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字宗厚,約生於明至元六年(1340年),卒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江蘇吳陵(現江蘇省泰縣、如皋一帶)人;明代有名醫家、丹溪學派的傳承人。著有《醫經小學》《玉機微義》《雜病治例》《傷寒治例》等。其以《素問》《靈樞》《難經》理論為本,融匯張仲景及金元諸家學說;著作中系統闡述了臨床各科之理法方藥,撮其切要,綴為韻語,類萃以便初學。其痰飲治法「當以痰為本,以所挾之氣為標」的觀點,固為精當。劉純在中醫理論上亦卓有建樹,承前啟后,對后世頗有影響。本書內容包括劉純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及后世影響等。
主編潘桂娟,女,1955年出生,遼寧省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973」計划項目「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首席科學家;2002年至2015年期間,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中醫痰證理論研究、中醫名家學術研究、日本漢方醫學研究。主編《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集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卷-中醫基礎理論分卷》《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等。著有《日本漢方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