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這是時代給我們的素養提問
自從107課綱公佈後,「素養」一詞在教育圈內廣受討論。教育當局為各級學校舉辦許多素養導向的課程以及與評量設計相關的說明會、工作坊,替教育現場帶來全新的思維。
在教育部公佈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第肆單元「核心素養」的定義為: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由此定義可看出,以「素養」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有別於過往僅著重知識條件建立的教學,更進一步,讓學生透過與生活情境結合的課程教學設計,實踐從知識學習到生活應用的學習,建立適應生活與面對未來挑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臺灣近幾年在產業升級與國際競爭上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缺乏具有思辨,並提出創新方案的能力的人才,以至於落於追趕的位置。而探究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我們人才養成教育的能力論述與指標,與國際對未來人力要求的條件有相當的差距。因此,前文引述107課綱這些以素養為導向的核心內容,雖然與過去大眾熟悉的教育內涵不同,但是決非無的放矢。為了讓臺灣學生具備國際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綜觀臺灣歷年幾次重大教育改革,107課綱首次參酌國際人才能力指標,並訂定出相關的素養內涵。
對於未來人才的核心能力,許多不同研究單位與專家學者都提出相近的觀點,歸結到最核心的共同觀點是:知識日新月異,教授知識,不如給能力。有鑑於此,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皆逐步轉向培育學生21世紀關鍵能力,特別是高層次的思考能力,而非一味的傳授各學科領域專業知識。
關於21世紀關鍵能力指標,黃子瓔小姐於《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第9卷第11期發表的文章〈從3R到4C:淺談21世紀能力的發展與趨勢〉中,有具體而概要性的說明。文中歸納大家較熟悉的核心能力3R:
1. 讀(reading)
2. 寫(writing)
3. 算(arithmetic)
和因應當前複雜多元環境,新形態工作組織,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4C:
1.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2. 有效溝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
3. 團隊共創(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
4. 創造與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在《教育大未來:我們需要的關鍵能力》(21st Century Skills: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這本被教育圈廣為討論的書中,也介紹了美國企業界由蘋果、思科、微軟等國際企業與美國教育部所共同創立的「21世紀關鍵能力聯盟」(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簡稱P21),並在2007年透過調查,了解21世紀人才的關鍵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電腦和科技技能、溝通、團隊合作和自我導向等能力。這些結果都足以說明當前以素養導向為教育目標,不是一個空泛的目標,而是面對全新與充滿未知的21世紀,我們的下一代生存發展與競爭的基礎。當我們了解素養導向教育的重要性,下一個問題就是要如何落實在教學現場,才能培養孩子擁有這些素養,成為21世紀的人才?
近半年在各學校拜訪的過程,每次的提問時間,除了詢問閱讀相關的問題之外,越來越多老師問到素養的問題,所以這期主題閱讀有別過去思想性的主題,我們選擇「素養」作為閱讀主題,不僅理解素養,更邀約已經在教學上實踐素養導向教學的老師來分享經驗。這次主題我們特別邀請前國教院院長、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柯華葳教授擔任客座總編輯,並從閱讀的面向探討素養最核心的能力,與各位老師交流。此外,還邀約臺北市立麗山高中藍偉瑩主任,從自然科的教學談科學素養如何落實於她的課程,學生在這過程中的反應與學習觀察。最後是臺中一中數學科陳光鴻老師分享他對數學素養的思考,還有他以創新的觀念所設計的課程和問題,有別於過往重視計算能力精熟的訓練,讓孩子在數學課中培養邏輯、歸納、分析能力,更貼近數學本質,落實素養導向的理念。
素養為導向的教育改革,是我們教育體系一次脫胎換骨的重要契機,近來考招連動議題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但是考招連動設計的爭議,卻掩蓋了背後更為重要的問題,亦即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評量,如何反應出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果。
107課綱總綱對於這次教改的核心理念是這樣寫的: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依此,本課程綱要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兼顧個別特殊需求、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關懷弱勢群體,以開展生命主體為起點,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生命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期使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
對我而言,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個客觀而值得被實現的目標,但是沒有清晰的理解,無法訂定正確的執行策略,這目標不會實現;沒有教育擘劃單位廣泛的認同與行動,發展出對應這結果的教學內涵與評量指標,這目標也不會實現。
以此看來,忽然間這目標不只是107課綱的核心理念,反而像這世界在21世紀教育變革的關鍵時刻,對臺灣教育體系提出的一個核心問題,一個素養提問⋯⋯。
總編輯 黃國珍
雜誌目錄
編者的話
閱讀理解評量
生活
.新興行業
.龜缸日誌
知識
.文字的順序
.尋金保證班
自然
.水星
.深海裡有什麼?
世界
.鐵血悲歌
.從〈多娜多娜〉看胡士托
議題
.殭屍熱
.被影響了媒?
主題閱讀
.素養的核心能力——閱讀
.科學語言與科學素養
.在符號化與抽象性中洞悉世界
內容簡介
精選文本+評量提問+教學解析+問思解答
培養12年國教「新學力」
閱讀理解學習不是要去取代現有的學習規劃,而是補回過往學習過程中著力較少的領域,讓學生的能力養成更為完整,更能因應真實生活,參與社會,反思自己。
品學堂《閱讀理解專刊》於2013年8月底發行之後,獲得全省各地老師、家長籍學校的肯定與鼓勵。此次11月品學堂《閱讀理解》季刊,編輯上維持一貫專業態度,提供有助於了解學生閱讀理解素養,貼近生活議題的文本和評量,協助老師和學生有規律的養成從閱讀、理解到思考的能力,掌握擁有12年國教的關鍵學習力。
閱讀生活 理解世界 創造未來
品學堂《閱讀理解》季刊藉由文本、評量提問、閱讀小提醒、文本解析、問思詳解,幫助教學者來了解學生在閱讀素養的學習成果。並希望學生能透過閱讀與練習,培養閱讀素養,增進思考力和學習力。
閱讀文本
本書從生活中尋找主題,透過廣泛、富生活情境的文本,提供有助於學習閱讀理解的連續文本與非連續文本,透過問思教學的引導和討論,培養擷取、分析、比較、統整、思考、提問……多元綜合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小提醒
閱讀小提醒為教師帶領學生在閱讀本文時的提示,有助於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情境,抓住閱讀的重點。
評量提問
閱讀素養評量目的不在於檢測有多少知識,而在於了解學生是否擁有「藉由閱讀理解獲得知識的能力」。在廣泛、大量閱讀之後,藉由評量了解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習發展,包括:擷取訊息、廣泛理解、發展解釋、統整解釋和省思評鑑。
文本分析
以解構的方式重新分析閱讀本文,有助於教師向學生詮釋本文,教導理解思考。
問思詳解
在新的教學觀念中,老師的角色從一位解題者,轉變成一位思考的引導者。本書提供「問思詳解」,幫助老師和學生釐清文本內容,詳細說明問題的理解歷程,並提供問答題正確、不完整與錯誤的範例答案,引導師生共同對提問的思考,藉此鍛鍊理解的能力,建立對事物的認知,表達明確的觀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