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社會,一向以家族為中心。堯典裡的平章協和,孔子所謂的修齊治平,都是以親族與孝友為主的,也都是為了維持家族精神而提出的一些主張,可見家族在中國自古以來就被重視,當然有關家族歷史的記錄也就在古代中國應運而生了。司馬遷說:「余讀牒記,自黃帝以來,皆有年數。」這句話足證世系一類的資料存在得極早。今天我們在殷商甲骨文資料中發現有家族世系的記錄,就是一項明證。到了三代末期,宗法制度成熟具備,為了維繫這種宗法社會制度,帝王諸侯的世系便由專門的官員掌理了。(周禮春宮)裡記「小史奠繫世,序昭穆」,就是指負責分別家族裡父子、親疏、長幼、遠近等關係的官員的,由於這是帝室貴族繼承的依據,因此,譜書也成了周朝的經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