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與廣東省旅遊局合作發起的尋找廣東100個美麗觀景拍攝點專案,通過梳理廣東省內的現代建築、古建築、古村落、古街、濕地、園林、山嶺、現代娛樂設施、歷史印象、雕塑、珠江水系、灣仔碼頭、海灣島嶼、瀑布、魚米水鄉、風景度假區等旅遊景點,從攝影季節和角度,發掘出100個觀景拍攝地,將廣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現給讀者、旅遊者和影愛好者,以期讓更多的人瞭解廣東、愛上廣東,享受光與影、美景與鏡頭所帶來的視覺盛宴和一段獨特的自助行。
作者介紹
李栓科,《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曾長期從事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地貌、第四紀地質環境演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地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學會理事,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目錄
序言(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李栓科)
如何使用本書
第一章珠三角廣府文化區(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肇慶、中山、江門、惠州市共45個拍攝點)
第二章粵東潮汕文化區(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市共11個拍攝點)
第三章粵東北客家文化區(河源、梅州市共11個拍攝點)
第四章粵北南嶺生態休閒區(韶關、清遠市共18個拍攝點)
第五章粵西百越風情濱海區(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市共15個拍攝點)
第五章粵西百越風情濱海區(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市共15個拍攝點)
如何使用本書
第一章珠三角廣府文化區(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肇慶、中山、江門、惠州市共45個拍攝點)
第二章粵東潮汕文化區(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市共11個拍攝點)
第三章粵東北客家文化區(河源、梅州市共11個拍攝點)
第四章粵北南嶺生態休閒區(韶關、清遠市共18個拍攝點)
第五章粵西百越風情濱海區(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市共15個拍攝點)
第五章粵西百越風情濱海區(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市共15個拍攝點)
序
廣東位於中國大陸南部偏東,地勢大體北高南低,境內山脈多東北-西南走向,境內水系呈摺扇狀、葉脈狀向東南入海。
廣東的旅遊資源極具細節的豐富性。此地岩石性質極為複雜,抵抗外力侵蝕的能力不一,形成的地貌美景也多彩多姿。舉個例子,傳統的廣東四大名山,即因其極具代表性的不同岩石性質,展示著不同的風姿。羅浮山為塊狀花崗岩構成,渾圓雄偉;由紅色砂岩和礫岩構成的丹霞山,峭立如城寨;鼎湖山成于堅硬的石英岩,其瀑布與懸崖令人歎為觀止;而宛如海上仙山的西樵山其實是一座由粗面岩構成的古火山。
另外,由玄武岩(火山噴出岩)漫流而成的臺地,還造就了雷州半島的諸多美景,湛江市湖光岩景區中的瑪珥湖就是一個由封閉式特殊類型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再次得益於廣東境內的火山地質,其火成岩侵入現象集中,地殼多斷層,使得此地溫泉眾多,全省有三百多處天然溫泉點。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發源于雲南東北部的烏蒙山,經貴州、廣西,從梧州進入廣東,在肇慶市出羚羊峽後,散為多支,經磨刀門、橫門等入海。珠江全長2129千米,有350千米在廣東境內,其年平均流量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長江。得益於這條短而粗壯的河流,加之充沛的雨量、不透水的花崗岩和變質岩,廣東地區地下水位元高、河網稠密,經過20世紀60年代的一些水庫建設,留給了我們眾多的“湖”、“潭”,成為新時期的半自然美景。在廣東腹地,大小不一的山間盆地,成為了各山區的經濟中心,也發展出了多處著名僑鄉,其獨特的圍屋、碉樓等建築群落,值得細觀。
歷史上,廣東就是中國對外交流的橋頭堡,改革開放以來,它一直引領經濟發展,這要部分地歸功於珠江三角洲的美麗富饒。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的珠三角,由西江、北江、東江等河流帶來的淤泥在海灣內複合堆積而成,其1/5的面積是丘陵、臺地與殘丘。錯落的島丘使河水不能隨意橫流,此地甚至出現了一般三角洲所罕見的峽谷和險灘。前緣島嶼地勢較高、數量眾多,也使得水道入海口宛如門口,著名的珠江八門由此而生。廣東的海岸線風采各異,有灣深堤長的三角洲,更有遍佈溺穀和漏斗灣的岩岸,川山群島、燈樓角等美景都是不可多得的天工造化。
富含營養的淺海環境與適宜的氣候,催生了廣東多處美麗的紅樹林。說到紅樹林,還得提到廣東生物資源的豐富,這裡有八百多種陸棲脊椎動物,7000多種野生維管束植物……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與廣東省旅遊局合作發起的尋找廣東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專案,其目的就是把廣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重新梳理,再次隆重地呈現在世人面前。2017年,《中國國家地理》廣東特刊的出版,使讀者對此地的自然、歷史、現狀有了清晰的瞭解,《發現廣東》的出版,更是在對廣東的深度瞭解之上,帶領讀者體驗廣東之美景。
希望本書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廣東、愛上廣東。
因為廣東,讓人驚喜。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李栓科
廣東的旅遊資源極具細節的豐富性。此地岩石性質極為複雜,抵抗外力侵蝕的能力不一,形成的地貌美景也多彩多姿。舉個例子,傳統的廣東四大名山,即因其極具代表性的不同岩石性質,展示著不同的風姿。羅浮山為塊狀花崗岩構成,渾圓雄偉;由紅色砂岩和礫岩構成的丹霞山,峭立如城寨;鼎湖山成于堅硬的石英岩,其瀑布與懸崖令人歎為觀止;而宛如海上仙山的西樵山其實是一座由粗面岩構成的古火山。
另外,由玄武岩(火山噴出岩)漫流而成的臺地,還造就了雷州半島的諸多美景,湛江市湖光岩景區中的瑪珥湖就是一個由封閉式特殊類型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再次得益於廣東境內的火山地質,其火成岩侵入現象集中,地殼多斷層,使得此地溫泉眾多,全省有三百多處天然溫泉點。
珠江水系中的西江發源于雲南東北部的烏蒙山,經貴州、廣西,從梧州進入廣東,在肇慶市出羚羊峽後,散為多支,經磨刀門、橫門等入海。珠江全長2129千米,有350千米在廣東境內,其年平均流量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長江。得益於這條短而粗壯的河流,加之充沛的雨量、不透水的花崗岩和變質岩,廣東地區地下水位元高、河網稠密,經過20世紀60年代的一些水庫建設,留給了我們眾多的“湖”、“潭”,成為新時期的半自然美景。在廣東腹地,大小不一的山間盆地,成為了各山區的經濟中心,也發展出了多處著名僑鄉,其獨特的圍屋、碉樓等建築群落,值得細觀。
歷史上,廣東就是中國對外交流的橋頭堡,改革開放以來,它一直引領經濟發展,這要部分地歸功於珠江三角洲的美麗富饒。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的珠三角,由西江、北江、東江等河流帶來的淤泥在海灣內複合堆積而成,其1/5的面積是丘陵、臺地與殘丘。錯落的島丘使河水不能隨意橫流,此地甚至出現了一般三角洲所罕見的峽谷和險灘。前緣島嶼地勢較高、數量眾多,也使得水道入海口宛如門口,著名的珠江八門由此而生。廣東的海岸線風采各異,有灣深堤長的三角洲,更有遍佈溺穀和漏斗灣的岩岸,川山群島、燈樓角等美景都是不可多得的天工造化。
富含營養的淺海環境與適宜的氣候,催生了廣東多處美麗的紅樹林。說到紅樹林,還得提到廣東生物資源的豐富,這裡有八百多種陸棲脊椎動物,7000多種野生維管束植物……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與廣東省旅遊局合作發起的尋找廣東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專案,其目的就是把廣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重新梳理,再次隆重地呈現在世人面前。2017年,《中國國家地理》廣東特刊的出版,使讀者對此地的自然、歷史、現狀有了清晰的瞭解,《發現廣東》的出版,更是在對廣東的深度瞭解之上,帶領讀者體驗廣東之美景。
希望本書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廣東、愛上廣東。
因為廣東,讓人驚喜。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李栓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