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科學史方法與科學傳播學方法,分為晚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大時段,對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以及世界最早科技期刊、最早中文期刊的背景,作了全面的歷史性論述。其中,否定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朱翼》為中國最早期刊的說法,確認創刊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803)八月的《吳醫匯講》為中國最早期刊,也是最早中文科技期刊;否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學桴》(《東吳月報》)為最早文理綜合性大學學報的說法,確認上海聖約翰書院聖約翰大學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3月20日創辦的《約翰聲》(The
St.John’’s University
Echo)為我國最早的文理綜合性大學學報。結論認為在高等教育教學育人、學術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四大職能中,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培育中,在學科建設的創新、累積、傳承中,在高校科技創新的傳播交流中,肩負着重要的歷史使命,已經成為師生精神家園的一部分,是知識和思想生產鏈條最重要的終端之一,並已固化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有機部分之一。
本書可供高等教育工作者、科學史工作者、科學哲學工作者、文化研究工作者、新聞出版工作者,特別是期刊編輯出版工作者和相關的管理工作者,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參考閱讀,尤其對高校期刊工作者,不失為借鑒歷史經驗和溯源尋根的指南。
姚遠,二級編審,博導,畢業於西北大學物理系。曾任西北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自然版主編、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副理事長。2005年在清華大學高訪1年;2008年掛職任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1年。現任西北大學編輯出版與傳播科學研究所所長,兼任陝西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名譽理事長、陝西省科技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編輯學報》編委、國家社科基金評委、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學科評估評委、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划評審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等。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編輯工作者。2011年被評為陝西省高校學術期刊十佳主編,2013年被教育部科技司評為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傑出主編。主編的學報曾獲中宣部、國家科委、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科技期刊獎、教育部全國優秀學報一等獎和精品科技期刊。獨著或主編有《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中國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上中下)》等30余部。在《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編輯學報》等刊發表《再論〈吳醫匯講〉為中國期刊肇端》等論文380余篇。主持國家項目3項,曾獲陝西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指導期刊與科學傳播方向博碩士研究生和韓國留學生39人。顏帥,管理學博士,編審。現任清華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兼期刊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
目錄
第一部分 緒論篇
第一章 期刊的概念、分類、功能與期刊史學
第一節 期刊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期刊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期刊史學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歐洲與中國科技期刊的起源
第一節 《哲學匯刊》與其前期編輯出版
第二節 《吳醫匯講》:中國第一份中文期刊
第三節 《朱翼》為期刊說法之商榷
第四節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境外最早的西式中文期刊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中國科技期刊史研究現狀
第一節 期刊史料研究
第二節 綜合性期刊史研究
第三節 分類期刊史研究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科技期刊建學的社會基礎及學科框架構想
第一節 社會基礎和條件
第二節 學科框架總體構想
第三節 總體認識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史論篇
第五章 書院與學堂時代高校期刊的起源(1815—1911)
第一節 上海聖約翰書院?聖約翰大學創辦的《約翰聲》
第二節 東吳大學堂創辦的《學桴》
第三節 匯文書院?金陵大學創辦的《金陵光》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晚清學堂專業期刊的發展(1897—1911)
第一節 瑞安利濟醫學堂的《利濟學堂報》
第二節 直隸高等農業學堂的《北直農話報》
第三節 中國體操學校的《體育界》和《體育雜志》
第四節 晚清三種同名《算學報》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民初文理綜合性期刊的發展(1912—1918)
第一節 西北大學的《學叢》
第二節 《清華學報》中文版
第三節 《清華學報》英文版
參考文獻
第八章 「五四」至抗戰前夕自然科學綜合性期刊的發展(1919—1936)
第一節 《北京大學月刊》
第二節 《國立武漢大學理科季刊》
參考文獻
第九章 「五四」至抗戰前夕專業期刊的發展(1919—1936)
第一節 數理專業期刊的發展
第二節 生物學期刊
第三節 以《農學月刊》為代表的農學專業期刊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抗戰時期與戰后高校科技期刊的艱難生存
第一節 西南聯大主辦的期刊
第二節 西北聯大主辦的期刊
第三節 其他戰時高校期刊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共和國成立初期高校學報的恢復與初創(1949—1965)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高校學報的繼承、恢復與創刊
第二節 代表性學報分析
第三節 「文革」前夕的高校科技期刊(1960—1965)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文革」時期高校科技期刊的曲折發展(1966—1976)
第一節 「文革」時期創(復)刊的高校科技期刊概況
第二節 高校期刊史上罕見的兩校合刊《清華北大理工學報》
第三節 「文革」時期高校科技期刊與其科學史研究
第四節 「文革」結束后的高校科技期刊概況(1977—1978)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改革開放與高校科技期刊的規模擴張(1977—1999)
第一節 參與改革開放的科學氛圍醞釀
第二節 改革開放起步期高校科技期刊的復蘇(1977—1978)
第三節 改革開放初期的第一次規模擴張(1979—1988)
第四節 改革開放中高校科技期刊規模穩定發展(1989—1999)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新的改革開放時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網絡傳播與精品引領(2000—2013)
第一節 網絡傳播成為千禧年的顯著標志
第二節 高校科技期刊網絡傳播的幾個典型案例
第三節 高校精品與特色科技期刊建設
第四節 高校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與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現狀調查與分析(上)
第一節 高校科研背景與作者隊伍基礎
第二節 高校科技期刊的現狀
第三節 管理狀況調查與分析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現狀調查與分析(下)
第一節 自然科學類期刊
第二節 工程技術類期刊現狀
第三節 農林類期刊
第四節 醫學類期刊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專論篇
第十七章 港澳台與海外留學生科技期刊(上)
第一節 港澳地區
第二節 台灣地區高校期刊
第三節 海外留學生創辦的科技期刊概況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港澳台與海外留學生科技期刊(下)
第一節 留日學生代表性期刊《浙江潮》
第二節 留日學生代表期刊《學藝》
第三節 留美學生代表期刊《留美學生季報》
第四節 留美學生代表期刊《科學》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的區域分布
第一節 學派與學術文化的區域特點
第二節 高校期刊區域分布態勢
第三節 中心城市效應
第四節 期刊的地域特點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發展的時代分布
第一節 學堂辦報:昭示着高校科技期刊的萌芽
第二節 教會大學期刊:上帝的賜予
第三節 國立大學:創辦高校期刊的主力
第四節 侵華戰爭:高校期刊文化的空前災難
第五節 抗戰勝利:高校期刊的緩慢復蘇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的學科分布(上)
第一節 基礎科學期刊
第二節 農學期刊
第三節 醫學期刊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二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發展的學科分布(下)
第一節 工程技術期刊
第二節 交通運輸和航空工程期刊
第三節 期刊的學科特點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三章 晚清民國高校學術期刊管理的發展
第一節 國家新聞出版管理
第二節 國家教育部門和學校新聞出版管理
第三節 雜志社或編輯部管理
第四節 期刊館藏管理
參考文獻
第二十四章 四位大學校長辦刊思想研究
第一節 唐文治以刊振民的思想
第二節 蔡元培文理融通的思想
第三節 顏福慶主張與世界學術交接的思想
第四節 盛彤笙的科學分化思想與思想之改造進化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五章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社團的誕生與發展
第一節 近世史上的期刊社團
第二節 20世紀地方高校科技期刊社團的發展
第三節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的誕生與發展
第四節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對高校科技期刊事業的歷史貢獻
參考文獻
第二十六章 中國科技期刊「十二五」回顧與「十三五」展望
第一節 中國科技期刊「十二五」回顧
第二節 中國科技期刊「十三五」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一章 期刊的概念、分類、功能與期刊史學
第一節 期刊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期刊的社會功能
第三節 期刊史學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歐洲與中國科技期刊的起源
第一節 《哲學匯刊》與其前期編輯出版
第二節 《吳醫匯講》:中國第一份中文期刊
第三節 《朱翼》為期刊說法之商榷
第四節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境外最早的西式中文期刊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中國科技期刊史研究現狀
第一節 期刊史料研究
第二節 綜合性期刊史研究
第三節 分類期刊史研究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科技期刊建學的社會基礎及學科框架構想
第一節 社會基礎和條件
第二節 學科框架總體構想
第三節 總體認識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史論篇
第五章 書院與學堂時代高校期刊的起源(1815—1911)
第一節 上海聖約翰書院?聖約翰大學創辦的《約翰聲》
第二節 東吳大學堂創辦的《學桴》
第三節 匯文書院?金陵大學創辦的《金陵光》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晚清學堂專業期刊的發展(1897—1911)
第一節 瑞安利濟醫學堂的《利濟學堂報》
第二節 直隸高等農業學堂的《北直農話報》
第三節 中國體操學校的《體育界》和《體育雜志》
第四節 晚清三種同名《算學報》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民初文理綜合性期刊的發展(1912—1918)
第一節 西北大學的《學叢》
第二節 《清華學報》中文版
第三節 《清華學報》英文版
參考文獻
第八章 「五四」至抗戰前夕自然科學綜合性期刊的發展(1919—1936)
第一節 《北京大學月刊》
第二節 《國立武漢大學理科季刊》
參考文獻
第九章 「五四」至抗戰前夕專業期刊的發展(1919—1936)
第一節 數理專業期刊的發展
第二節 生物學期刊
第三節 以《農學月刊》為代表的農學專業期刊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抗戰時期與戰后高校科技期刊的艱難生存
第一節 西南聯大主辦的期刊
第二節 西北聯大主辦的期刊
第三節 其他戰時高校期刊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共和國成立初期高校學報的恢復與初創(1949—1965)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高校學報的繼承、恢復與創刊
第二節 代表性學報分析
第三節 「文革」前夕的高校科技期刊(1960—1965)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文革」時期高校科技期刊的曲折發展(1966—1976)
第一節 「文革」時期創(復)刊的高校科技期刊概況
第二節 高校期刊史上罕見的兩校合刊《清華北大理工學報》
第三節 「文革」時期高校科技期刊與其科學史研究
第四節 「文革」結束后的高校科技期刊概況(1977—1978)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改革開放與高校科技期刊的規模擴張(1977—1999)
第一節 參與改革開放的科學氛圍醞釀
第二節 改革開放起步期高校科技期刊的復蘇(1977—1978)
第三節 改革開放初期的第一次規模擴張(1979—1988)
第四節 改革開放中高校科技期刊規模穩定發展(1989—1999)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新的改革開放時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網絡傳播與精品引領(2000—2013)
第一節 網絡傳播成為千禧年的顯著標志
第二節 高校科技期刊網絡傳播的幾個典型案例
第三節 高校精品與特色科技期刊建設
第四節 高校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與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現狀調查與分析(上)
第一節 高校科研背景與作者隊伍基礎
第二節 高校科技期刊的現狀
第三節 管理狀況調查與分析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現狀調查與分析(下)
第一節 自然科學類期刊
第二節 工程技術類期刊現狀
第三節 農林類期刊
第四節 醫學類期刊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專論篇
第十七章 港澳台與海外留學生科技期刊(上)
第一節 港澳地區
第二節 台灣地區高校期刊
第三節 海外留學生創辦的科技期刊概況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港澳台與海外留學生科技期刊(下)
第一節 留日學生代表性期刊《浙江潮》
第二節 留日學生代表期刊《學藝》
第三節 留美學生代表期刊《留美學生季報》
第四節 留美學生代表期刊《科學》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的區域分布
第一節 學派與學術文化的區域特點
第二節 高校期刊區域分布態勢
第三節 中心城市效應
第四節 期刊的地域特點
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發展的時代分布
第一節 學堂辦報:昭示着高校科技期刊的萌芽
第二節 教會大學期刊:上帝的賜予
第三節 國立大學:創辦高校期刊的主力
第四節 侵華戰爭:高校期刊文化的空前災難
第五節 抗戰勝利:高校期刊的緩慢復蘇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的學科分布(上)
第一節 基礎科學期刊
第二節 農學期刊
第三節 醫學期刊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二章 晚清民國高校科技期刊發展的學科分布(下)
第一節 工程技術期刊
第二節 交通運輸和航空工程期刊
第三節 期刊的學科特點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三章 晚清民國高校學術期刊管理的發展
第一節 國家新聞出版管理
第二節 國家教育部門和學校新聞出版管理
第三節 雜志社或編輯部管理
第四節 期刊館藏管理
參考文獻
第二十四章 四位大學校長辦刊思想研究
第一節 唐文治以刊振民的思想
第二節 蔡元培文理融通的思想
第三節 顏福慶主張與世界學術交接的思想
第四節 盛彤笙的科學分化思想與思想之改造進化
參考文獻
第二十五章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社團的誕生與發展
第一節 近世史上的期刊社團
第二節 20世紀地方高校科技期刊社團的發展
第三節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的誕生與發展
第四節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對高校科技期刊事業的歷史貢獻
參考文獻
第二十六章 中國科技期刊「十二五」回顧與「十三五」展望
第一節 中國科技期刊「十二五」回顧
第二節 中國科技期刊「十三五」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