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傑作,才可以歷久彌新。
一部作品,經歷多少世代,多少人心的變遷,而不見其衰退,反而散發出作品的芬芳,是謂好作品。
不因自己的貧瘠,而看不見美麗的彩虹。
暢銷書作家司恩魯作序推薦;在她少女的時代(約距離現在一、兩年的時間。)即看過長腿叔叔的黑白電影及漫畫書;因此這個故事是輕而易舉就可以說出來給別人聽的;一個孤兒院的女孩,受到一位腿很長的叔叔的資助,進入正規的學校讀書,後來她麻雀變鳳凰似的嫁給了長腿叔叔。
但是,看見了翻譯的書稿,以及原文書(一隻眼睛,中文英文這樣來回看了幾遍之後)才發現,原來這一本書,它有更多的樂趣,是在書中,作者在女主角的身上發展出許多有趣事務,這不是急速的電影,也不是幾頁的漫畫,所能表達完全的。
女孩在逆境中依舊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她把孤兒院不好的地方寫成一篇文章,沒想到這篇文章竟受到長腿叔叔的喜愛,決定資助她上大學(果然樂觀的人,命都比較好),後來進入大學之後,它必須克盡老萊子娛親的功能,因為她把長腿叔叔想得很老,很寂寞,很需要知道一些生活的有趣面,所以她就像一位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一樣,把一些在孤兒院看不見的事務,用她的心靈,眼睛,後用她的手把校園生活描寫出來,寫信寄給他,並畫上她那太好笑的圖(請看倌仔細看書中的圖),這是本書的一絕。
書中的女主角,用想像力來代替自卑感,並用趣味來描寫自己的生活,讓人深深感受幽默本身就是一種聰明,一種吸引人的聰明,這是這本書的二絕,愈來愈能體會聰明的滋味。
本書的三絕,在於女主角的獨立思想,以及其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志向。”我的孩子都很有主見的,無論他的主見是對是錯。先生,你並不了解孤兒的世界。”這是我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中,一位義工對一位男士說的話。
你現在幾歲?你承認你是一位有獨立思想的人?或你常常一意孤行自己的想法嗎?
看著本書的女主角,在書中每一個行動,每一個想法都是自主性的,感到非常開心。唯有獨立自主,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如此自己所寫下的每一頁生命,才會精采。
另外就是她那想成為作家的美夢,一個沒看過幾本書,又曾經被多次退稿的女孩,依舊對自己成為大作家的夢,充滿信心,這種傻瓜行為,令人注目,”知其不能而為之”的精神,這是一種天賦;許多人天生就擁有這種天賦,而也有許多人是後天養成,無論是哪一種,相信可以影響人心一種力量。
這書中的三絕,它讓我回想起我的成長,讓我想起我曾擁有的能力,以及我已失去能力。看書,有一種功能,就是反省;看書的人,在潛移默化中;謙懷了自己,也讓自己修潤了角度,更讓生命更加符合自己想要的樣貌。
心靈是相通的,如果你有試著感受的話,感受友愛的心靈,你心即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