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寺廟全集(全二冊)

中國寺廟全集(全二冊)
定價:8000
NT $ 3,000
 

內容簡介

  • 中國寺廟全集二冊,定價8,000元,特價3,000元
 

目錄

中國寺廟全集1

  • 北京天壇
  • 北京地壇
  • 北京社稷壇
  • 北京先農壇
  • 北京太廟
  • 北京孔廟
  • 北京法源寺
  • 北京雲居寺
  • 北京法海寺
  • 北京妙應寺(白塔寺)
  • 北京覺生寺(大鐘寺)
  • 北京十方普覺寺(臥佛寺)
  • 北京碧雲寺
  • 北京潭拓寺
  • 北京戒臺寺
  • 北京雍和宮
  • 北京白雲觀
  • 北京牛街禮拜寺
  • 上海龍華寺
  • 上海松江興聖教寺
  • 天津薊縣魯班廟
  • 天津薊縣獨樂寺
  • 河北曲陽北嶽廟
  • 河北涉縣媧皇宮
  • 河北邯鄲盧生祠
  • 河北正定隆興寺
  •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
  • 河北承德須彌福壽之廟
  • 河北承德安遠廟
  • 河北承德普寧寺
  • 河北承德普樂寺
  • 河北井陘慶福寺
  • 河北定縣開元寺塔
  • 山西太原晉祠
  • 山西解州關帝廟
  • 山西代縣楊家祠堂
  • 山西太原永祚寺
  • 山西大同善化寺
  • 山西大同華嚴寺
  • 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
  • 山西五臺南禪寺
  • 山西五臺佛光寺
  • 山西五臺塔院寺
  • 山西五臺菩薩頂
  • 山西平遙雙林寺
  • 山西洪洞廣勝寺
  • 山西交城玄中寺
  • 山西大同雲崗石窟
  • 山西天龍山石窟
  • 山西芮城永樂宮
  • 內蒙古呼和浩特大召
  • 內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
  • 內蒙古包頭五當召
  • 內蒙古包頭美岱召
  • 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普會寺
  • 遼寧北鎮北鎮廟
  • 遼寧鞍山龍泉寺
  • 遼寧北鎮崇興寺雙塔
  • 黑龍江哈爾濱文廟
  • 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
  • 陝西黃陵軒轅廟
  • 陝西西安興教寺
  • 陝西西安薦福寺
  • 陝西西安慈恩寺
  • 陝西扶風法門寺
  • 陝西戶縣草堂寺
  • 陝西西安清真大寺
  • 甘肅武威大雲寺
  • 甘肅張掖大佛寺
  • 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 甘肅敦煌莫高窟
  • 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
  •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 寧夏銀川海寶塔
  • 寧夏同心清真大寺
  • 青海湟中塔爾寺
  • 新疆喀什艾提卡爾清真寺
  • 新疆吐魯番蘇公塔
  • 河南登封嵩山中嶽廟
  • 河南登封嵩嶽寺塔
  •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 河南洛陽白馬寺
  • 河南臨汝風穴寺
  • 河南登封少林寺
  •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 河南登封嵩陽觀
  • 湖北當陽玉泉土地廟
  • 湖北當陽玉泉寺
  • 湖北均縣武當山
  • 安徽合肥明教寺
  • 安徽安慶迎江寺
  • 安徽青陽九華山
  • 山東泰安岱廟
  • 山東西阜孔廟
  • 山東鄒縣孟廟
  • 山東濟南靈岩寺
  • 山東濟南神通寺塔
  • 山東濟南九塔寺塔
  • 江蘇南京夫子廟
  • 江蘇南京靈谷寺
  • 江蘇連雲港海寺塔
  • 江蘇蘇州虎丘雲岩寺
  • 江蘇蘇州寒山寺
  • 江蘇揚州大明寺
  • 江蘇鎮江甘露寺
  • 江蘇鎮江金山寺
  • 江蘇吳縣保聖寺
  • 浙江杭州岳廟
  • 浙江紹興禹廟
  • 浙江杭州靈隱寺
  • 浙江寧波保國寺
  • 浙江普陀山
  • 浙江鄞縣阿育王寺
  • 福建莆田媽祖廟
  • 福建廈門南普陀寺
  • 福建莆田廣化寺
  • 福建泉州開元寺
  • 福建泉州老君岩
  • 福建泉州清淨寺
  • 廣東廣州陳家祠
  • 廣東廣州光孝寺
  • 廣東潮州開元寺
  • 廣東廣州懷聖寺
  • 廣西桂林萬壽寺舍利塔
  • 廣西容縣真武閣
  • 四川成都武祠
  • 四川奉節白帝廟
  • 四川眉山三蘇祠
  • 四川富順文廟
  • 四川成都寶光寺
  • 四川樂山烏尤寺
  • 四川樂山大佛
  • 四川大足石刻
  • 四川夾江千佛崖石窟
  • 四川江油竇圌山
  • 四川宜竇真武山
  • 貴州鎮遠青龍洞
  • 雲南昆明圓通寺
  •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 雲南瑞麗大金塔寺
  • 雲南昆明太和宮
  •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
  • 西藏拉薩大昭寺
  • 西藏江孜白居寺
  • 西藏札囊桑鳶寺
  • 西藏日喀則札什倫布寺

中國寺廟全集2

  • 北京日壇
  • 北京月壇
  • 北京東嶽廟
  • 北京文天祥祠
  • 北京天寧寺塔
  • 北京真覺寺(五塔寺)
  • 北京大覺寺
  • 北京智化寺
  • 北京廣濟寺
  • 北京香山昭廟
  • 北京頤和園佛香閣、智慧海
  • 北京西山靈光寺
  • 北京西黃寺
  • 北京北海永安寺
  • 北京故宮欽安殿
  • 北京北海小西天
  • 北京東四清真寺
  • 北京廣化寺
  • 北京通縣燃登塔
  • 北京萬壽寺
  • 天津薊縣觀音寺白塔
  • 天津文廟
  • 天津薊縣盤山天成寺
  • 天津天后宮
  • 河北正定臨濟寺
  • 河北邯鄲響堂寺
  • 河北保定大慈閣
  • 河北濁州雲居寺塔、智度寺塔
  • 河北安國藥王廟
  • 河北張家口水母宮
  • 河北永德溥仁寺
  • 河北承德永佑寺塔
  • 河北秦皇島孟姜女廟(貞女祠)
  • 河北昌黎源影塔
  • 上海真如寺
  • 上海玉佛寺
  • 上海嘉定文廟
  • 上海城隍廟
  • 山西太原純陽宮
  • 山西太原崇善寺
  • 山西大同觀音堂
  • 山西澤源懸空寺
  • 山西應縣淨土寺
  • 山西五臺顯通寺
  • 山西平遙鎮國寺
  • 山西臨汾堯廟
  • 山西永濟普救寺
  • 山西五臺龍泉寺
  • 山西五臺碧山寺
  • 山西運城泛舟禪師塔
  • 山西葛榮東嶽廟
  • 內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圖召
  • 內蒙古呼和浩特清真寺
  • 內蒙古呼和浩特萬部華嚴經塔
  • 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
  • 遼寧鞍山千山仙人臺
  • 遼寧鞍山千山香嚴寺
  • 遼寧鞍的千山五佛頂
  • 遼寧義縣奉國寺
  • 遼寧遼陽白塔
  • 黑龍江寧安興隆寺
  • 江蘇南京棲霞寺
  • 江蘇連雲港花果工三元宮
  • 江蘇南京覆舟山三藏塔
  • 江蘇蘇州海幢寺
  • 江蘇蘇州羅漢院雙塔
  • 江蘇淮安文通塔
  • 江蘇楊州史可法祠江蘇鎮江定慧寺
  • 江蘇吳江靈嚴山寺
  • 江蘇吳縣寂鑒寺石屋
  • 江蘇淮安梁紅玉祠
  • 浙江杭州六和塔
  • 浙江杭州保俶塔
  • 浙江普陀山
  • 浙江杭州葛嶺初陽臺
  • 浙江寧波天童寺
  • 安徽馬鞍山青蓮祠
  • 安徽滁縣瑯邪寺
  • 安徽鳳陽龍興寺
  • 安徽休寧齊雲岩
  • 安徽潛山三祖寺塔安徽亳州關帝廟
  • 安徽亳州華佗庵
  • 安徽蒙城萬佛塔
  • 安徽合肥包公祠
  • 福建福州定光塔
  • 福建福州湧泉寺
  • 福建泉州文廟
  • 福建漳州南山寺
  • 福建漳州木棉庵
  • 台灣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 台灣土城承天禪寺
  • 台灣大甲鎮瀾宮
  • 台灣高雄光德寺
  • 台灣台中護國清涼寺
  • 台灣高雄佛光山寺台灣新營妙法禪寺
  • 台灣桃園印心禪寺
  • 台灣台中報恩禪寺
  • 台北艋舺龍山寺
  • 台灣鹿港天后宮
  • 江西景德鎮紅塔
  • 江西九江能仁寺
  • 山東泰山碧霞祠
  • 山東泰山紅門宮
  • 山東曲阜顏廟
  • 山東曲阜周公廟
  • 山東兗州興隆塔
  • 山東濟寧鐵塔
  • 河南開封相國寺
  • 河南開封祐國寺鐵塔河南安陽天寧寺塔
  • 河南開封繁塔
  • 河南洛陽關林
  • 河南南陽醫聖祠
  • 河南湯陰岳廟
  • 河南鄭州紀公廟
  • 湖北漢陽歸元寺
  • 湖北武昌寶通寺靈濟塔
  • 湖北江陵開元觀
  • 湖北江陵太暉觀
  • 湖北鐘祥文風塔
  • 湖南衡陽南嶽廟
  • 廣東佛山祖廟
  • 廣東潮州韓文公祠
  • 廣東肇慶梅庵廣東廣州六榕寺
  • 廣東潮州鳳凰塔
  • 廣西興安四賢祠
  • 廣西貴縣南山寺
  • 廣西柳州柳祠
  • 廣西合浦大士閣
  • 四川榮縣大佛
  • 四川成都青羊宮
  • 四川成都杜工部祠
  • 四川成都文殊院
  • 四川廣元千佛崖
  • 四川峨眉報國寺
  • 四川峨眉金頂
  • 四川峨眉伏虎寺華嚴銅塔
  • 四川灌縣二王廟雲南昆明筇竹寺
  • 雲南麗江福國寺法雲閣
  • 雲南昆明曇華寺
  • 雲南麗江寶積宮.琉璃殿
  • 雲南昆明金剛塔
  • 雲南大姚白塔
  • 雲南大理蛇骨塔
  • 雲南昆明大理國經幢
  • 青海西寧東關大清真寺
  • 青海樂都瞿曇寺
  • 陝西周至樓觀臺
  • 陝西西安文廟
  • 西藏乃東昌珠寺
  • 西藏拉薩色拉寺
  • 西藏拉薩哲蚌寺
  • 西藏乃東雍布拉崗
  • 西藏日喀則夏魯寺
  • 新疆烏魯木齊紅山寶塔
  • 新疆喀什艾提朵爾清真寺
  • 寧夏銀川玉皇閣
  • 寧夏銀川承天寺塔
 

序言--羅哲文

一座座雄偉、精巧、神奇的寺廟,好像一顆顆建築、雕塑、繪畫的藝術明珠撒佈在中華大地。雄大的殿堂、魏峨的樓閣、高聳雲端的古塔、摩崖巨像、白石高壇等等,以它們優美的身影點綴著中華大地的錦繡河山。

神聖的信仰,虔誠的崇拜,交織在中華幾千年、上萬年的古老文明的各個角落。上至皇帝王侯、文臣武將、下至商賈吏卒、百姓平民莫不按照不同的願望,以不同方式。或多或少直接間接參與宗教信仰、祭祀祈禱、崇敬頂禮的活動中來。不管一個一個朝代在更替,物換星移,各宗各派之間也在不斷的鬥爭,然而信仰的力量,虔誠的意念,總是又把人們凝聚在一起,千百年相傳了下來。一代又一代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行為標準、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政治、經濟各個層面。特別是在文化藝術方面,祭祀祈拜和宗教活動宣傳的影響尢各廣泛。舉凡建築、雕塑、繪畫、鑄造等技藝以及詩歌、舞蹈、戲曲、說唱等等文學形式莫不為塑造、描繪、吹彈唱讚。數不盡的藝術家們、文學家們把他們畢生的心血、蓋世的才華傾注到祭祀和宗教的文學、藝術作品之中。他們在這方面所留下的纍纍碩果和輝煌傑作,真可說是屈指難數,美不勝收。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多民族組成的國家,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綿延不斷。這一點是在世界其他的文明古國中所難以相比的。也正是由於包涵多民族歷史文化的特點,中國的祭祀和宗教建築也就必然是豐富多彩的。當然,祭祀與宗教建築是為祭祀與宗教活動而服務的,所以還需把古代祭祀與宗教的情況作一簡要的回顧。

中華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我們的祖先都曾經經歷漫長的矇矓歲月、原始社會的階段。他們對大自然的神奇變幻,風雨雷電的突然襲擊,完全無知,毫無抵抗能力,特別是對人類本身生理結構、生老病死等現象,無所知曉。於是便產生了對大自然各種變幻的神祇崇拜、祈求;他們認為,大自然的各種現象都是有神在主宰、操縱的,而且有許許多多的神。天、地、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水、火都有神,甚至瘟疫、災禍都有神。為了向他們祈求禱告,祭祀他們,希望諸神不要降災而賜福,便紛紛為之修壇立廟。

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靈魂觀念的產生,導致了對祖宗、先王、各種崇拜人物的祭祀祈禱或是紀念懷想。靈魂,是一種非物質的東西,是人們幻想的寓於人身而又主宰人體的觀念,大約在原始社會中期就已經產生了,距今已有一萬年以上。其原因是人們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便產生了這樣一種觀念:好像他們的思維和感覺,不是他們自己身體的活動,而是寓於自己身體之中,而在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因此,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活著,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這些不死的靈魂,還能回到人間來臨禍福。人們對祖先(包括父母、祖宗、聖哲先賢等)除了感情上的懷念之外,還盼望他們能回來給予保佑庇護,賜福消災。於是各種祭祀祈拜祖宗先賢的祠廟建築便大量的相繼矗立了起來。

在我國,古代的統治者天子、諸侯、帝王早已把祭祀作為國家大事來對待。公元前622年《左傳、成公》上面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把祭祀與防禦武備同樣地位來對待。兩千多年來歷代封建帝王莫不是把祭祀天地、山川河嶽以及他們的宗廟、社稷、聖哲先賢等等作為國家頭等大事來辦的。因而形成了一套隆重複雜的祀典禮儀制度。不僅帝王如此,各郡、川、省、府、縣也都要如此。平民百姓也要祭祀,他們除了祭祀「天地君親師」之外,還有土地神、灶王神、五穀神、龍王神等等。

然而,事物總是兩面發展的,我們的祖先除了向自然力、鬼神妥協、祈求之外,也不乏戰天鬥地,發展科學技術,生產智能的英雄人物。如煉石補天的女媧、教民耕種的神農氏、結繩為網罟的伏羲氏、射下九個炎熱太陽的后羿、教民獲得多種生活技能的黃帝、治水的大禹、創造文字的食頡等等,也是屈指難數的。還有歷代的忠臣良將、義士、孝子‥‥等等,人們也都為之建廟立祠,加以祭祀,以寄托感激、景仰和懷念之情。這一類的祠廟建築亦是不少。祭祀和宗教在理論含義上,雖有其不同之處,但在實質上確有其不可分割的關係。人類先民對大自然萬物和自身的神奇莫測所產生的崇拜、祈禱的祭祀活動,孕育和萌發具有哲理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則是深化、豐富和發展了原始的自然崇拜、神靈崇拜、多神崇拜,形成了有組織、有教義、有規戒、有專職教務人員的社會群體。

系統的宗教在中國廣泛傳播,大約在公元一世紀的時候,也就是佛教的傳入。其次是公元七世紀景教(早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回教)的相繼傳入。中國的儒教和道教,本來並非宗教,而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所出現的學派之一。還是在外來宗教傳入之後才把他們演化出來的,在隨唐時期才有了儒、釋、道三教之說。而至今在理論界有人還不同意把儒家列作宗教的行列。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這三者確是影響最大的,他們時而左右著國家的大政,時而影響著王朝的興衰。但是不管那一個外來宗教勢力的增長,都末能動搖過儒家在全國的主導地位。這是因為儒家代表著中華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的緣故。

宗教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種,作為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僅具有許多共同點而且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區性。周是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到了中國來之後,它就與中國的社會相結合,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把中國原有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其他各種社會內容融合在一起,成了中國的佛教。不僅中國如此,其他國家、民族也是如此。日本的佛教、泰國的佛教、緬甸的佛教、柬普寨的佛教、斯里蘭卡的佛教也都各有其國家的特點和民族的特點。其他所有的宗教也莫不如此的。尤其是宗教的文化藝術-建築、雕塑、繪畫、寫經等等,其國家特點與民族特點更為突出。

中國的宗教,包括早期的自然崇拜、各種崇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彼此間的交流融會。後來的儒家思想和道教教義中,就吸收了許多佛教的內容,因而三教合一的場面,時有反映。

寺廟是中國祭祀、宗教建築的總稱,包括壇、廟、祠、佛寺、道觀、清真寺等等。這些建築物可以說是被祭之神、被祀之靈、被奉之教的載體。有了這些建築物,神得有所,教得以傳,僧、道人等得有居處,致祭人等、奉教信眾得以焚香頂禮,也就是才有了進行祭祀和奉教的活動場所。俗語說:「先要有了廟才能請神」說明了它們對於祭祀祈拜和宗教活動之重要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8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