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格碰撞出不同的感知與激情,不同的群體默化著人的社會概念:從自我形成知覺、構成關係、到深入社會,構成完整的態度及行為中;在每個環節之間,角色的扮演、人際的交錯,釋放出人與群體豐富能量與成熟關係。
本書將人在社會/團體中所扮演的人際角色,作充分的釋義,以清楚簡潔的舉例,引導讀者增進對自我角色的了解與認同,協調與社會人際互動與溝通,進而形成完整而健全的個人行為模式與社會態度。
不同的人格碰撞出不同的感知與激情,不同的群體默化著人的社會概念:從自我形成知覺、構成關係、到深入社會,構成完整的態度及行為中;在每個環節之間,角色的扮演、人際的交錯,釋放出人與群體豐富能量與成熟關係。
本書將人在社會/團體中所扮演的人際角色,作充分的釋義,以清楚簡潔的舉例,引導讀者增進對自我角色的了解與認同,協調與社會人際互動與溝通,進而形成完整而健全的個人行為模式與社會態度。
一、人的社會知覺
1、喜歡即是被喜歡
2、角色難扮
3、難扮也得扮
二、人的社會體系
4、同事相處
5、談情說愛
6、為人父母
三、人的社會團體
7、團體形成
8、從眾和愚行
9、衝突:競爭與合作
四、人的社會態度
10、態度的形成與轉變
11、態度與行為
12、親社會態度和逆社會態度
生活大師系列出新書了
一次出兩本,讓你生活更大師
小知堂文化於十月下旬同時推出《相處可以更自在─引導成熟的群我關係》,《遇見一百分的我─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二書。
作者李維現任職上海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心裡學碩士,曾遠赴德國慕尼黑大學十年專攻心理學,在大陸出版許多著作。作品平實,內容切合日常生活,用字遣辭簡明易懂,是很值得推薦的生活工具書。
因此,就其相關書系選擇兩本,介紹給台灣讀者認識:
《相處可以更自在─引導成熟的群我關係》
《遇見一百分的我─建立正面的自我概念》
因為人對生活質量的期望,需求各異,所以社會上有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作者不用抽象觀念和浮華詞藻來粉飾生活,而是圍繞「人、社會、生活」這一主題,試圖從心裡學角度講述一個有關人類生活的有趣而富於教益的故事,目的只有一個,做人要「有恥且格,盡量揚善」。
內容特色寓教於樂,用故事起頭引發讀者興趣,來探討個人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係,讀來趣味橫生。內容以日常生活為藍圖,從莊稼和趙箏這對情侶參加心理測驗開始衍生,有趣的情節加上一探究底的好奇心,讓人不忍釋手。在每段情節後面,詳盡的剖析,不僅滿足了讀者對主角人物的好奇,也更進一步深刻的瞭解自己,對行為處事有一番不同的詮釋。
讀完此二書,保證你遇見一百分的自我,與人相處從此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