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向我們展示了從著名建築類雜志《MARK》中精選的當代先鋒建築設計師設計的21世紀創新居住空間案例。丹?魯賓斯坦和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MARK》雜志編輯組精選了一些我們這個時代獨有的、能夠對未來家居有導向性的設計理念。

20世紀的偉大建築實驗者首次擯棄了繁復的裝飾,塑造了自由流暢的家居空間;而當代的先鋒正着力於研究新材料和新技術在推動環境可持續性方面的潛力,同時塑造新建築形式,悉心探索如何改造已有裝修,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不同空間的作用。

《非住宅》介紹了藤本壯介、普拉斯馬工作室、米歇爾?馬爾燦等建築設計大師或公司,以及約翰南?賽爾賓這樣的新秀近期的住宅設計作品。這些住宅遍及全球,包括紐約、倫敦、洛杉磯、東京等地。

丹•魯賓斯坦(Dan Rubinstein)是居住在紐約的一位作家和編輯,曾是《SURFACE》雜志的前主編和《HOUSE&GARDEN》的編輯。

2005年創刊以來,Mark-Another Architecture一直致力於挖掘建築設計新嘗試,關注著名建築設計師和建築設計新秀。
 

目錄

序言(丹•魯賓斯坦)
引言(大衛•科伊寧)
韋爾納•索貝克,德國MeBstetten
速度工作室,日本岡崎
約翰內斯•諾蘭德•阿吉泰克德,瑞典哥森堡
唐澤游助建築事務所,日本千葉縣
蘇巴克特圖拉建築事務所,西班牙加拉帕加爾
保坂猛建築事務所,日本東京
米歇爾•馬爾燦建築事務所,美國洛杉磯
阿姆特建築事務所,德國圖賓根
繆爾•曼德斯建築事務所,澳大利亞墨爾本
布世建築事務所,日本我孫子市
迪克•范•加梅倫建築事務所,荷蘭納爾登
藤元添建築設計事務所,日本東京
里根斯堡建築事務所,瑞士奧博文寧根
維爾德•文克•泰里歐建築事務所,比利時根特
前田啟介/UID,日本岡山
西澤隆榮,日本東京
安德魯•梅那德建築事務所,澳大利亞墨爾本
普拉斯馬工作室,意大利塞斯托
簡居廣司聯合公司,美國米爾谷
藤本壯介建築事務所,日本西宮
二氧化碳工作室,日本名古屋
加加建築工作室,荷蘭萊頓
Si02亞克&米巴建築事務所,西班牙希洪
速度工作室,日本豐川
馬目設計公司,荷蘭阿姆斯特丹
約翰斯頓•馬克里公司,美國奧克斯納德
約翰南•賽爾賓和艾紐克•伏戈爾,荷蘭阿爾梅勒
維爾•阿勒特建築事務所,西班牙馬爾韋利亞
iroje KHM建築事務所,韓國首爾
唐澤游助建築事務所,日本埼玉縣
雷烏夫•拉姆斯塔建築事務所,挪威耶盧
MBA/S聯合公司,德國斯圖加特
克敏佐佐木合伙人公司,日本豐田
 

我記不清是何時開始接觸這個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的雙月刊建築雜志《MARK》的了。但是我至今仍然能回想起我一字不漏地讀完的第一本《MARK》雜志。那是第32期,封面是天才建築家費爾南多•羅梅洛設計的超凡脫俗的索馬亞博物館。這本雜志插圖華麗、紙頁厚重,布局時尚而精致,把我帶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全 球建築殿堂:在那里,最卓越的建築天才交付了絕世的設計作品,他們面對的可能是不足的預算和非常寬容的客戶。《MARK》的世界是每位設計師企足而待的天 堂。

我還是《MARK》的姊妹雜志《FRAME》的忠實讀者。《FRAME》創刊於1997年,側重室內設計。《FRAME》有一個享譽全球的名 號,那就是最進步的雜志,從零售業室內設計到時裝秀設計不一而足,對一切設計心存敬畏。我是在紐約《SURFACE》雜志社做編輯時了解這兩本雜志的。

當 時我們的設計編輯肖奎爾斯•莫爾諾拿來了很多國際知名雜志,來激發大家的靈感,其中就包括《MARK》和《FRAME》。《SURFACE》在當時是美國 為數不多的真正國際化和現代化的設計雜志之一。我們陶醉於海外媒體顯眼的、熱情洋溢的標題。「他們真的懂了。」我們這樣認為,因為我們不得不頻繁地在出版 行業向我們共事的每一個人宣傳進步的、現代的設計的優點。

幾年后,我很幸運地與《MARK》雜志的出版商合作完成一項編輯任務,我們有了將這本雜志最有紀念意義的項目整理編撰成書的想法。我們都認為重點應放在展現住宅建築上。這也是《MARK》雜志的前衛視角與日常生活相關聯的一個焦點。

在本書所提到的項目中(我們從雜志出版以來的數百個有價值的建築項目中精心選取),沒有單一的建築形勢。除了個別交叉以外,每個項目在物質性、樣式、規模和設計上都各有不同。在后千禧年時代和互聯的世界,本書中的每個建築師都有豐富的信息渠道和靈感,可以交互借鑒這些信息,但這個過程要受到自身文化背景、場地約束和客戶情況的限制。比如第32期德國建築事務所阿姆特(AMUNT)設計的JUST K房。為了規避當地的建築法規,避免與當地人的糾纏,設計師們創造了一個令人愉悅的奇形怪狀的房子,內部構造主要由與相關規定要求一樣的木板搭建而成。令人驚奇的結果是這個建築從概念上來說是突破性的,從功用上來講卻十分實用。

本書中的項目一次次挑戰「住宅」這個概念。它徹底改造了建築傳統。你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為一對東京的夫婦和他們的父母設計的住宅,環繞一個巨大的山毛櫸樹的鄉間房屋,以及巧妙地建造在一個蔥郁的緩坡上的寓所和畫室的結合體。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超越了美學和時尚趨勢,只為簡單地滿足客戶最個性的需求,無視一切約束,重新定義家庭生活概念的超進步的建築本質。

這 個全新的視角是《MARK》所有工作人員多年來貢獻的結晶,尤其是其記者、攝影師,當然啦,還有建築師。為本書提供材料的有獨具慧眼的《MARK》主編 Robert Thiemann和Rudolf van Wezel、編輯部主任Arthur Wortmann、編輯David Keuning、FRAME出版社圖書編輯Sarah de Boer-Schultz,以及Rizzoli出版社的Alexandra Tart、Dung Ngo和Ron Broadhurst。

本書的書名受到畫家雷尼•馬格利特的著名畫作《形象的叛逆》及其令人費解的解釋「這不是一根管子」的啟發。對有些讀者來說,本書中提及的建築解決方案超乎想象和期望。的確,讀者不能讓建築師重新塑造他們在《非住宅》這本書中看到的設計作品;但本書會通過無限的建築設計方式來激發讀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