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民俗學”是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陳勤建先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以文藝學與民俗學的交叉研究角度躋身為文藝研究新理論之一。文藝民俗學發展至今,已成為文藝學和民俗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
值陳勤建教授七十壽辰,從教四十二周年之際,此書的內容凝結了陳門弟子的學術精華和陳教授的悉心指導,是對陳教授文藝民俗學學術思想傳承及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
作者介紹
本書收錄了陳勤建先生指導的博士生、碩士生相關畢業論文中的精華篇章四十餘篇。本書共分文藝與民俗的關係問題研究、對文學中特殊門類民間文學的研究、藝術 與民俗的關係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關係的研究四部分。
目錄
第一編 文學與民俗
李小玲:論胡適文學觀中的民俗理念
常 峻:論周作人的文學思想與民俗觀念
毛巧暉:“人民性”的建構與表述——解放區學者的民間文藝學思想
柯 玲:20 世紀中國俗文學研究簡論
劉 穎:晚清的民俗觀念及其特點
華霄穎:想像上海:日常生活中的錦衣玉食——王安憶筆下的上海市民文化
毛海瑩:女性民俗:一種文學形象研究的新視角——以現代文學江南作家創作為例
梅東偉:“文藝民俗敘事”辨析
趙李娜:中國現代民俗學與歷史地理學的開創與扭結——兼論顧頡剛先生對兩學之貢獻
霍九倉:民俗之于文學創作
韓 雷:文藝民俗學的困境及出路
第二編 藝術與民俗
尹笑非:中國民間吉祥圖像的思維模式與表達方式探析
衣曉龍:明清時期徽州民居中的民間信仰元素解析
周 華:傳統年畫的現代意義及其傳承研究——以桃花塢年畫為例
孫 琦:以象制器:江浙傳統民居紋飾的人格化研究
許思悅:論故事片電影中由民俗糾葛構建的情節衝突
王媖嫻:論傳統民藝在當下的創造性轉化
劉迎曦:都市民俗學視野下民國至抗戰前夕的上海月份牌研究
黃虞婷:地方文化空間中的傳統技藝傳承困境研究——以浙江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技藝為例
錢煒蕾:匾額習俗與民眾生活理想
杜靜怡:簡析上海說唱的藝術特點——上海說唱在城市更新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楊璟琰:多路徑、多面貌、多角色——淺析《金鈴塔》的傳承情況
第三編 民間文藝
鄭土有:表演中的編創:“調”山歌傳統的形成及作用
戴 嵐:童話為鏡——試析女性創作之童話形態與原型
沈 瑋:漢語俗語的民間文學本體特性
葉 靜:論《夷堅志》敘事的民間特性
黎 亮:女巫與父權:“龍女”與“百鳥衣”複合型故事解析
沈梅麗:信徒的誕生:傳教士漢文小說華人形象的宗教性建構
梁珊珊:我們需要怎樣的故事——基於徐文長《寫招牌》故事的情節分析
馬 汀:民間視野中的“徐文長”
章 瑜:文本化視角下的長篇敘事吳歌——再探《五姑娘》爭議問題
吳亮亮:中國鳥盜型稻穀起源神話的文化記憶
錢 斌:地方認同與國家話語——以臨安《錢王傳說》為例探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第四編 非遺與民俗
黃景春:中國民間神靈信仰的世俗性
袁 瑾:民間信仰中的孝道傳播——以紹興舜王信仰為個案
田素慶:朝向當下田野的原生本真——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石寶山歌會研究
黃亞欣:新場古鎮保護性開發中的原住居民問題
蘭曉敏:非物質文化遺產存續與城鎮化進程之悖論
李 琦:上海浦東聖堂三月半廟會的當代轉型考察
楊 陽:蘭州鼓子:民間非遺藝術的傳承與困境
錢張帆:岱山島傳統謝洋習俗調查
茅正圓:民俗生活世界的異化與回歸
郭 競:文化生態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為例
王超:論古鄉鎮的活態保護——以上海浦東三林塘為例
宣炳善:端午節日與夏至節氣的文化關聯
李小玲:論胡適文學觀中的民俗理念
常 峻:論周作人的文學思想與民俗觀念
毛巧暉:“人民性”的建構與表述——解放區學者的民間文藝學思想
柯 玲:20 世紀中國俗文學研究簡論
劉 穎:晚清的民俗觀念及其特點
華霄穎:想像上海:日常生活中的錦衣玉食——王安憶筆下的上海市民文化
毛海瑩:女性民俗:一種文學形象研究的新視角——以現代文學江南作家創作為例
梅東偉:“文藝民俗敘事”辨析
趙李娜:中國現代民俗學與歷史地理學的開創與扭結——兼論顧頡剛先生對兩學之貢獻
霍九倉:民俗之于文學創作
韓 雷:文藝民俗學的困境及出路
第二編 藝術與民俗
尹笑非:中國民間吉祥圖像的思維模式與表達方式探析
衣曉龍:明清時期徽州民居中的民間信仰元素解析
周 華:傳統年畫的現代意義及其傳承研究——以桃花塢年畫為例
孫 琦:以象制器:江浙傳統民居紋飾的人格化研究
許思悅:論故事片電影中由民俗糾葛構建的情節衝突
王媖嫻:論傳統民藝在當下的創造性轉化
劉迎曦:都市民俗學視野下民國至抗戰前夕的上海月份牌研究
黃虞婷:地方文化空間中的傳統技藝傳承困境研究——以浙江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技藝為例
錢煒蕾:匾額習俗與民眾生活理想
杜靜怡:簡析上海說唱的藝術特點——上海說唱在城市更新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楊璟琰:多路徑、多面貌、多角色——淺析《金鈴塔》的傳承情況
第三編 民間文藝
鄭土有:表演中的編創:“調”山歌傳統的形成及作用
戴 嵐:童話為鏡——試析女性創作之童話形態與原型
沈 瑋:漢語俗語的民間文學本體特性
葉 靜:論《夷堅志》敘事的民間特性
黎 亮:女巫與父權:“龍女”與“百鳥衣”複合型故事解析
沈梅麗:信徒的誕生:傳教士漢文小說華人形象的宗教性建構
梁珊珊:我們需要怎樣的故事——基於徐文長《寫招牌》故事的情節分析
馬 汀:民間視野中的“徐文長”
章 瑜:文本化視角下的長篇敘事吳歌——再探《五姑娘》爭議問題
吳亮亮:中國鳥盜型稻穀起源神話的文化記憶
錢 斌:地方認同與國家話語——以臨安《錢王傳說》為例探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第四編 非遺與民俗
黃景春:中國民間神靈信仰的世俗性
袁 瑾:民間信仰中的孝道傳播——以紹興舜王信仰為個案
田素慶:朝向當下田野的原生本真——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石寶山歌會研究
黃亞欣:新場古鎮保護性開發中的原住居民問題
蘭曉敏:非物質文化遺產存續與城鎮化進程之悖論
李 琦:上海浦東聖堂三月半廟會的當代轉型考察
楊 陽:蘭州鼓子:民間非遺藝術的傳承與困境
錢張帆:岱山島傳統謝洋習俗調查
茅正圓:民俗生活世界的異化與回歸
郭 競:文化生態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為例
王超:論古鄉鎮的活態保護——以上海浦東三林塘為例
宣炳善:端午節日與夏至節氣的文化關聯
序
今年是家師陳勤建教授七十壽誕,又值執教鞭四十二年後榮休之際。師門同學商議該用什麼樣的形式來慶賀恩師的壽誕和榮休?我提出了編輯本書的動議。每位師門同學的畢業論文,既是三年學習成果的彙報,也凝聚了老師的心血。將每位元同學畢業論文中的精華部分彙集成冊,既體現了師門的學術理路和成果,也是對恩師的最好回報。
家師陳勤建教授是我國民俗學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中國民俗學》《文藝民俗學導論》《中國鳥文化》等專著,以觀點新穎、具有原創性而受到學界的讚譽。尤其是文藝民俗學分支學科的創立,為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俗學理論體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陳勤建的民俗情結源於上海市郊三林塘(現已劃入浦東新區)的那所老房子。他的祖上是做皮貨生意的,經濟上屬小康水準,留下了這所江南水鄉典型的宅院。童年時期的他就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裡,聽爺爺奶奶講故事,目睹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頻繁的祭祀活動,在後院的竹林裡與兄弟姐妹玩捉迷藏……童年時期家鄉的民俗在他的意識深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從他以後的學術研究中也有所反映。如20世紀八十年代初,他曾在《采風報》上發起過一場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的“浦東大娘子”習俗討論,就是以他家鄉的習俗為背景的。在他的書中,也經常以浦東的民俗為實例。
正當他雄心勃勃準備進入大學深造的時候,與成千上萬同齡人一樣,跨入了上山下鄉的行列。從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繁華的大上海來到了白雪皚皚的東北,投身到了北大荒的建設之中。艱苦的環境磨煉了他頑強的意志,人生的波折培養了他勤於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十年北大荒的生活,使他通讀了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原著,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北大荒,他墾荒種地,扛槍巡邏,當過班長、排長、連長,做過師部通訊員。以後有機會上大學,他的志願是學習航太技術,將來為祖國的國防事業作貢獻,可他偏偏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選中,這陰差陽錯也許少了一位航太專家,卻多了一位民俗學專家!
陳勤建真正接觸民俗,是從田野調查資料開始的。1980年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上海分會(現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創辦《采風報》,他受聘擔任民俗版的編輯(以後擔任主編十多年),來稿大多是作者實地調查的民俗資料,因此在編輯的過程中,他接觸到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大量的民俗資料,這為他今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這也是他與其他純書齋學者不同的地方,為他形成自己的研究風格打下了伏筆。
1980年代他先後參加了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民間文學講習班、民俗學講習班,接受了民間文學、民俗學知識的系統培訓。返校後,就開設了民間文學、民俗學的選修課,並開始了民間文學、民俗學的理論研究工作。1989年,他的《中國民俗》一書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如他在該書《後記》中所說的:“一開始,我便想打破老框框,在我個人學習領悟的基礎上,運用經過重新構建的民俗學基本理論,來融化從采風實踐中得到的民俗事象,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上,展示中國民俗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形象資料。”他在書中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該書一出版便在民俗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位著名民俗學家稱讚該書是“第一次突破了過去中國民俗學理論建構上的若干不成文的‘模式’——學界內關於‘民俗學’的民俗模式”。這種評價是恰如其分的。因為1979年民俗學學科恢復的時候,理論和研究人員的準備都不足,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從民間文學研究轉向民俗學研究的,先前出版的幾本民俗學概論書,其理論框架也基本上承襲了民間文學的理論框架,雖然有或多或少的修正,但終究是先天不足,離具有中國民俗自身特色的民俗學理論體系相距甚遠。《中國民俗》一書的出版無疑給當時的民俗學界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無論是學術用語,還是理論概括,篇章安排,都是嶄新的,具有獨創性。如提出民俗是一種沒有明文約定的規矩,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無形之中制約著人們的言行;“不成文規矩”“模式化規矩”“群體化規矩”是民俗的三個基本特徵;“原生態的文化意識團”“文化與生活的雙重複合”“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中間環節”是民俗的本質;“法約性”“軟控性”“本位偏移性”是民俗的三個性能。這些都是發前人所未發,具有獨特的創見性。時至今日,書中的許多學術用語、觀點,已被許多學者接受和引用;在整體的民俗學理論框架上,至今仍有其獨特的價值。
對民俗學的基本理論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構架後,陳勤建開始著手文藝民俗學的研究工作。研究初始,異常艱苦。雖然從“五四”以來就已有不少學者論及文藝與民俗之間的關係,但大多是零碎的、感悟式的,沒有可供借鑒的現成理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白手起家。好在他也具備有利的條件:一是多年任教文藝理論,對文藝創作規律、文藝批評模式、各種流派的文藝理論等有較深入的理解;二是在北大荒期間通讀了大量哲學原著,打下了扎實的哲學基礎;三是通過多年的探索,對民俗學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論構架。這三方面的優勢為他創建文藝民俗學作了很好的理論準備。
1991年《文藝民俗學導論》出版,該書從文藝學和民俗學契合的視角,探討研究了文藝與民俗的關係這一前人感覺到而尚未認真研究和重視的課題,為文藝研究和創作實踐開拓了視野,是一部拓荒性的理論專著,從而創建了一門新的交叉學科。由於它的開拓意義,獲得了教育部二等獎,入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著綱要》,許多報刊都作了專門介紹。並被許多大學定為研究生教材。
該書認為,從深層的結構觀察,文藝民俗學的建構,在於民俗與文學有著天然的血緣聯繫,文藝學和民俗學所研究的物件有著內在的同一性。按照現代民俗學的眼光,民俗是人生的一種永恆的伴侶,在群體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其語言、心理、行為不可避免地打上民俗的烙印。文藝學以人為自己的主要描寫物件,民俗學則以人的民俗為自己的研究物件,文藝要描寫人,離開了人的民俗,人物形象就欠準確、真實和生動。人的情感,並不是某種傳聲筒式的抽象物,也不是某一特定情態的翻版,它有著一定的結構層次,伴隨人生蘊藏豐富的民俗文化是支撐其生命的內核。文藝刻畫人,不揭示制約人主體情感的民俗因素,就不能真正勾勒出黑格爾所說的“這一個”。民俗與人生的難分難解,勢必左右著文藝對人生的勾勒。民俗與文藝在表現人的問題上有著同類的複合和交叉影響。在發生學中,民俗與文藝都經歷了主體心理機制與客體事物之間反復的雙向交流,同樣需要情感的激發和事象的展現,形成了特殊的聯盟,人類社會文藝發生階段,文藝與民俗有著母女般的血緣聯繫。文藝到了專門家手裡,獨立發展了,可是民俗母體對她的滋潤和影響,始終未能中斷。任何文藝,在總體上都受到一定民俗文化的制約,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人類民俗文化的文藝作品。該書在上述基礎上衝破了以人性情感為主的人本主義人學觀的藩籬,提出了人是以民俗為核心文化存在的人學觀念,它構成了文化人性的內在基因,人的文化生命的DNA。這一見解,較之文化人類學、哲學人類學家格羅塞、羅特哈克、凱西爾等更前進了一步。該書在考察了原始文藝的無定型混同結構和民俗存在及初生態民俗內在文藝機制之後,論斷:“人類最早的
文藝出自與審美無關的動機,表現為一定功利性的民俗存在,而原始初生態的民俗中又存在著文藝起源的內在的文藝機制,由此而孕育了文藝的萌芽。文藝的起源,經過了原始初生態民俗的仲介過渡,這才是人類文藝起源的真實面貌。”從而較準確地闡述了文藝學中眾說紛紜的一個命題。對整個文藝學研究來說是一個有益的補缺,大膽的開拓。
陳勤建擅長於宏觀的民俗理論研究,很少做個案或具體民俗事項的研究,但20世紀90年代卻對鳥信仰著了迷,每次外出總要拍些老房子屋頂上、瓦當上的“鳥”的倩影,日積月累,終於磨出了《中國鳥文化》一書。該書一出版即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反響,榮獲了1998年度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該書以當今民間現存的遺風遺跡為追蹤點,在廣泛田野作業的基礎上,結合考古發現和歷史文獻,就中國鳳鳥傳說與信仰的源起、發展以及它對中國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的影響,對中華民族融合和形成的作用,提出了頗新的見解。他認為:以鳳鳥為主體的傳說信仰文化,遠在七八千年以前的中國就已廣泛流傳,特別是長江中下游江南地區更為突出。它源起於早期的稻作生產,江南地區的原始初民“從鳥食——野生稻食用中得到啟迪,從鳥田——鳥類覓食習性——野生稻滋生地得到感悟”,發現和發展了原始的稻作生產。反過來,初民生存的依賴與稻穀發生了密切關聯後,又情不自禁地對帶來稻穀的鳥類產生了特殊的崇敬之情,整個生活發生了“鳥化”現象:吃鳥食,種鳥田,住鳥居,用鳥飾,穿鳥衣,說鳥語,使鳥文,立鳥竿,樹鳥徽,對鳥的崇信佔據了他們的心靈世界。在原始思維互滲律的觀照下,初民將鳥類的日出而飛,日落而息,和太陽的朝起夕落,聯繫在一起,使鳥信仰又成為複合的太陽鳥信仰,從而為多種形態的太陽鳥的出現,特別是為以雞為原型的鳳鳥傳說信仰獨佔鰲頭奠定了基礎。流傳至今的鳳凰崇信就是其一脈相傳的。他認為在稻作生產中產生的以鳳鳥為主體的太陽鳥信仰,以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和中心地,以後由南到北,傳向全國的。
該書是國內第一次在現代民俗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文藝學等多學科綜合分析研究基礎上,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鳳鳥信仰的發生機制及數千年來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為我們認清國人固有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識的原型及發展,中國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十分廣泛的意義。該書在學術上也有多處突破。它在國內外率先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科學分析了對中國思想文化藝術影響極大的鳳鳥信仰在初民稻作生產形成發展中逐步萌生、成長、傳播的歷史文化軌跡;第一個將稻作生產引發的鳳鳥信仰與中國的仙道思想觀念、仙話及老莊哲學和文學串聯起來,為研究中國思想的起源、中華民族的融合提供了一個頗具說服力的實例;第一次將鳳鳥信仰的多種變型聯繫起來,加以科學地說明;第一次從中國江南稻作文化的傳播和鳥信仰的流傳中找到了日本文化鳥(日)信仰發生發展的情結。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國興起了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陳勤建教授全身心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和實踐指導,參與上海市非遺專案的評審工作和有關法規條例的制定,長期參與文化部組織的非遺評審和檢查工作,是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領域的主要學者之一。在中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同階段都提出了許多富有獨特見解的觀點,其中既有對非遺保護重大理論問題的探討,也有針對某一特定非遺專案保護的深入研究;既有對非遺保護方法的精闢縷析,也有對某一非遺專案保護的具體策劃。如早在2005年在蘇州召開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就提出了非遺保護的“原真性”“整體性”原則;2006年的第二屆論壇上提出了“生態場的恢復、整合和重建”問題,此後又相繼提出了非遺是文化的DNA、文化生態區的整體性保護、區域聯動保護、非遺的生活回歸等重要命題,在非遺保護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以上我們回顧了陳勤建教授的學術經歷,重點分析了他從事民俗研究的三個階段(民俗基本理論構架階段、文藝民俗學創建階段、民俗個案研究階段)和非遺保護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綜觀陳勤建教授的學術研究,我們發現有四個顯著的特徵:一是理論概括能力強,如他對民俗特徵、民俗本質、民俗性能等的歸納都反映了這方面的特長;二是思想活躍,理論創新能力強,他往往能將一些旁人看來毫無關聯的事項聯繫在一起,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如他論述龍與閃電、鳥信仰與稻作生產、仙道思想的關係等,無不閃現了這種思維的火花;三是強烈的現實感、責任感。這是他一貫的學術主張,也是一個學者最可貴的精神。這在他構建民俗學基本理論時就有清晰的認識,如談到民俗的法約性時,指出民俗的法約性是一種與法律並存但不一定一致的慣制形式,甚至無法用法律的概念和語言理解它,它不是靠明確的條文,而是靠人們的習慣心理和群體力量來維繫的,具有一種威力很強的慣性動力。這種慣性的動力是難以靠單純的法律行政手段來消除的,還需要有移風易俗的整體方案,這不僅是政府部門的工作,也是民俗學者共同的任務。談到民俗的軟控性時他說,民俗在國家的管理中,相對於政令法律,是一種軟體,但它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在《中國民俗》第八章中用了大量實例論證民俗在國家管理、經濟生活、外貿出口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後他又相繼發表了《民俗的特質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0世紀上海民間文藝民俗研究走向》等文章,積極宣導民俗研究為現實社會服務,還作為民俗顧問積極參與上海的經濟建設,如為龍華古鎮、青浦古鎮朱家角、中華老字型大小百年老店的開發以及陳雲故居的修復工程獻計獻策,體現了一個民俗學者的時代責任感。而在非遺保護的研究中,這種學者的擔當表現更為突出。四是明確的學科建設意識,我們從陳勤建教授已出版的幾本專著中可以看出,他的民俗研究,不僅有深度,而且有高度,即他的研究始終是站在學科建設的高度來進行,圍繞著學科建設而展開的,體現了一位著名學者的學術前瞻性和全域觀念。
作為學生,雖然師門同學都十分努力勤奮,但限於知識結構、學術積累的不夠,能夠學到的僅僅是老師思想中很少的部分。本書按照內容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編是文藝與民俗的關係問題研究,是文藝民俗學學科思想的總論部分。涉及對中國近現代文學家、思想家民俗思想的梳理,時間跨度從清末到21世紀民間文藝思想的挖掘;民俗與文學創作、敘事、女性創作的關係;以及對文藝民俗學自身發展的觀照。第二編是對文學中特殊門類民間文學的研究。聚焦神話、童話、民間故事、敘事山歌等。第三編是藝術與民俗的關係研究。從文藝民俗學角度對民間手工藝、民居、年畫、戲曲、吉祥圖案等各民間藝術門類的深入探析。第四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關係的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學的天然聯繫使得民俗學承擔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研究職責。本編的內容從非遺具體案例入手,探討城鎮化進程下非遺的生態與傳承等基本問題。
書名《“陳”門立雪:文藝民俗學研習錄》,借用了“程門立雪”的典故,表明我們虛心求學、光大師門學術傳統的心志,同時這本集子也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成熟的習作,希望得到方家學者的批評指教!
本書在編輯的過程中得到師門同學的大力支持。由於時間和各方面原因,有部分同學的論文未能收入,敬請見諒!本書編輯工作由我和尹笑非總負責,毛玲莉、郭競負責稿子收集、匯總和初步編輯,沈梅麗、尹笑非負責稿子的審核,錢斌負責書稿的格式編輯,由我統稿。
最後祝家師陳勤建教授身體健康、學術之樹常青!
鄭土有
2018年2月12日
家師陳勤建教授是我國民俗學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中國民俗學》《文藝民俗學導論》《中國鳥文化》等專著,以觀點新穎、具有原創性而受到學界的讚譽。尤其是文藝民俗學分支學科的創立,為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俗學理論體系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陳勤建的民俗情結源於上海市郊三林塘(現已劃入浦東新區)的那所老房子。他的祖上是做皮貨生意的,經濟上屬小康水準,留下了這所江南水鄉典型的宅院。童年時期的他就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裡,聽爺爺奶奶講故事,目睹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頻繁的祭祀活動,在後院的竹林裡與兄弟姐妹玩捉迷藏……童年時期家鄉的民俗在他的意識深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從他以後的學術研究中也有所反映。如20世紀八十年代初,他曾在《采風報》上發起過一場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的“浦東大娘子”習俗討論,就是以他家鄉的習俗為背景的。在他的書中,也經常以浦東的民俗為實例。
正當他雄心勃勃準備進入大學深造的時候,與成千上萬同齡人一樣,跨入了上山下鄉的行列。從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繁華的大上海來到了白雪皚皚的東北,投身到了北大荒的建設之中。艱苦的環境磨煉了他頑強的意志,人生的波折培養了他勤於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十年北大荒的生活,使他通讀了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原著,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北大荒,他墾荒種地,扛槍巡邏,當過班長、排長、連長,做過師部通訊員。以後有機會上大學,他的志願是學習航太技術,將來為祖國的國防事業作貢獻,可他偏偏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選中,這陰差陽錯也許少了一位航太專家,卻多了一位民俗學專家!
陳勤建真正接觸民俗,是從田野調查資料開始的。1980年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上海分會(現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創辦《采風報》,他受聘擔任民俗版的編輯(以後擔任主編十多年),來稿大多是作者實地調查的民俗資料,因此在編輯的過程中,他接觸到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大量的民俗資料,這為他今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這也是他與其他純書齋學者不同的地方,為他形成自己的研究風格打下了伏筆。
1980年代他先後參加了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民間文學講習班、民俗學講習班,接受了民間文學、民俗學知識的系統培訓。返校後,就開設了民間文學、民俗學的選修課,並開始了民間文學、民俗學的理論研究工作。1989年,他的《中國民俗》一書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正如他在該書《後記》中所說的:“一開始,我便想打破老框框,在我個人學習領悟的基礎上,運用經過重新構建的民俗學基本理論,來融化從采風實踐中得到的民俗事象,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點上,展示中國民俗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形象資料。”他在書中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該書一出版便在民俗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有位著名民俗學家稱讚該書是“第一次突破了過去中國民俗學理論建構上的若干不成文的‘模式’——學界內關於‘民俗學’的民俗模式”。這種評價是恰如其分的。因為1979年民俗學學科恢復的時候,理論和研究人員的準備都不足,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從民間文學研究轉向民俗學研究的,先前出版的幾本民俗學概論書,其理論框架也基本上承襲了民間文學的理論框架,雖然有或多或少的修正,但終究是先天不足,離具有中國民俗自身特色的民俗學理論體系相距甚遠。《中國民俗》一書的出版無疑給當時的民俗學界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無論是學術用語,還是理論概括,篇章安排,都是嶄新的,具有獨創性。如提出民俗是一種沒有明文約定的規矩,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無形之中制約著人們的言行;“不成文規矩”“模式化規矩”“群體化規矩”是民俗的三個基本特徵;“原生態的文化意識團”“文化與生活的雙重複合”“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中間環節”是民俗的本質;“法約性”“軟控性”“本位偏移性”是民俗的三個性能。這些都是發前人所未發,具有獨特的創見性。時至今日,書中的許多學術用語、觀點,已被許多學者接受和引用;在整體的民俗學理論框架上,至今仍有其獨特的價值。
對民俗學的基本理論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理論構架後,陳勤建開始著手文藝民俗學的研究工作。研究初始,異常艱苦。雖然從“五四”以來就已有不少學者論及文藝與民俗之間的關係,但大多是零碎的、感悟式的,沒有可供借鑒的現成理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白手起家。好在他也具備有利的條件:一是多年任教文藝理論,對文藝創作規律、文藝批評模式、各種流派的文藝理論等有較深入的理解;二是在北大荒期間通讀了大量哲學原著,打下了扎實的哲學基礎;三是通過多年的探索,對民俗學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論構架。這三方面的優勢為他創建文藝民俗學作了很好的理論準備。
1991年《文藝民俗學導論》出版,該書從文藝學和民俗學契合的視角,探討研究了文藝與民俗的關係這一前人感覺到而尚未認真研究和重視的課題,為文藝研究和創作實踐開拓了視野,是一部拓荒性的理論專著,從而創建了一門新的交叉學科。由於它的開拓意義,獲得了教育部二等獎,入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著綱要》,許多報刊都作了專門介紹。並被許多大學定為研究生教材。
該書認為,從深層的結構觀察,文藝民俗學的建構,在於民俗與文學有著天然的血緣聯繫,文藝學和民俗學所研究的物件有著內在的同一性。按照現代民俗學的眼光,民俗是人生的一種永恆的伴侶,在群體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其語言、心理、行為不可避免地打上民俗的烙印。文藝學以人為自己的主要描寫物件,民俗學則以人的民俗為自己的研究物件,文藝要描寫人,離開了人的民俗,人物形象就欠準確、真實和生動。人的情感,並不是某種傳聲筒式的抽象物,也不是某一特定情態的翻版,它有著一定的結構層次,伴隨人生蘊藏豐富的民俗文化是支撐其生命的內核。文藝刻畫人,不揭示制約人主體情感的民俗因素,就不能真正勾勒出黑格爾所說的“這一個”。民俗與人生的難分難解,勢必左右著文藝對人生的勾勒。民俗與文藝在表現人的問題上有著同類的複合和交叉影響。在發生學中,民俗與文藝都經歷了主體心理機制與客體事物之間反復的雙向交流,同樣需要情感的激發和事象的展現,形成了特殊的聯盟,人類社會文藝發生階段,文藝與民俗有著母女般的血緣聯繫。文藝到了專門家手裡,獨立發展了,可是民俗母體對她的滋潤和影響,始終未能中斷。任何文藝,在總體上都受到一定民俗文化的制約,世界上不存在超越人類民俗文化的文藝作品。該書在上述基礎上衝破了以人性情感為主的人本主義人學觀的藩籬,提出了人是以民俗為核心文化存在的人學觀念,它構成了文化人性的內在基因,人的文化生命的DNA。這一見解,較之文化人類學、哲學人類學家格羅塞、羅特哈克、凱西爾等更前進了一步。該書在考察了原始文藝的無定型混同結構和民俗存在及初生態民俗內在文藝機制之後,論斷:“人類最早的
文藝出自與審美無關的動機,表現為一定功利性的民俗存在,而原始初生態的民俗中又存在著文藝起源的內在的文藝機制,由此而孕育了文藝的萌芽。文藝的起源,經過了原始初生態民俗的仲介過渡,這才是人類文藝起源的真實面貌。”從而較準確地闡述了文藝學中眾說紛紜的一個命題。對整個文藝學研究來說是一個有益的補缺,大膽的開拓。
陳勤建擅長於宏觀的民俗理論研究,很少做個案或具體民俗事項的研究,但20世紀90年代卻對鳥信仰著了迷,每次外出總要拍些老房子屋頂上、瓦當上的“鳥”的倩影,日積月累,終於磨出了《中國鳥文化》一書。該書一出版即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反響,榮獲了1998年度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該書以當今民間現存的遺風遺跡為追蹤點,在廣泛田野作業的基礎上,結合考古發現和歷史文獻,就中國鳳鳥傳說與信仰的源起、發展以及它對中國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的影響,對中華民族融合和形成的作用,提出了頗新的見解。他認為:以鳳鳥為主體的傳說信仰文化,遠在七八千年以前的中國就已廣泛流傳,特別是長江中下游江南地區更為突出。它源起於早期的稻作生產,江南地區的原始初民“從鳥食——野生稻食用中得到啟迪,從鳥田——鳥類覓食習性——野生稻滋生地得到感悟”,發現和發展了原始的稻作生產。反過來,初民生存的依賴與稻穀發生了密切關聯後,又情不自禁地對帶來稻穀的鳥類產生了特殊的崇敬之情,整個生活發生了“鳥化”現象:吃鳥食,種鳥田,住鳥居,用鳥飾,穿鳥衣,說鳥語,使鳥文,立鳥竿,樹鳥徽,對鳥的崇信佔據了他們的心靈世界。在原始思維互滲律的觀照下,初民將鳥類的日出而飛,日落而息,和太陽的朝起夕落,聯繫在一起,使鳥信仰又成為複合的太陽鳥信仰,從而為多種形態的太陽鳥的出現,特別是為以雞為原型的鳳鳥傳說信仰獨佔鰲頭奠定了基礎。流傳至今的鳳凰崇信就是其一脈相傳的。他認為在稻作生產中產生的以鳳鳥為主體的太陽鳥信仰,以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和中心地,以後由南到北,傳向全國的。
該書是國內第一次在現代民俗學、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文藝學等多學科綜合分析研究基礎上,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鳳鳥信仰的發生機制及數千年來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為我們認清國人固有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識的原型及發展,中國文明的起源等,都具有十分廣泛的意義。該書在學術上也有多處突破。它在國內外率先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科學分析了對中國思想文化藝術影響極大的鳳鳥信仰在初民稻作生產形成發展中逐步萌生、成長、傳播的歷史文化軌跡;第一個將稻作生產引發的鳳鳥信仰與中國的仙道思想觀念、仙話及老莊哲學和文學串聯起來,為研究中國思想的起源、中華民族的融合提供了一個頗具說服力的實例;第一次將鳳鳥信仰的多種變型聯繫起來,加以科學地說明;第一次從中國江南稻作文化的傳播和鳥信仰的流傳中找到了日本文化鳥(日)信仰發生發展的情結。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我國興起了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陳勤建教授全身心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和實踐指導,參與上海市非遺專案的評審工作和有關法規條例的制定,長期參與文化部組織的非遺評審和檢查工作,是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領域的主要學者之一。在中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同階段都提出了許多富有獨特見解的觀點,其中既有對非遺保護重大理論問題的探討,也有針對某一特定非遺專案保護的深入研究;既有對非遺保護方法的精闢縷析,也有對某一非遺專案保護的具體策劃。如早在2005年在蘇州召開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上就提出了非遺保護的“原真性”“整體性”原則;2006年的第二屆論壇上提出了“生態場的恢復、整合和重建”問題,此後又相繼提出了非遺是文化的DNA、文化生態區的整體性保護、區域聯動保護、非遺的生活回歸等重要命題,在非遺保護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以上我們回顧了陳勤建教授的學術經歷,重點分析了他從事民俗研究的三個階段(民俗基本理論構架階段、文藝民俗學創建階段、民俗個案研究階段)和非遺保護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綜觀陳勤建教授的學術研究,我們發現有四個顯著的特徵:一是理論概括能力強,如他對民俗特徵、民俗本質、民俗性能等的歸納都反映了這方面的特長;二是思想活躍,理論創新能力強,他往往能將一些旁人看來毫無關聯的事項聯繫在一起,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如他論述龍與閃電、鳥信仰與稻作生產、仙道思想的關係等,無不閃現了這種思維的火花;三是強烈的現實感、責任感。這是他一貫的學術主張,也是一個學者最可貴的精神。這在他構建民俗學基本理論時就有清晰的認識,如談到民俗的法約性時,指出民俗的法約性是一種與法律並存但不一定一致的慣制形式,甚至無法用法律的概念和語言理解它,它不是靠明確的條文,而是靠人們的習慣心理和群體力量來維繫的,具有一種威力很強的慣性動力。這種慣性的動力是難以靠單純的法律行政手段來消除的,還需要有移風易俗的整體方案,這不僅是政府部門的工作,也是民俗學者共同的任務。談到民俗的軟控性時他說,民俗在國家的管理中,相對於政令法律,是一種軟體,但它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在《中國民俗》第八章中用了大量實例論證民俗在國家管理、經濟生活、外貿出口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後他又相繼發表了《民俗的特質及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20世紀上海民間文藝民俗研究走向》等文章,積極宣導民俗研究為現實社會服務,還作為民俗顧問積極參與上海的經濟建設,如為龍華古鎮、青浦古鎮朱家角、中華老字型大小百年老店的開發以及陳雲故居的修復工程獻計獻策,體現了一個民俗學者的時代責任感。而在非遺保護的研究中,這種學者的擔當表現更為突出。四是明確的學科建設意識,我們從陳勤建教授已出版的幾本專著中可以看出,他的民俗研究,不僅有深度,而且有高度,即他的研究始終是站在學科建設的高度來進行,圍繞著學科建設而展開的,體現了一位著名學者的學術前瞻性和全域觀念。
作為學生,雖然師門同學都十分努力勤奮,但限於知識結構、學術積累的不夠,能夠學到的僅僅是老師思想中很少的部分。本書按照內容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編是文藝與民俗的關係問題研究,是文藝民俗學學科思想的總論部分。涉及對中國近現代文學家、思想家民俗思想的梳理,時間跨度從清末到21世紀民間文藝思想的挖掘;民俗與文學創作、敘事、女性創作的關係;以及對文藝民俗學自身發展的觀照。第二編是對文學中特殊門類民間文學的研究。聚焦神話、童話、民間故事、敘事山歌等。第三編是藝術與民俗的關係研究。從文藝民俗學角度對民間手工藝、民居、年畫、戲曲、吉祥圖案等各民間藝術門類的深入探析。第四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關係的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俗學的天然聯繫使得民俗學承擔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研究職責。本編的內容從非遺具體案例入手,探討城鎮化進程下非遺的生態與傳承等基本問題。
書名《“陳”門立雪:文藝民俗學研習錄》,借用了“程門立雪”的典故,表明我們虛心求學、光大師門學術傳統的心志,同時這本集子也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成熟的習作,希望得到方家學者的批評指教!
本書在編輯的過程中得到師門同學的大力支持。由於時間和各方面原因,有部分同學的論文未能收入,敬請見諒!本書編輯工作由我和尹笑非總負責,毛玲莉、郭競負責稿子收集、匯總和初步編輯,沈梅麗、尹笑非負責稿子的審核,錢斌負責書稿的格式編輯,由我統稿。
最後祝家師陳勤建教授身體健康、學術之樹常青!
鄭土有
2018年2月12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