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
定價:690
NT $ 690
 

內容簡介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經典巨著,書寫了15至18世紀的資本主義發達史,由法國年鑒學派第二代領軍人物、集大成者布羅代爾歷時二十余年結撰而成。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並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其基礎只能在長時段的日常物質生活中去尋找。因此他以「總體史」為目標,以長達四百年的時段為整體對象,從特定角度描述了世界物質文明和經濟發展的歷史。

全書共分三卷。

第壹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好比「為世界過一次磅」,旨在確認前工業化時期世界的潛力限度,當時「物質世界」占據重要地位。

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換》將市場經濟和高級資本主義活動加以比較,通過混合和對立使二者互為解釋。

第三卷《世界的時間》按時間順序了國際經濟的先后更替形式和主導力量。
 

目錄

緒論
前言

第一章 數字的分量
世界的人口數字還有待推測
漲潮和落潮:潮汐體系
很少幾個數字
如何計算
中國同歐洲人口相等
世界總人口
有爭議的數字
各個世紀間的相互關系
原有解釋的缺點
氣候的節奏
參考坐標
城市、軍隊和船隊
法國早期的人口過剩
人口密度和文明水准
戈登·W.休斯的地圖還說明了什麼
人獸共生的局面
舊的生態體系隨同18世紀一起結束
平衡始終保持
飢荒
流行病
鼠疫
疾病的周期性歷史
1400至1800年:長時段的舊生態體系
多數同少數的斗爭
同蠻族的斗爭
主要的游牧部落在17世紀前業已消失
征服地域
文化抗拒文明
文明之間的對抗

第二章 一日三餐的面包
小麥
小麥和雜糧
小麥和輪作
產量低下、彌補辦法和災荒襲擊
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的增長
小麥的地方貿易和**貿易
小麥和卡路里
小麥價格和生活水平
富人的面包、窮人的面包和面糊
買面包還是家里做面包?
小麥是食糧
稻米
陸稻和水稻
稻田的奇跡
稻米的責任
玉米
起源終於弄清
玉米和美洲文明
18世紀的食物革命
玉米走出美洲
土豆的地位更加重要
適應其他飯食的困難
世界的其他地區?
手持小鋤的人們
還有原始人

第三章 普通:飲食
飯桌:菜餚與大眾消費
肉食者的歐洲
1550年起肉食減少
得天獨厚的歐洲
暴飲暴食
怎樣擺設餐桌
建立禮儀需很長時間
在基督的餐桌上
日常食物:鹽
日常食物:奶品、油脂、蛋
日常食物:海鮮
捕鱈魚業
1650年以后胡椒失勢
糖征服世界
飲料和「興奮劑」

葡萄酒
啤酒
蘋果酒
燒酒在歐洲較晚走運
歐洲以外的燒酒消費
巧克力、茶、咖啡
刺激品:煙草的盛況

第四章 普通:住宅、服裝與時尚
世界各地的住宅
有錢人的建築材料:石和磚
其他建築材料:木、土、織物
歐洲農村住房
城市住宅和住房
城市化的鄉村
屋內設施
窮人沒有家具
傳統文明或不變的屋內設施
中國的雙重家具
黑非洲
西方及其品種繁多的家具
地板、牆壁、天花板、門窗
壁爐
爐灶
從家具匠說到買主的虛榮心
重要的是整體布置
服裝與時尚
假如社會穩定不變
假如只有窮人
歐洲對時裝的癖愛
時裝是否輕佻淺薄?
關於紡織品的地理分布
廣義的時尚和長期的搖擺
該做什麼結論?

第五章 技術的傳播:能源和冶金
關鍵問題:能源
人力
獸力
水力發動機和風力發動機
船帆:歐洲船隊情況
日常的能源——木柴

作個小結
窮親戚——鐵
世界(除中國外)*初的冶金技術
施蒂里亞和多菲內在11至15世紀期間的進步
集中前的集中
幾個數字
其他金屬

第六章 技術革命和技術落后
三大技術革新
火車變得可以移動
船上的火
火銃、火車、擊發
生產和財政支出
火車在世界各地
從紙張到印刷術
活字印刷的發現
印刷業與歷史進程
西方的壯舉:遠洋航行
舊大陸的航海事業
世界的海上航道
大西洋的簡單問題
慢吞吞的運輸
固定不變的路線
道路變遷說的不可信
內河航運
交通工具的守舊、固定和落后
歐洲
運輸速度和貨運量小得可憐
運輸業和運輸
運輸對經濟的限制
技術史的重要性
技術和農業
技術本身

第七章 貨幣
不完善的經濟和貨幣
原始貨幣
貨幣經濟內部的物物交換
歐洲之外處於童稚時代的經濟和金屬貨幣
日本和土耳其帝國
印度
中國
貨幣流通的幾條規律
爭奪貴金屬
流失、積儲和積攢
記賬貨幣
金屬儲備與貨幣流通的速度
在市場經濟之外
紙幣與信貸工具
信貸古已有之
貨幣與信貸
根據熊彼特的說法:一切都是貨幣,都是信貸
貨幣和信貸是一種語言

第八章 城市
城市本身
從城市人口的最低限額到城市人口的總數
始終下不了定義的勞動分工
城市與新來的以窮人為主的居民
城市的防衛
西方城市與兵、車輛的關系
地理與城市的內部聯絡
城市的等級
從伊斯蘭看城市和文明的關系
西方城市的特點
自由的世界
城市的現代性
西方的城市形態有沒有一個「模式」?
不同的演變途徑
大城市
責任在誰?責任
大城市起什麼作用?
喪失平衡的世界
那不勒斯,從王宮到市場
1790年的聖彼得堡
倒數第二個目的地:北京
從伊麗莎白到喬治三世時代的倫敦
城市化宣告新世界的誕生
結論
注釋
索引
譯后記
 

為了《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這部雄心勃勃的長篇論著,我在1950年就開始了構思,算來距今已經多年了。當時,呂西安·費弗爾正籌備出版一套題為《世界之命運》的通史叢書,是他向我推薦了或毋寧說友好地指定了這個題目。當叢書主編於1956年去世后,我不得不勉為其難,把他撂下的擔子挑了起來。呂西安·費弗爾本打算親自撰寫《十五至十八世紀西方的思想和信仰》,他的書和我的書本應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和互相呼應;不幸的是,他的書將永遠出版不了了。我的書也就永遠喪失了伴侶。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