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很多父母和孩子間的第一次真誠對話,就是因為這本書。
父母和孩子,是血緣最近的親人,但常常,也是最容易感到“和對方沒話可說”的人。當然,這種“沒話可說”並非從一開始便如此,只是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會發現,孩子更願意和自己的同齡人說話、和陌生人交流,而不再喜歡和父母溝通,即使有說話,也多會以不愉快的方式收場。正因為有過去的親密無間做對比,父母們會分外感到神傷,認為孩子不再需要自己。
其實,孩子們並非是不需要我們了,正相反,他們面對成長中的迷茫和無措,會比以往更需要我們,只是這表達需要的方式,也和以前不再一樣。他們會用抗議、用對峙,甚至用爭吵去表達自己內心的焦慮,博得我們的關注,只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卻常常誤讀了這些焦慮,以訓斥、冷漠和嘲諷作為回應。父母與孩子間的隔閡,就此產生,而隔閡帶來的影響,則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和孩子,難道必須要經歷一段漫長的冰凍期,才能在某日因為某種契機,重新聚合在一起,恢復過去的其樂融融?孩子會有朝一日明白我們的一片苦心嗎?我們目前的溝通方式,會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在本書中,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給我們與孩子溝通的秘訣,這秘訣就是:真誠以待。
真誠溝通,最難的不是溝通的內容,而是溝通的方式。方式不對,真誠就難以成為現實,而這一點,中國的父母們尤其需要學習。
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們自己,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總是有些奇特。要麼,父母像是孩子的服務員,卑微地滿足著孩子的一切要求;要麼,父母像是孩子的領導,對孩子的一切指手畫腳。總之,父母和孩子,很少有機會能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對話,正是這樣的不平等,讓父母和孩子更加難以吐露真心。
而本書,便提供了一個中國父母和孩子亟需的溝通平臺。以筆記互動的方式,使父母和孩子真正擁有了一個私密的、平等的、能暢所欲言的空間,沒有了面談的尷尬,沒有了時間的限制,也不會受其他外在因素的打擾。按照設置好的問題一路互動下去,父母和孩子從最簡單的興趣愛好入手,一點點瞭解彼此,一點點接近對方,從熟悉的陌生人,逐漸成為真正互相理解的至親,然後,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將這互動筆記繼續下去,成為珍藏一生的回憶。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本教養書,可以讓父母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