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學經典著作研讀《中華帝國的法律》按照教師陳新宇研究生課程《中國法律史》的教學內容,彙集對《中華帝國的法律》一書的研讀成果。課程以讀書會的形式研讀經典著作,引導學生分別擔任報告人、評議人等角色,在集體討論與爭鳴中激發靈感、互相砥礪;秉持“照著說”、“接著說”的研讀方法,由教師引導學生對著作進行發散性思考。
法理學經典著作研讀《中華帝國的法律》研讀內容既基於著作,又不拘泥於著作,既有對著作文本的補充,也有對部分觀點的商榷;同時法理學經典著作研讀《中華帝國的法律》具有多元化的研讀角度。參與法理學經典著作研讀《中華帝國的法律》編寫的學生既包括法學院學生,也包括歷史系學生,既有法史學專業的學生,也有法理學等專業的學生。法理學經典著作研讀《中華帝國的法律》將法學、歷史學基本理論與古代司法案例、判詞相結合,與相關法典、律令相聯繫,使研讀內容更加豐富,體現出一定的學術價值。
目錄
導讀——為什麼是《中華帝國的法律》? ·陳新宇001
比較法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法:起源、法典與思想——第一篇第一章一至六節
報告 ·路 暘011
評議報告 ·楊同宇022
精彩討論 ·026
儒家與法家——第一篇第一章七至十二節報告 楊同宇029
評議報告 ·鄭中雲041
精彩討論 ·045
史料與法典:清代法制研究資料——第一篇第二章一至二節報告
白冉冉048
評議報告 ·鄭斯璐057
精彩討論 ·061
清代法制史中律、例、注等概念及其背後的分析框架——第一篇第二章三至
四節報告 王天霖063
評議報告 ·朱正豪073
精彩討論 ·076
五刑的源起與發展——第一篇第三章一至六節報告 ·劉文杭078
評議報告 ·朱正豪089
精彩討論 ·092
《中華帝國的法律》
死刑、附設刑和刑制的總體情況——第一篇第三章七至十一節報告
朱正豪094
評議報告 ·劉文杭104
精彩討論 ·108
清代的司法構造與運作實踐——第一篇第四章一至二節報告 ·翟家駿110
評議報告 ·白冉冉121
精彩討論 ·124
清代死刑案件的審判制度——第一篇第四章三至四節報告 ·尹子玉126
評議報告 ·路 暘137
精彩討論 ·145
衡情斷獄,古方本草:認識《刑案匯覽》——第一篇第五章報告
張一民147
評議報告 ·劉文杭157
精彩討論 ·160
家族與復仇——第一篇第六章一至三節報告 鄭斯璐162
評議報告 ·翟家駿171
精彩討論 ·174
帝制中國的社會控制與家庭制度——第一篇第六章四至五節報告
楊同宇176
評議報告 ·徐逸塵187
精彩討論 ·190
清代法律和社會控制:以《刑案匯覽》為中心的考察——第二篇一至四節
報告 ·徐逸塵192
評議報告 ·張一民203
精彩討論 ·206
“律例無專條”下清代刑部的法律適用:以《刑案匯覽》為中心的考察——
第二篇五至七節報告 翟家駿209
評議報告 ·鄭中雲220
精彩討論 ·224
法典編纂與法官釋法:兼論法律的概念——第三篇報告 鄭中雲226
評議報告 ·鄭斯璐244
精彩討論 ·247
致 謝 249
比較法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法:起源、法典與思想——第一篇第一章一至六節
報告 ·路 暘011
評議報告 ·楊同宇022
精彩討論 ·026
儒家與法家——第一篇第一章七至十二節報告 楊同宇029
評議報告 ·鄭中雲041
精彩討論 ·045
史料與法典:清代法制研究資料——第一篇第二章一至二節報告
白冉冉048
評議報告 ·鄭斯璐057
精彩討論 ·061
清代法制史中律、例、注等概念及其背後的分析框架——第一篇第二章三至
四節報告 王天霖063
評議報告 ·朱正豪073
精彩討論 ·076
五刑的源起與發展——第一篇第三章一至六節報告 ·劉文杭078
評議報告 ·朱正豪089
精彩討論 ·092
《中華帝國的法律》
死刑、附設刑和刑制的總體情況——第一篇第三章七至十一節報告
朱正豪094
評議報告 ·劉文杭104
精彩討論 ·108
清代的司法構造與運作實踐——第一篇第四章一至二節報告 ·翟家駿110
評議報告 ·白冉冉121
精彩討論 ·124
清代死刑案件的審判制度——第一篇第四章三至四節報告 ·尹子玉126
評議報告 ·路 暘137
精彩討論 ·145
衡情斷獄,古方本草:認識《刑案匯覽》——第一篇第五章報告
張一民147
評議報告 ·劉文杭157
精彩討論 ·160
家族與復仇——第一篇第六章一至三節報告 鄭斯璐162
評議報告 ·翟家駿171
精彩討論 ·174
帝制中國的社會控制與家庭制度——第一篇第六章四至五節報告
楊同宇176
評議報告 ·徐逸塵187
精彩討論 ·190
清代法律和社會控制:以《刑案匯覽》為中心的考察——第二篇一至四節
報告 ·徐逸塵192
評議報告 ·張一民203
精彩討論 ·206
“律例無專條”下清代刑部的法律適用:以《刑案匯覽》為中心的考察——
第二篇五至七節報告 翟家駿209
評議報告 ·鄭中雲220
精彩討論 ·224
法典編纂與法官釋法:兼論法律的概念——第三篇報告 鄭中雲226
評議報告 ·鄭斯璐244
精彩討論 ·247
致 謝 249
序
導讀
在開設的五年裡,廣受好評。他們三人的分工是布迪負責傳統中國時期,裡基特負責民國與新中國時期,莫里斯負責綜合統籌,將布迪與裡基特的具體材料整合於法律的主題之下。為了提供可供學生閱讀的資料,莫里斯還設法獲得法學院的法學研究機構的資助,使得布迪與裡基特可以搜集與翻譯大量的中國法律資料。這門教學與研究相長的課程的代表成果就是由布迪與莫里斯合作的《中華帝國的法律》、裡基特和莫里斯合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思想和制度》。
莫里斯對中國法研究的貢獻還有:1963年3月,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舉行的亞洲研究協會年會上,説明組織了一個“中國的法律與社會變化”的論壇,並借此機會,在法學院舉辦了首次全美中國法研究者的雞尾酒會,成果是提議並促成了美國學術團體協會與社會科學研究協會的當代中國聯合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與行政辭典》的編纂。1965年,他成為當代中國聯合委員會下設的中國法委員會的三名創設委員之一,該中國法委員會籌辦了系列學術會議,加強美國與國外研究者的合作,並出版了《當代中國法:問題與視角》《中國法律傳統》等會議文集。
可見《中華帝國的法律》一書,是漢學家與法學家通力合作的產物。這種合作從東方法制研討班到中國法律思想課程,從發其端倪、研討寫作到最終付梓(1959—1967年),歷時八年。從該書的參考書目尤其是西文著述部分來看,其不僅對中國法史概論到各朝專題研究的代表性著述皆有羅列,尤為難得的是附有簡明扼要的評述,實際上起到文獻綜述的功能,一冊在手,當時的研究現狀可謂一目了然。以上種種,可證該書是一本沉潛積澱、精心醞釀之作。
在開設的五年裡,廣受好評。他們三人的分工是布迪負責傳統中國時期,裡基特負責民國與新中國時期,莫里斯負責綜合統籌,將布迪與裡基特的具體材料整合於法律的主題之下。為了提供可供學生閱讀的資料,莫里斯還設法獲得法學院的法學研究機構的資助,使得布迪與裡基特可以搜集與翻譯大量的中國法律資料。這門教學與研究相長的課程的代表成果就是由布迪與莫里斯合作的《中華帝國的法律》、裡基特和莫里斯合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思想和制度》。
莫里斯對中國法研究的貢獻還有:1963年3月,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舉行的亞洲研究協會年會上,説明組織了一個“中國的法律與社會變化”的論壇,並借此機會,在法學院舉辦了首次全美中國法研究者的雞尾酒會,成果是提議並促成了美國學術團體協會與社會科學研究協會的當代中國聯合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與行政辭典》的編纂。1965年,他成為當代中國聯合委員會下設的中國法委員會的三名創設委員之一,該中國法委員會籌辦了系列學術會議,加強美國與國外研究者的合作,並出版了《當代中國法:問題與視角》《中國法律傳統》等會議文集。
可見《中華帝國的法律》一書,是漢學家與法學家通力合作的產物。這種合作從東方法制研討班到中國法律思想課程,從發其端倪、研討寫作到最終付梓(1959—1967年),歷時八年。從該書的參考書目尤其是西文著述部分來看,其不僅對中國法史概論到各朝專題研究的代表性著述皆有羅列,尤為難得的是附有簡明扼要的評述,實際上起到文獻綜述的功能,一冊在手,當時的研究現狀可謂一目了然。以上種種,可證該書是一本沉潛積澱、精心醞釀之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