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那麼三五年,頻頻走訪生活在海峽兩岸暨香港的新朋舊友,有幸到他們的家中,抱膝長談,談生活,談創作,談家居佈置建構細節。朋友們也樂意我把這過程都用攝影用文字記錄下來,整理出版,成為與更多讀者朋友分享生活體驗的一個機會。
其實在這好幾年的豐富交往經歷中,我從留意這些好朋友的書房藏書、工作室設備、用具以至衣櫥服式這些可以直接反映主人行事性格的環境和物件,轉而更集中留意大家各自廚房裡的各種裝置設備:從高端的廚具組合、家電配套到從各地跳蚤市場撿回來的古董級杯盤碗碟、刀叉匙筷。有的開放式廚房接連著飯廳,接連著書櫃,都堆滿與食物相關的中外食譜,有的冰箱裡面長期堆滿遠近馳名的各種家鄉特色食材。如果主人興之所至,更會親自下廚示範拿手好菜宴請來客,把自己最真摯的一面、最厲害的一手錶現得色香味全,淋漓盡致。
走進這個那個各有性格特色的廚房,就像再多開一道門加開幾扇窗,更進一步地認識這位那位朋友的生活態度以至做人原則。廚房和餐桌也成了一個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其實我們每個家庭最基本細緻的關愛、溝通對話以至爭執糾纏,不也就是圍繞日常生活中的飲飲食食發生的嗎?
所以在自己家裡燒菜,到或遠或近的不同朋友家做飯,甚至找片郊野或找個公園席地野餐,都是自然不過的樂事。其實身邊很多朋友都經常在實踐了,我只是比較多事,來往出入菜市場和廚房,跟杯盤碗碟、刀叉匙筷為伍,與四季不同食材做伴,背靠冰箱乘涼,以桌布做帳,在餐桌上飽甜熟睡……更夥同我的越來越嘴饞的攝影助手,把這烹飪過程都給好好記錄下來,留個念,做分享。
看來這樣的動作已成習慣,生活本該這樣簡單純粹,那就藉此機會正式把自己叫作飯人吧,而且更得承認,這飯人是天生的。
應霽
二〇一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