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輕鬆讀經典
本書收錄了二十五本幾世代投資人一再購買、閱讀的經典之作,它們為個別投資人解決了「從何處著手」的根本問題。散戶不能盡信專家的說詞,但在沒有任何名師指導下,散戶想從市場上取得投資知識,可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此時,投資經典無疑是散戶最佳的入門指南。這些書把一些新的構想介紹給你,警告你該避開哪些陷阱,讓你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經驗,幫助你設計自己的一套投資方法,學習深奧的投資知識。買書的花費比起參加研討會或相關函授課程要少得多,當然也比你自己盲目學習更有效益。這些投資經典還能讓你的投資直覺更加靈光,這可是你從報章雜誌上無法學到的,因為只有實務經驗才能有效指導你。
不過,許多投資新手在購買第一支股票前,常因為想讀完一堆書,反而錯失了購買良機。此點觸發了我撰寫本書的動機,希望一次就把最重要的二十五本投資經典引薦給還沒有機會閱讀的投資大眾,包括初入門者和市場老手。原始的初衷並非要取代這二十五本經典,況且我認為,投資大眾最後還是該親自讀讀它們。因為我每次反覆閱讀這些經典,都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新的知識或看法,讓投資方法更加精進,也愈加確定它們的價值。
有句古老的玩笑話這樣說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愛,不是錢。但我很幸運,我愛錢。」你可能會以為這二十五位投資經典的作者,在書中暢談的哲學就是上面這句話,其實不然。這些作者真正熱愛的,是在金融市場中賺錢的過程和技巧。他們大多會做出這樣的評論:「金錢,不過是你在這場遊戲中,保持記錄的唯一方法罷了。」
這並不是說,優秀的投資專家不是為了想致富而激勵自己。事實上,他們的出身都不太好,像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就是窮人家的小孩,索羅斯(George Soros)是難民孩童,林區(Peter
Lynch)在很小時失去父親。正當散戶在金融市場中慢慢累積財富的同時,真正賺大錢的是極少數的成功專業人士,他們替客戶管理資金,投資獲利時,再從利潤中賺取一定比例做為報酬。這是優秀的投資專家為賺大錢所採取的策略,換句話說,他們必須將自身投資股票的專長與管理資金的能力做完美的結合。
投資股票不是賺大錢的唯一方法。事實上,也並非賺大錢的最佳途徑。如同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其所著的《金錢遊戲》(見本書第一章)中指出,能順利帶領企業度過股票市場變動的企業主或經理人,在出售個人持股給投資大眾而獲利後,如果能好好運用這筆錢,致力於企業的持續成長,將可以賺進更多的財富,而其中掌握過程的能力則是關鍵所在。而我之所以將《像大亨般思考》列入二十五本投資經典中,正是因為書中許多並非在股市致富的成功人士做到了這一點。
大多數人都不是透過投資股票或經營企業致富。但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能透過投資,在年老時獲得成功、安全感和經濟保障。我所謂的成功,指的是在幾十年投資股市、合法且不採取過高風險的狀況下,累積一兩百萬美元或更多的錢。不少財經書籍都同意這一點,不過要指出如何達成卻不容易,就長期來說,投資股市比其他消極的投資方式,能有更好的報酬。沒錯,這種論點或許無法在未來的某段時間內實現,例如過去舉世聞名的一九三O年代經濟大蕭條時就無法做到,但只要大企業持續經營,讓經濟有所改善、稅收不會過重、市場運作良好、投資大眾可自由參與,那麼長期投資股票,還是極有可能比其他投資方法取得更高的報酬。
而投資的秘訣就是儲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金開始進行投資,那麼儲蓄是唯一的方法。定期將資金投入股市,在股市低迷時,投入小量資金買股票,在數十年後你就即可獲得可觀的財富。
對投資人來說,這可真是好消息。不過壞消息是,股市會被投資大眾的害怕和貪婪等心理因素所牽動。經濟學家凱因斯(Keynes)指出:「人終究會死。」所以我們都想要在自己尚年輕時,享受財富。然而要快速致富,就得冒更大的風險。但高風險不保證高報酬,風險和報酬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清楚,較難精確計算出它的比例。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會認為熱門股的報酬高、風險低,但這種想法根本不正確,因為我們是根據不充分的市場資訊做判斷,而且信不信由你,在股市中我們所得到的常是不足的資訊。相反地,因為資本低或市場不看好的股票,表面上似乎風險很高,在許多年後卻可能成為熱門績優股。也就是說,你若想要走捷徑賺大錢,要成功可不容易。
股市投資人都深知這種不確定性,也基於此不確定性讓投資人情緒化地做出決定,這種現象有時被稱為「投資人心理學」。股市投資人幾乎展現出一致的神經質,有時候過於看好某些企業,有時候低估了某些企業。因此在了解這些事實後,我們該如何進行投資呢?本書所列出的二十五本投資經典,能告訴你一大堆答案,這些答案有許多未必具說服力,而且有些見解還互相矛盾。最後,如同以滑稽的諷刺畫與文章聞名的倫敦周刊《笨拙畫報》(Punch),早在一八四六年所說的:「錢是你付的,所以你可以自己做選擇。」在這本書中,我盡力將原書中所討論的各類投資選擇,在本書中詳盡地解釋其來龍去脈。我和投資大眾一樣,也有自己的偏見,比方說,我不太熱中技術分析,也不相信效率市場理論。我不需要為自己不採用這些選擇而道歉,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因為意見不同,才會有賽馬。」這句話同樣可以在股市中得到印證。
二十五本投資經典的作者,不全是傑出的投資家。有些是新聞記者,例如《股市作手回憶錄》的作者李佛瑞,在書中所描繪的就是知名投機客利威蒙(Jesse
Livermore)的一生。還有一些是大學教授,像《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以及《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盤》作者高伯瑞。而這二十五本書,有許多是出版已久的權威名著,也有一些新作,不過我認為這些書絕對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如史卡斯基的《論凱因斯》及史丹利的《放空巧術》,都是出版已久卻仍深具影響力的名著。
在精選二十五本投資經典的過程中,其實有許多歷史投資名著,無法一一納入,好比說葛拉漢和陶德(David Dodd)合著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就是相當值得一讀的好書,林區的另一本好書《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也不錯。要從一系列有關個別投資人的叢書中做挑選,也是令我大傷筋。比方說,市面上論及股市大亨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書很多,但我選擇羅威斯坦寫的《巴菲特:美國資本家的特質》,不過另一本由海格斯壯(Robert G. Hagstrom Jr.)所著的《勝券在握》(The Warren Buffett Way)其實也有相當的份量。另外,要從甘恩(W.D. Gann,編注:甘氏理論原創人)的眾多著書中,挑選一本代表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總而言之,這只是一種取捨。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投資書迷,你就知道還有許多書該被列為經典。不過凡事總得先有個頭,就好像投資人需要從何處開始投資一樣,我相信我所選出的這些經典,在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均能滿足投資大眾。經驗老到的投資人可能早已聽過或讀過這些經典,不過我希望在本書中,還有足夠珍貴的知識值得識途老馬參考。
本書讓你熟悉市場運作理論間的矛盾,幫你找出一些還未讀過的書,說不定還能剔除一些不需要看的,免得浪費時間,徒增困擾。別忘了,考驗一下你的直覺,努力找出自己的投資風格。讀完本書,你也許決定不直接投資股票,而去購買共同基金,因為有許多基金的績效都相當好。或者決定要在金融市場上發展你的事業。說不定你因為看了《金融怪傑》和《專業投機原理》中描繪的交易場面,受到刺激,轉而投入狂熱的期貨市場。不管你決定做什麼,決定權都在你手上。不論你的處境和財力如何,我希望你至少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些許樂趣。
在挑選投資經典時,我還考量到另一項標準,即作者的寫作品質。商業叢書文筆出色的並不多見,而許多投資鉅作除了重點表達外,其餘則冗長無趣。不過像席德的《股票市場顯相錄》,讀來就相當賞心悅目,全書以機智的筆鋒,傳遞其他人必須絞盡腦汁爭辯才能解決的問題。讀這種書的菁華處,比起你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推敲無趣的投資鉅作字裡行間的含義,簡直要有意義多了!說得更明白些,許多公司或股票經紀人發布的消息,其影響力遠甚於投資書籍。 投資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們在人生中極複雜又多變化的一環。如崔恩(John
Train)說的,股價的變動就像「人類腦部的X光片」。我認為他說的很對。對我來說,股市之所以這麼吸引人,原因在於它以全球的人類活動為主軸,把發展中的世界歷史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西方世界,書籍印刷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雖然期間出版的書良莠不齊。但幾百年前的爛書,卻可能引起現代人極大的興趣,因為這些書在不自覺間,透露出當時的情況。本書所舉的二十五本經典中,就有二本出版極久的書,一本是十七世紀出版的《混亂中的困惑》,是一本描述阿姆斯特丹早期股市的一本好書,另一本書是十九世紀出版的《異常大眾妄想與群體瘋狂》,這是一本評價過高的粗陋作品,書中錯誤地重述歐洲經濟繁榮與蕭條的三次交替循環的故事。之所以值得投資大眾一讀,主要是因為在必要的情況下,它能提醒投資人,個人特質和判斷與投資息息相關。
當我在撰寫本書時,我意識到我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經歷經濟大變動。備受誇讚的部分亞洲經濟奇蹟,其謎題在近一年來已被解開,在所謂「大調整」的結果下,西方市場似乎受到過度重視,其實「大調整」不過是經濟蕭條的另一個精美包裝詞罷了。我認為世界還是會如昔運作。美國在維持世界強權國地位的同時,如果沒有其他特殊因素,我們不該忘記全球仍有許多國家值得我們留意,有待我們去開發諸多的投資商機。資訊科技促成金融市場全球化,儘管新商戰和關稅的障礙一一浮現,但似乎不出幾十年光景,精明的投資人就會將投資觸角伸向全球各地。
時間會證明一切。在此同時,別太擔心總體經濟或一些壞消息,你該專心培養做為投資人的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達成目標。
作者李奧.高夫 一九九八於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