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世界:在歐洲做學術的注腳

小世界:在歐洲做學術的注腳
定價:180
NT $ 157
 

內容簡介

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八0后,專欄作家,業余攝影師,作者張悅悅有諸多身份標簽。不過,她最重要的身份應該是社會學人。長期的學術素養讓她練就了一雙「慧眼」,能從日常瑣事中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社會學課題:西方家庭和中國家庭一樣圍着子女轉;歐洲人一樣也重視大家族的團聚;即便名校匯聚,歐美國家和我們一樣呼吁「教改」;怎麼「與世界接軌」並非發展中國家獨有的顧慮……

作者從中思考文化碰撞、偏見、身份定位、性別差異等課題,讓「中西差異」這個老調重彈的話題煥發出新的活力。書中,作者還分享了英國大學的理念和機制、大學里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日常狀態、如何寫好論文等話題。

張悅悅,社會學系副教授,專欄作家,業余攝影師,經歷過兩次留學潮的八0后。20世紀90年代初隨父母赴美,是改革開放后首批「小留學生」。回國后於北京大學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大學期間游歷了26個國家,舉辦了3次攝影個展。2005年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攻讀社會學博士。2012年在英國肯特大學獲終身教職,從事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社會學的實證研究。
 

目錄

自序和「正文」一樣重要的「注腳」
Ⅰ.全世界都在留學
走,我們去看世界!
不會撒謊的胃
吉屋尋租
傲慢與偏見
或許該聊聊「價值觀」
學術的四季速寫
Ⅱ.他者的啟示
英國人的規矩方圓
「英囧」
體育的意義
較真的民族
聖誕記憶
巴黎印象
法式浪漫的「愁」與美
每個人都該知道一點女性主義
Ⅲ.誰沒煩惱過?
講師形成記:體統篇
講師形成記:實踐篇
英國大學的質量控制
英國學生的「幺蛾子」
小城故事
大同顯小異
擇業的想象力
英國學生的考試觀
莫貪書,思考
好論文是怎樣煉成的?
后記世界與「我」何關?
 

這本書起於一個興趣和一個機緣。

我的興趣可能聽起來有點玄虛:我喜歡琢磨「我和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麼關系」這個問題。這里的「我」代指每一個行為主體,它可以是我、我們,也可以是你、你們、她、他、她們、他們,還有它們。后來我把這個興趣發展成了我的職業。平目里,我的「正經事」是通過實地考察來開拓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社會學。和普世主義(Universalism)的「天下大同論」相反,世界主義認為世界大不同.而且不同文化的碰撞也許會激發更多的差異。但這不意味着世界就是一些各自為政、互不相通的純色小格子。這個世界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也正因為這些聯系,每個小格子可以互相浸潤、互相影響,並在這些互動中彰顯各自的色彩。琢磨這個貌似玄虛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實際用處,比如英國皇家學會和中國的一些部委都曾把我的研究成果作為他們制定政策的參考。

對於做學術,我很有信心。以《風險社會》(RiskSociety)一書出名的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UlrichBeck)是我的良師益友。在開拓世界主義社會學理論這個問題上,我們更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我們都想跨越理論上東西方的分化,更希望打破歐洲話語傳統的禁錮,尋找出一套能用於理解不同社會,並能幫助每一個行為主體在這個差異愈發明顯卻又愈發需要相互扶持的地球村里審時度勢的思維工具。從2007年開始,不論是在倫敦、慕尼黑,還是巴黎,我們幾乎每年都要碰一兩次頭,最早還是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那個咖啡味道實在不盡如人意的Garrick餐廳。每年我們都會帶去各自研究的新進展.那或許是一個新的理念,一個方法學上的新挑戰,或者是在基層調研時發現的新現象、獲得的新啟發。我的第一本學術專着《世界化科技》(TheCosmopolitanizarionofScience)以中國為例,論證了發展中國家中的個體如何承擔着世界公民的角色,並論述了拓展話語權、有效地參與構建世界科技圖景的方法。貝克誇贊這本書為「世界主義研究的破冰之作」。2013年歐洲的第一屆科技評估會議(EuroPeanTechnologyAssessmentConference)還對此書進行了專場討論。我常覺得,我一個年輕的「老外」在英國出版的書能在歐洲受到這樣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研究的問題本身恰好契合了這個時代新興的機遇與困惑。

「我和這個世界到底是個什麼關系」是個挺有用的問題,因為不論是個人發展還是國家政策,明智的決策總是需要建立在明確的自我和他人及環境關系的定位上的。對於一個來自中國的八〇后,這還是個挺新鮮的問題,因為「打開國門」「與國際接軌」對於當代中國來說好像還是昨天的事情,即便現在,依然還能在國內的廣播和報紙上找到這些口號的余音回響。而且,別看中國每年出境游已突破一億人次.出國留學人數也以20%的速度每年遞增着,但對於中國和世界的關系,尤其是中國人和世界的關系,好像並沒有多想過,國內媒體的討論多少還有些懵懂,偶爾還會停留在非黑即白的民族情緒上。

我那些發表於英文期刊的學術「正文」,在象牙塔里很威風,但在推動社會層面對「中國人與世界」這個問題的思考是無能為力的。

后來有了一個機緣。2011年《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編輯趙曉霞邀請我在「海外學子」版開設一個自命題專欄。起初我挺猶豫的,首先做科研本身就是個要求「24/7」(7天24小時)投入的事情,保證每周一篇的供稿速度有點挑戰性;其次我也不知道「海外版」能接受什麼樣的文章。我從中學時代起就給很多中文媒體供稿,我深知在中文媒體上凡是跟海外有關的,「中西差異」是道不盡的話題。但對「差異」的討論是把雙刃劍:在我們熱衷於把外國人調侃成思維奇異的怪物的同時,也似乎默認了中國人是地球村里格格不入的異體。我可不想寫這種老調文章,我不想渲染異國生活的戲劇性,正如同我不想渲染中國文化及中國人的「特殊性」。我當時認為中文媒體上缺少的是拉近「海外」與「海內」距離的文字。

我和曉霞姐一拍即合,「一桌一椅一世界」這個專欄成了這個想法的試驗品,后來每周六下午坐在計算機前敲打出一篇中文的千字短文成了我學術生活的一個注腳。這些短文和我的研究沒什麼關系,因為它們記錄的只是那些平日生活中和我擦肩而過的人和事。但這些短文和我的興趣又有很大關系,因為我試圖用最尋常的故事探索怎麼看待「我們」和「這個世界」的差異、「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系.比如在接下來的文字里你會發現:西方家庭和中國家庭一樣圍着子女轉;歐洲人一樣也重視大家族的團聚;即便名校匯聚,歐美國家和我們一樣呼吁「教改」;怎麼「與世界接軌」並非發展中國家獨有的顧慮;重視數、理、化也並非亞洲特色;西方學生也一樣實際、在意分數、盲從潮流,並非天生特立獨行、夢想引路;每個人也都會想家,水土不服、想念家鄉食品絕非中國人的專利。等等。我想說的是,正是這許許多多的「相同」,使那些「不同」變得有意思。正是基於同樣的人之常情衍生出不同的道理,才使得那些差異變得有意義,不然「差異」永遠只屬於獵奇者的目標、固執者的借口。寫作之初,對於這個專欄能維持10期,還是20期,我和編輯誰也不知道。

2013年我在倫敦亞非學院(SOAS)參加我的第二本英文學術專着發布會的時候,有兩個在英國工作的華裔教師告訴我說,他們專程與會,倒不是為了我的學術專着,而是想告訴我「海外版」上的「一桌一椅一世界」專欄是他們在英國每周最期待的短文,他們希望我能一直寫下去。這個小插曲讓我忽然意識到,其實這個專欄和我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正文」一樣重要。

目前,這個專欄寫了100多期,這一半要歸功於曉霞姐的耐心與支持。這幾年也有很多朋友和老師屢屢建議我把專欄結集成書。我開始對此並不太感興趣,已經發表的東西如果只是簡單拼湊在一起出版又有什麼意思呢?但在與年齡跨度從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的讀者的交流中,我逐漸感覺到報紙專欄「豆腐塊」的限制,我感覺到或許有些觀點以書的形式能更好地表達出來。

你手上的這本書並非一個簡單的合集,而是對我的專欄的一個擴充,我把發表過的文字進行刪減、整合,並加上之前因篇幅限制未盡的討論,增加了約1/3的新內容。我記錄的終究是個「小世界」。一來,學術圈本身是如作家戴維一洛奇所說的「小世界」,我能記錄的只是從這個「小世界」望出去的風景。二來,認識天南海北的朋友越多,發現世界越小。雖然這些隨筆只記錄了我在英國與法國高校工作期間的一些逸聞瑣事,但從某種角度說,這些「注腳」有時卻能比正襟危坐的科研理論更接近洞見。

從社會學角度看,好的文字的力量在於它能調動共同的常識常理,超越職業、年齡、文化、政治等界限。我不敢說收納於這部書稿里的都是「好文字」,但是如果在了解歐洲學術生活之余,它能讓你對在異鄉(未必一定是異國)生活的人多一些體諒,能讓你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那些差異與碰撞有一些新的看法,那這部書稿的目的就達到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