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化劣勢為優勢 打造台灣新創世界級品牌
全球新創潮流中,以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如何化劣勢為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走進國際市場,是台灣新創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期封面故事〈台灣新創〉特別從去年經濟部舉辦的第16屆新創事業獎得獎名單中,挑選不同組別的新創公司加以介紹,讓讀者了解台灣蓄積的優秀新創能量,
也盼他們的發展過程能提供有志者參考,為台灣新創注入更多活水。
傳統產業組的明日逸品以環保紡織結合物聯網打造智慧包,至今暢銷歐美;微型企業組的銘宇室內裝修設計作為業界先驅引進VR系統,大膽投資,成功讓客戶死心塌地。
知識服務組的點子科技研發能快速檢測手機功能的「手機醫生」App,累積全球420萬人次下載紀錄;電獺公司以台灣最大的跨網域媒體「鄉民晚報」、科技部落格「電獺少女」廣受歡迎。
熟齡創業的小綠草公司看上直播風潮帶來經濟效益,年逾半百的李經康帶領公司研發自拍機器人迎戰。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期封面故事也介紹曾霸氣拒絕蘋果收購的美國雲端儲存公司Dropbox,以及7月掛牌上市的中國大陸手機商小米科技的創業故事,提供讀者更多的思考角度。
全球新創潮流中,以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如何化劣勢為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走進國際市場,是台灣新創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本期封面故事〈台灣新創〉特別從去年經濟部舉辦的第16屆新創事業獎得獎名單中,挑選不同組別的新創公司加以介紹,讓讀者了解台灣蓄積的優秀新創能量,
也盼他們的發展過程能提供有志者參考,為台灣新創注入更多活水。
傳統產業組的明日逸品以環保紡織結合物聯網打造智慧包,至今暢銷歐美;微型企業組的銘宇室內裝修設計作為業界先驅引進VR系統,大膽投資,成功讓客戶死心塌地。
知識服務組的點子科技研發能快速檢測手機功能的「手機醫生」App,累積全球420萬人次下載紀錄;電獺公司以台灣最大的跨網域媒體「鄉民晚報」、科技部落格「電獺少女」廣受歡迎。
熟齡創業的小綠草公司看上直播風潮帶來經濟效益,年逾半百的李經康帶領公司研發自拍機器人迎戰。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期封面故事也介紹曾霸氣拒絕蘋果收購的美國雲端儲存公司Dropbox,以及7月掛牌上市的中國大陸手機商小米科技的創業故事,提供讀者更多的思考角度。
編者的話
打造品牌走向國際 台灣新創的挑戰
台灣企業在20世紀下半葉快速成長,創造了經濟奇蹟,隨著世界經濟和技術發展的變遷,產業也歷經多次轉型。但隨著近年來中國新創起飛、美國矽谷的創新歷久不衰,如今的台灣反而看不到像20、30年前的創新熱潮。
經濟部每年主辦新創事業獎,選拔成立五年內的優質新創企業,樹立典範。《全球中央》本期封面故事專訪第16屆新創事業獎得獎企業,包括傳統產業組金質獎—明日逸品股份有限公司;知識服務業組金質獎—電獺股份有限公司與點子行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型企業組金質獎—銘宇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特別獎熟齡創業小綠草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暢談創業的靈感、打拚的點滴與未來的雄心。
了解台灣新創事業發展外,也看看在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擘環伺下,後起之秀的Dropbox如何從只有兩人的小團隊,在雲端儲存領域殺出血路,蛻變成服務5億用戶的大鯨魚。
以飢餓行銷、社群經營等策略旋風式崛起的小米科技,歷經2015、2016年一度成長驟降,靠著自主創新、擴大產業面,又重回高速成長的軌道,今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小米的再起,也為台灣企業帶些思考角度。
「台灣很小,不像歐美、大陸有大規模市場經營經驗,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世界級品牌。」曾擔任兩屆新創事業獎評審委員的林銘遠在接受《全球中央》訪問時點出,全球新創潮流中,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如何化劣勢為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走進國際市場,是台灣新創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詳見26頁)
2012年至2017年,台灣年年蟬聯亞洲肥胖人口比例第一名。根據統計,男性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高達48.9%、女性38.3%,連國小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率也逼近三成,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這可能與住在「飲料王國」的台灣人每年平均喝掉10億2,000萬杯的手搖飲料有關。
英國社會數年前掀起是否課徵糖稅的討論風潮,學界與醫界人士發起「糖計畫」(Action forSugar),透過研究和遊說,致力強調高糖飲食的有害影響和推動減少加工食品添加糖。在正反兩派辯論潮後,英國於今年4月起針對含糖飲料徵收「糖稅」。
許多國家也正視高糖飲食所帶來的風險。包括墨西哥、匈牙利、法國、芬蘭都先後開徵糖稅,本期企劃專題〈全球減糖戰役〉,深入探討肥胖風險與「嗜甜成癮」可能帶來的危害、糖稅、飲料王國的台灣與日常生活如何減糖。(詳見70頁)
本期〈看世界〉企劃〈逐水而居〉,跟著精彩圖文一起瞧瞧舊金山繽紛水上房屋如詩如畫、江南水鄉烏鎮思古幽情、繁華的香港居然有純樸漁村、坐擁絕美湖光山色的多倫多船屋、塞納河的另類巴黎浪漫、水上市場是曼谷的標記,以及倫敦的窄船生活。(詳見8頁)
台灣企業在20世紀下半葉快速成長,創造了經濟奇蹟,隨著世界經濟和技術發展的變遷,產業也歷經多次轉型。但隨著近年來中國新創起飛、美國矽谷的創新歷久不衰,如今的台灣反而看不到像20、30年前的創新熱潮。
經濟部每年主辦新創事業獎,選拔成立五年內的優質新創企業,樹立典範。《全球中央》本期封面故事專訪第16屆新創事業獎得獎企業,包括傳統產業組金質獎—明日逸品股份有限公司;知識服務業組金質獎—電獺股份有限公司與點子行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型企業組金質獎—銘宇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特別獎熟齡創業小綠草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暢談創業的靈感、打拚的點滴與未來的雄心。
了解台灣新創事業發展外,也看看在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擘環伺下,後起之秀的Dropbox如何從只有兩人的小團隊,在雲端儲存領域殺出血路,蛻變成服務5億用戶的大鯨魚。
以飢餓行銷、社群經營等策略旋風式崛起的小米科技,歷經2015、2016年一度成長驟降,靠著自主創新、擴大產業面,又重回高速成長的軌道,今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小米的再起,也為台灣企業帶些思考角度。
「台灣很小,不像歐美、大陸有大規模市場經營經驗,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世界級品牌。」曾擔任兩屆新創事業獎評審委員的林銘遠在接受《全球中央》訪問時點出,全球新創潮流中,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如何化劣勢為優勢,打造自己的品牌、走進國際市場,是台灣新創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詳見26頁)
2012年至2017年,台灣年年蟬聯亞洲肥胖人口比例第一名。根據統計,男性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高達48.9%、女性38.3%,連國小國中學童過重及肥胖率也逼近三成,且有逐年上升趨勢。這可能與住在「飲料王國」的台灣人每年平均喝掉10億2,000萬杯的手搖飲料有關。
英國社會數年前掀起是否課徵糖稅的討論風潮,學界與醫界人士發起「糖計畫」(Action forSugar),透過研究和遊說,致力強調高糖飲食的有害影響和推動減少加工食品添加糖。在正反兩派辯論潮後,英國於今年4月起針對含糖飲料徵收「糖稅」。
許多國家也正視高糖飲食所帶來的風險。包括墨西哥、匈牙利、法國、芬蘭都先後開徵糖稅,本期企劃專題〈全球減糖戰役〉,深入探討肥胖風險與「嗜甜成癮」可能帶來的危害、糖稅、飲料王國的台灣與日常生活如何減糖。(詳見70頁)
本期〈看世界〉企劃〈逐水而居〉,跟著精彩圖文一起瞧瞧舊金山繽紛水上房屋如詩如畫、江南水鄉烏鎮思古幽情、繁華的香港居然有純樸漁村、坐擁絕美湖光山色的多倫多船屋、塞納河的另類巴黎浪漫、水上市場是曼谷的標記,以及倫敦的窄船生活。(詳見8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