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你在1990年代早期,投資10,000美元於思科的股票,則現在已增值至1,285,000美元。如果在1986年微軟剛上市時,買進10,000美元的股票,現在的價值已達1,800,000美元如何得知在何時可以參與投資呢?未來的微軟和思科又要到哪裡尋覓呢?「大金剛法則」,提供了答案。(在高科技行業中,能置身於大金剛級的廠商就代表了他是市場上的領袖)本書揭露了高科技股票市場的動態關係,並說明了某些特定公司一飛沖天囊括大金剛地位的動力所在。高科技公司主管、科技基金經理人、股票經紀商……都會是這本書的主要讀者,但是,你、我,任何一位想利用股票市場來創造家庭財富的個別投資者,都能因這本書而獲利。

 

目錄


〈導讀〉轉換策略理論為投資知識  吳思華
〈譯序〉不必「搶進殺出」的投資致富之路  陳正平
〈前言〉你可以是下一個「微軟百萬新貴」
第一篇 本書範疇
  1. 個別投資者與高科技產業
    • 章節概要
    • 高科技有何不同?
    • 股市投資:盡人事或聽天命?
    • 並非一帆風順
    • 賽局的精義
    • 與其他投資哲學的異同
  2. 高科技市場的發展
    • 不連續創新
    •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
    • 高科技市場的發展
    • 完全同化與生命盡頭
  3. 大金剛的權威
    • 競爭優勢的性質.
    • 大金剛的優勢
    • 高轉換成本的專屬開放架構
    • 關於轉換成本
    • 大金剛、猩猩及猴子
    • 例外情況
    • 國王、王子與佃農
    • 競爭位置與產業位置
    • 應用階層VS.啟動性科技
    • 不同階層的競爭
    • 金剛對決
    • 戰果解析
    • 大金剛發威:英特爾之例
    • 襲擊與反撲
    • 投資者的體認
  4. 了解股票市場
    • 競爭優勢的評價.
    • 第一個原則
    • 未來的價值
    • 合計預期收益
    • 圖示預期收益
    • 替大金剛畫像
    • CAP基本圖形
    • CAP圖形的應用 ──利率的效果
    • 高稅率的影響
    • 良好的執行面
    • 基本競爭優勢
    • 龍捲風暴的衝擊
    • 族�評價與公司評價
    • 金剛爭霸戰的利益
    • 龍捲風暴尾端的修正
    • 大金剛之死
    • 本章結語

    第二篇 投資法則
  5. 描繪地形175
    • 開啟選擇的過程.
    • 地形的區劃
    • 垂直市場之應用系統
    • 半導體產業
    • 相關的產業服務
    • 電腦系統
    • 規模分類:大、中、小
    • 形態分類:各種不同系統
  6. 追蹤大金剛
    • 尋找超級成長市場.
    • 龍捲風暴之警戒
    • 關於價值鏈
    • 實際案例:個人電腦
    • 實際案例:世界聯網WWW
    • 障礙與紓解
    • 連續與不連續
    • 本章結語
  7. 捕捉大金剛
    • 高科技股票之買賣.
    • 何時應該買進
    • 掌握時點最重要
    • 如何選股買進
    • 如何持股與出脫
    • 賣出哪些股票與何時賣出
    • 如何處理市場情報

    第三篇 個案研究
  8. 個案〈一〉:甲骨文與關連性資料庫
    • 背景說明
    • 首度買進
    • 暗潮洶湧
    • 主從架構運算
    • 戰果統計
    • 面臨金剛對決
    • 本個案的教訓
  9. 個案〈二〉:思科與數據網路
    • 思科的背景資料
    • 開始起飛
    • 龍捲風暴何時啟動?
    • 智慧型集線器 ──鄰接的市場
    • 市場發展
    • 進入龍捲風暴
    • 思科從旁插花
    • 第三個龍捲風暴 ──網路交換器
    • 思科加入戰局
    • 第四個龍捲風暴
    • 遠端接取裝備
    • 遠端接取中樞器
    • 依法則行事
    • 本章結語
  10. 個案〈三〉:客戶服務軟體
    • 一場正在進行中的賽局.
    • 主從架構之龍捲風暴
    • 大型企業的主從應用
    • 後台作業的龍捲風暴
    • 前台作業的保齡球道
    • 客戶服務軟體的金剛爭霸戰
    • 銷售體系自動化與主從架構
    • 第一次購買的投資組合
    • 1997年秋的最新狀況
    • 本個案的教訓

    第四篇 交棒時刻
  11. 工具和行動步驟
    • SHARES模式
    • 掃描搜索
    • 掃描的素材
    • 其他投資者的掃描素材
    • 建立假設
    • 分析研究
    • 研究分析的資料來源
    • 其他投資者的研究資料來源
    • 採取行動
    • 採取行動的相關工具
    • 評估檢討
    • 評估檢討的資料來源
    • 持續強化
  12. 網際網路的投資
    • 一切龍捲風暴的孕育者?.
    • 網際網路在1997
    • 網際網路的投資者與金剛爭霸戰
    • 龍捲風暴階段的投資機會
    • 保齡球道階段的投資機會
    • 答覆龍捲風暴警戒的相關問題
    • 金剛爭霸戰的十條法則
    • 本章結語
    • 結 語
 


〈導讀〉

  轉換策略理論為投資知識

  最近許多雜誌均曾報導,微軟公司的市值已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總市值,而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更因此累積了五百億元以上的財富,躍居世界首富。看到這則新聞報導時,除了羨慕比爾.蓋茲的成就外,許多人都會想到,當初如果看得準,買幾張微軟的股票,那麼今天也是麥克、麥克的!許多人嘆息這些似乎都只是事後的先見之明,但《大金剛法則》一書卻嘗試直接回應這個課題,幫助讀者能正確掌握發財的契機。

  高科技產業的產品生命週期短,市場變化起伏大,它的經營邏輯與行銷策略和傳統的製造業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實務界人士對這種現象感受深刻,但在學術理論方面卻還沒有太多進展。《大金剛法則》一書的作者之一傑佛瑞.墨爾(Geoffrey Moore)可說是這方面的佼佼者。墨爾曾根據對實務的觀察,建立一個「高科技市場發展模式」,並以此模式為基礎,先後出版了兩本暢銷書《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與《龍捲風暴》(Inside the Tornado),分別討論高科技企業如何跨越產品開發早期的市場鴻溝,以及如何回應市場超級成長期快速暴增的需求。《大金剛法則》一書延續前面兩本書的理論觀點,但有更大的企圖心,它希望能夠告訴讀者如何來判斷誰會是這場世紀戰爭中的勝利者!

  細讀全書,要成為高科技產業中大金剛的基本邏輯並不複雜。首先,必須能夠創造出一個產業共通性的開放架構,讓很多廠商和消費者加入這個遊戲;其次,必須有效掌握這個專屬架構,同時形成顧客很高的轉換成本,以獨享其中帶來的利潤。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就有機會成為產業中的大金剛了。

  從學理的角度看,作者所提出的兩個原則並未超越一般學者的看法,但是書中的話語簡潔直接,確讓讀者很容易牢記在心。更重要的是,作者根據這個基本的架構,發展出許多可操作的實用準則,讓投資者能夠有更清楚的判斷指標,同時還輔以實務個案的討論,幫助讀者了解分析的過程,確實是一項很大的突破。

  不過對台灣讀者來說,運用這些原則時卻需要特別小心。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基本上不是以原創性的產品或技術見長,而是以彈性的製造效率縱橫全球。換句話說,國內幾乎沒有哪一家高科技公司掌握到專屬的開放架構,或形成很高的顧客轉換成本,這和《大金剛法則》一書中所陳述的故事脈絡可以說完全不相同。極少數的公司確是靠技術能耐取勝,但在國內公司上市的嚴格規定限制下,這些公司的股票並未在市面上流通,通常只有創投公司有機會接觸到。因此將這本書指定為基金管理人的必讀刊物,確是非常正確。但一般讀者若準備在公開市場上操作,應該學習的其實是它背後的基本邏輯,而不是法則本身。

  這幾年來策略管理理論逐漸成熟,對企業現況與未來發展機會的評估亦更精確,許多學者已經開始注意到如何將策略與投資做更好的結合,讓抽象的策略理論能夠轉換成最有價值的投資知識,《大金剛法則》一書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好的示範,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

  【導讀者簡介】吳思華,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