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名為(中國文學批評),雖不言「批評史」,但其實就是以時間線索輯論古今最經典的五六十家文學批評著作進行述論,實際可以說是「中國文學批評史精選精論」。作者秉承深厚的桐城派傳統,對古今諸家文學批評觀的評議盡力做到了知人論世,即所謂「了解之同情」。如關於紀曉嵐對方回的否定,本書有如下評議:「像方回這種人,既然晚年在元朝統治之下,又時作宋室之思,這種態度,在清朝那些皇帝心中,是最所憎惡,如果方回生在清初,恐怕早已為文字獄所羅織;一班館閣之臣習染成風,也從而吠影吠聲,殊為可笑。」本書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從(尚書)到孔門詩教;中卷從騷賦代興講到(詩品);下卷則從王通一直講到袁枚。方孝岳不以先秦等政治朝代為界限去生硬地為文學史分期,也體現了其超凡的卓識。
方孝岳(1897-1973),名時喬,以字行,為學者方守敦之子,舒蕪之父,其岳父為桐城派大家馬其昶。幼年在家鄉桐城讀私塾,繼承了桐城派的深厚學養。1911年就學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附中,1918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1919年擔任北京大學預科國文講師,翌年任商務印書館編輯。不久赴日本東京大學進修。進修兩年間翻譯出版(大陸近代法律思想小史),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24年自日本回國,先後在北京大學、華北大學、東北大學師范學院、廣州中山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任教。1949年至1971年,任中山大學教授,教學、著述不輟。方氏在在文學、經學、語言學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主要專著有(中國文學批評)(中國散文概論)(左傳通論)(尚書今語)(漢語語音史概要)(廣韻研究導論)(廣韻韻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