管語言透過什麼樣的新舊面貌來彰顯,它縮寫了人們的心靈和思想史,也制約了人類的感知能力與判斷力。《語言是我們的海洋》讓我們對語言保持著敏感與警覺,重建語言的觀點和視野,我們的更好未來因為「語言」而心生智慧、少了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