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玻璃作為一種結構特殊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但是目前系統論述微晶玻璃的書籍很少,特別是系統研究利用尾礦、礦渣為主要原料制備微晶玻璃的書籍就更顯缺乏。
本書根據作者二十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實踐,依據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動態,充分論述了微晶玻璃的理論知識、制備原理、生產工藝、質量控制,對微晶玻璃的組成、結構、性能及其應用做了深入、系統的闡述,本書內容全面,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全面反映了該領域國內外研究的新成果,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本書可供從事微晶玻璃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也可供礦業企業、冶金企業的管理與技術人員研讀,選擇相應的產品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
何峰,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系主任、教授,玻璃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兼硅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硅酸鹽協會玻璃分會理事。以微晶玻璃材料為主要研究領域,在國內外期刊上已經發表論文40余篇,授權專利20余項。長期從事玻璃、微晶玻璃和建築陶瓷材料研究,具有堅實而系統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我國建築裝飾微晶玻璃材料發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利用燒結動力學理論,很好地解決了板面致命缺陷「氣孔」的重大難題。帶領研究團隊成功地研發出我國第1座微晶玻璃熔化窯和第1條連續高性能高產量微晶玻璃晶化窯。為我國建築裝飾微晶玻璃的發展作了許多基礎性與創新性的研究工作,由此所形成的「建築裝飾微晶玻璃成套生產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201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通過產學研合作,以建築陶瓷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為研究目標,通過有關裝備與節能燃燒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取得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由此形成的「高性能陶瓷窯爐成套技術與產業化產業化」項目獲2011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近5年,承擔與參與科學研究與工程研發,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划項目子課題1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划項目子課題2項、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各1項。參與編寫專著與教材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