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結構主義是20世紀以來最有生命力的西方理論源泉之一,也是迄今為止仍然活躍在西方理論界的思想支柱。結構主義者中,羅蘭·巴特獨樹一幟,他個人意趣所帶來的真知灼見、他細膩的藝術敏感度和關注社會現實的態度,以及有意識地與學院派思想保持距離等,都吸引着諸多學者對其思想進行探尋。關於羅蘭·巴特的研究始終是國內外學術界富有生命力的話題,研究領域涉及廣泛,研究態勢十分活躍。除了法國,其他各國每年都有新的研究著作問世,大學論文中依然流行着巴特的語言。
《S/Z》
《S/Z》是一本標志性的理論著作,它既是羅蘭·巴特文學思想的一次發展,也是所謂的結構主義向后結構主義轉變的一個里程碑。而這所謂的標志性的里程碑,就是羅蘭·巴特從過去那種單純地運用符號學和結構主義敘事學的相關語言及文學理論,把文學作品當作一個完整的對象,當作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和總體性的精神現象來看待的指導思想,轉變成了把文學作品看成是一種文本,一種文本的動態構形過程,更多地呈現為片斷性、發散性和游戲性特征的解構觀念,文本不僅是一種特有的游戲對象,而且它自身就處於游戲活動之中。這次羅蘭·巴特在基本文學思想觀念上的著名轉變,已經被寫進了無數的文學理論教科書里。
《神話修辭術》
「神話學家」羅蘭·巴特在《神話修辭術》中破譯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神話,探索將真實與人類、描述與闡釋、對象與知識的重新和解。他試圖向讀者表達,我們不斷地在對象與破除其神秘性之間航行,沒有能力恢復全貌:因為,如果我們進入到對象之中,解放了它,但卻摧毀了它;如果我們放任不管,我們尊重了它,但卻又使其神秘化。
《文之悅》
這是一部以沉思風格呈現出來的格言作品,共分四十六個片段,循字母順序排列。作者談論欲望,審視身體,將語言的混雜看作是達到極樂之境的契機,判定斷續可引動快樂,因而采用短片的寫作形式。語言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問題也是主要的話題。這個譯本還補入了《增補》和《文論》兩篇,增加了作者論說書寫與影像的文章和片段。
《戀人絮語》
是羅蘭·巴特於1975年在巴黎高等師范學院開設了一門討論課。這門課以德國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為分析對象,和青年學子們探討戀愛百態。浪漫的愛情故事在這本書里被羅蘭·巴特拆解成各種情境:嫉妒、瘋狂、困惑、焦灼、無解、絕望、相思難耐、舊病復發、輕生之念……
這門談情說愛的討論課,聚焦點不是文學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戀人的傾訴方式和喃喃自語。兩年后,巴特將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融入到這種分析里,發展成一種新的文體,1977年付梓成書隨即風靡西方,被譯成近三十種語言,並搬上舞台演出,成為一代思想家羅蘭·巴特流傳最廣、最為人所知的著作。
本書作者嘗試了一種高度神經質的「發散性」行文,融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顯示一種「散點透視」的「零度寫作」;他擷取了戀愛體驗的五彩碎片,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鏡折射下構成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以對應的文體形式揭示出戀人絮語只不過是諸般感受,幾多思緒,剪不斷,理還亂。而以往關於愛情、戀語的條分縷析、洋洋灑灑的「反思」卻顯得迂腐、淺陋,這正是結構主義要證實的。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20世紀法國著名學者和思想家,被認為是薩特之后法國知識界的領袖人物,蒙田之后最有才華的散文家。其許多著作對於后現代主義思想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其影響所至包括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后結構主義。
目錄
《S/Z》
寫下閱讀1
一、 評估1
二、 解釋6
三、 含蓄意指:反對意見9
四、 雖如此,還是贊成含蓄意指11
五、 閱讀,遺忘14
六、 步步漸進18
七、 星形裂開的文20
八、 碎散的文22
九、 閱讀多少遍?23
十、 薩拉辛25
十一、 五種符碼30
十二、 聲音的編織32
十三、 引逗35
十四、 對照Ⅰ:增補41
十五、 完美的樂譜44
十六、 美50
十七、 閹割陣營53
十八、 閹歌手的后代56
十九、 標志,符號,錢財59
二十、 聲音的疊化過程62
二十一、 反諷,戲擬66
二十二、 自然之極的情節74
二十三、 模型源自繪畫78
二十四、 轉換當游戲玩82
二十五、 肖像描繪85
二十六、 所指與真相87
二十七、 對照Ⅱ:婚禮91
二十八、 人物與形象94
二十九、 雪花石膏燈96
三十、 過與不及99
三十一、 受擾的摹寫102
三十二、 拖延105
三十三、 和/或107
三十四、 意義的絮咿110
三十五、 真實,可實行112
三十六、 折疊,展開115
三十七、 闡釋句子119
三十八、 契約敘事123
三十九、 這不是「文的解析」125
四十、 主題學的誕生129
四十一、 專有名稱132
四十二、 分類的符碼136
四十三、 文體轉換140
四十四、 歷史人物142
四十五、 貶低146
四十六、 面面俱到148
四十七、 S/Z150
四十八、 尚未正式表述的謎151
四十九、 嗓音153
五十、 重裝的身體156
五十一、 誇示158
五十二、 傑作161
五十三、 委婉說法166
五十四、 洞見奧賾,精騖八極170
五十五、 語言作自然力用176
五十六、 樹狀結構179
五十七、 趨向目標的線路182
五十八、 故事的利益186
五十九、 三類相糾合的符碼192
六十、 話語的決疑法195
六十一、 自我陶醉的證據198
六十二、 含混Ⅰ:雙重理解200
六十三、 心理學的證據204
六十四、 讀者的聲音208
六十五、 「爭吵」211
六十六、 能引人閱讀者Ⅰ:「萬殊一轍」213
六十七、 狂歡如何創造出來215
六十八、 編織物218
六十九、 含混Ⅱ:換喻的假象222
七十、 受閹割和閹割224
七十一、 再追溯回去的吻227
七十二、 審美的證據229
七十三、 所指作結論用235
七十四、 意義的控制237
七十五、 愛的表白242
七十六、 人物和話語245
七十七、 能引人閱讀者Ⅱ:被決定物/決定物249
七十八、 死於無知253
七十九、 閹割之前255
八十、 結局和揭露過程258
八十一、 個人的聲音262
八十二、 級進滑奏269
八十三、 廣泛流播的傳染病271
八十四、 文學的充滿273
八十五、 遭打斷的摹寫276
八十六、 經驗的聲音279
八十七、 科學的聲音281
八十八、 自雕塑至油畫284
八十九、 真相的聲音287
九十、 巴爾扎克式的文289
九十一、 變更292
九十二、 三處入口295
九十三、 沉思的文298
附錄Ⅰ薩拉辛巴爾扎克300
附錄Ⅱ情節序列332
附錄Ⅲ所思內容綜覽337
巴塔耶對《薩拉辛》的引證343
中譯本概念索引345
中譯本人名索引359
《神話修辭術》
1970年「觀點」叢書版序言
初版序言
第一部分 神話學1
自由式摔角的境地3
阿爾古爾的演員13
電影里的羅馬人16
作家度假19
王族的航游22
沉默而盲目的批評家24
肥皂粉和洗滌劑26
貧民與無產者28
火星人30
婚姻紀事33
小說和孩子36
玩具39
巴黎沒被淹42
畢雄在黑人世界45
令人產生同感的勞動者48
嘉寶的臉51
力量與從容不迫53
葡萄酒和牛奶55
牛排與油炸土豆59
「鸚鵡螺號」與「醉舟」61
深度的廣告64
布熱德先生的名言67
愛因斯坦的大腦70
噴射人73
拉辛就是拉辛76
葛培理在冬季自行車賽場79
迪普里耶案的審判83
令人震驚的照片86
青年戲劇演出的兩個神話89
藍色旅行指南92
一目了然96
罷工權的使用者99
非此非彼的批評103
脫衣舞106
競選照片110
失去的大陸113
占星術116
資產階級的聲樂藝術119
人類的大家庭122
「茶花女」125
布熱德和知識分子128
第二部分 今日之神話137
神話是一種言說方式139
作為符號學系統的神話142
形式和概念148
意指作用152
神話的讀解和破譯159
神話作為劫掠的語言163
資產階級作為股份有限公司169
神話是一種不帶政治色彩的言說方式173
左翼神話176
右翼神話179
神話修辭術的必要性和界限
《文之悅》
一、 肯定1
二、 巴別4
三、 絮咿9
四、 邊線11
五、 活潑16
六、 撕裂18
七、 群落19
八、 身體21
九、 評論23
十、 漂移25
十一、 表述26
十二、 右派29
十三、 交換30
十四、 傾聽32
十五、 激情33
十六、 厭煩34
十七、 翻轉35
十八、 貼切性36
十九、 戀物37
二十、 戰爭38
二十一、 想象體43
二十二、 文際關系45
二十三、 均質47
二十四、 整體語言48
二十五、 閱讀49
二十六、 權勢50
二十七、 新物52
二十八、 虛無主義56
二十九、 命名57
三十、 蒙昧主義59
三十一、 俄狄浦斯60
三十二、 恐懼61
三十三、 句子62
三十四、 悅64
三十五、 政治66
三十六、 日常67
三十七、 復原68
三十八、 表現70
三十九、 阻力72
四十、 夢74
四十一、 科學75
四十二、 意指過程76
四十三、 主體77
四十四、 文論79
四十五、 價值80
四十六、 聲音81
增補83文論86
羅蘭·巴特論書寫和影響五篇102
字之靈104
莫宋的符號書寫108
艾駘,又名以字的樣式111
第三層意義:愛森斯坦電影劇照研究筆記135
明室:攝影筆記151
中譯本概念索引160
中譯本人名索引167
學術的進展和譯名的重定169
《戀人絮語》
本書的問世
本書怎樣構成
1.情境——2.序列——3.參考素材
「我沉醉了,我屈從了……」
身心沉浸:1.柔情——2.戀人之死——3.無容身之地——4.曲解死亡——5.身心沉浸的功能
相思
相思:1.遠方的情人——2.女性的傾訴——3.遺忘——4.嘆息——5.把玩分離——6.欲望和需要——7.祈求——8.頭被按入水里
「真可愛」
可愛:1.巴黎,秋天的早晨——2.整體的不足——3.欲望的特殊性——4.同義反復
執著
肯定:1.愛情的示威——2.想象的力量與快樂——3.力量並不在闡釋者——4.讓我們重新開始
鼻子上的疵點
變形:1.腐爛變質的痕跡——2.看見對方俯首就范——3.「騷狐狸」——4.對方的着魔——5.「可憐的小丫頭」
焦灼
焦灼:1.焦灼就像毒藥一般——2.原生焦灼
追求愛情
勾銷:1.兩只鴿子——2.獲益與損害
可憐相
苦行:1.懲罰自己——2.訛詐
無類
無類:1.無法歸類的——2.純真——3.獨特的關系
等待
等待:1.《等待》——2.排戲——3.電話——4.幻覺——5.他/她在等待——6.風流名士和妓女
墨鏡
掩蓋:1.慎重考慮——2.雙重自由——3.「戴着假面前進」——4.墨鏡——5.符號的分裂——6.「爆發」
「各得其所」
安頓:1.殘酷的游戲——2.任何結構都是可棲居的——3.可笑的和渴求的
災難
災難:1.兩種絕望——2.極端環境
快樂
箍牢:1.欣悅與快樂——2.愛情的厄運
心
心:1.欲望的器官——2.心腦不一——3.沉重的心
「一切塵世的享樂」
心滿意足:1.豐溢——2.相信至善
「我為對方感到痛苦」
同情:1.有難同當——2.活下去!——3.體貼入微
「我想弄明白」
理解:1.當事者迷——2.走出電影院——3.強制手段——4.解釋——5.幻象:明澈的夢境
「怎麼辦」
行動:1.要麼這樣,要麼那樣——2.徒勞無益的問題——3.懶洋洋
默契
默契:1.雙人贊——2.誰是多余的人?——3.對手
「我的手指無意中……」
接觸:1.需要作出應答的是皮膚——2.那像理發師的手指
事件·挫折·煩惱
純屬偶然:1.因為……——2.瑪雅的黑幔——3.結構,而不是原因——4.歇斯底里的事端
對方的身體
身體:1.被分割的身體——2.端詳
交談
表白:1.觸摸——2.概念化的花言巧語
獻辭
獻辭:1.戀人的禮物——2.因為我愛——3.介紹自己的饋贈——4.獻辭——5.寫——6.印刻,而不是給予
「我們是自己的魔鬼」
魔鬼:1.旋轉的飛輪——2.復數——3.順勢療法
依戀
依附:1.戀人的依附——2.反抗
豐溢
付出:1.贊張力——2.歌德對中傷他的英國人所作的反擊——3.無謂的算計——4.美
僵化了的世界
「隔除現實」:1.精美的漆器——2.泛泛的交談——3.意大利之行——4.權力系統——5.玻璃窗——6.不現實與隔除現實——7.在洛桑火車站的餐廳——8.事物的幼稚的反面
小說/戲劇
戲劇:1.不可能的日記——2.已經發生了的故事
切膚之痛
切膚:1.「脆弱」部位——2.開不得玩笑
難以言傳的愛
寫作:1.愛與創作——2.恰如其分——3.寫作與想象——4.不能分割——5.寫作並非交換
幽舟
游盪:1.愛情的消失——2.菲尼克斯——3.一個神話——4.微妙的差別
「在你溫柔寧靜的懷抱中」
摟抱:1.進入夢鄉——2.從一種摟抱到另一種摟抱——3.滿足
想象之流亡
流亡:1.流亡——2.哀悼形象——3.憂郁——4.雙重的哀悼——5.重新燃起
橘子
惱火:1.不知趣的鄰居——2.惱火
衰隱
衰隱:1.這是褪色的,褪了又褪的——2.嚴厲的母親——3.欲望——4.衰隱——5.聲音——6.疲憊——7.電話——8.聽之任之還是接受
過失
過失:1.火車——2.「替自己着想」就是過失——3.痛苦原有的單純
「特定的日子」
節日:1.盛宴——2.生活的藝術
「我瘋了」
發瘋:1.摘花的瘋子——2.看不見的瘋狂——3.我不是另一個——4.擺脫一切權欲
「尷尬相」
窘迫:1.意味深長的場面——2.若即若離
格拉迪娃
格拉迪娃:1.迷狂——2.反面的格拉迪娃——3.還是體貼入微——4.愛慕/迷戀
藍外套和黃背心
服飾:1.梳洗——2.模仿——3.喬裝打扮
認同
認同:1.仆人,瘋子——2.犧牲品和劊子手——3.「搶東西」——4.投射
情景
情景:1.情景的殘酷——2.安排——3.陰郁的情景——4.戀人就是藝術家
未知
未知:1.謎——2.無法了解——3.用力來界定
告訴我去愛誰
感應:1.情感的感染——2.禁止就是標引
消息靈通人士
提供信息者:1.混亂——2.外界的秘密
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
不堪忍受:1.戀人的忍心——2.激情——3.忍耐
解決辦法
出路:1.封閉——2.悲愴——3.陷阱
忌妒
忌妒:1.維特和阿爾貝特——2.分吃蛋糕——3.拒絕妒忌——4.忌妒者的四重痛苦
我愛你
我愛你:1.Szeretlek(匈牙利語:「我愛你」)——2.沒話找話——3.呼喚——4.「無法回答」——5.「我也一樣」——6.共同的閃光——7.一次革命——8.我愛你是以悲劇形式肯定人生——9.「我也愛你」——10.阿門
戀人的慵倦
慵倦:1.林神——2.欲望Ⅰ——3.欲望Ⅱ——4.讓人精疲力竭
情書
信:1.我「想念」你——2.通信和關系——3.不答復
絮叨
絮叨:1.「撫弄」——2.信口開河——3.出現高潮直至喧囂
最后一片葉子
信神:1.占卜——2.心願
「我真丑惡」
怪物:1.卑劣的戀人——2.可怕的東西
無動於衷
漠然:1.遲鈍的反應——2.耗去才華——3.不會說話的幽靈
陰雲
陰雲:1.壞情緒是信息——2.微妙的陰雲:人的敏感性
「夜照亮了夜」
夜:1.兩種夜——2.一種夜包容另一種夜
綢帶
物體:1.借代——2.季節語
淫穢的愛
淫穢:1.例證——2.戀愛的文人——3.戀人的蠢話——4.過時——5.不合時宜——6.多愁善感/性開放——7.淫穢的實質
眼淚贊
哭泣:1.當男人哭泣時——2.方式——3.眼淚的功能
閑話
閑話:1.在法勒雍區的路上——2.真理的聲音——3.他/她
為什麼
為什麼:1.warum(為什麼)——2.一點點愛——3.譫妄:有人愛我
搶劫/陶醉
搶劫/陶醉:1.誘拐,劫持,創痛——2.催眠狀態——3.身心清靜——4.微妙細致之處——5.圈在門框當中——6.情景中的倩影——7.事后的事令人惋惜
令人惋惜
遺憾:1.生活照樣繼續——2.閑言碎語
「天空是多麼藍啊」
緣分:1.戀愛的旅程——2.緣分復歸——3.驚嘆
回響
回響:1.回響/記恨——2.戀人的怯場——3.腌泡肉——4.完滿的傾聽
晨曲
醒:1.長時間的沉睡——2.種種醒法
爭吵
爭吵:1.從前,爭吵——2.爭吵的機制——3.沒完沒了的爭吵——4.無意義的爭吵——5.最后拍板
「沒有一個神甫為他送葬」
孤單:1.重皈異教者——2.所有的門都關上了——3.戀人的孤獨——4.與世隔絕——5.我為何孤單
符號的不確定性
符號:1.什麼東西的符號——2.常識提供矛盾的答案——3.言語的保證
「今夜星光燦爛」
回憶:1.回想——2.未完成過去時
輕生之念
自殺:1.家常便飯——2.談論自殺——3.高貴與荒唐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1.什麼——2.如是Ⅰ——3.如是Ⅱ——4.遲鈍呆板的言語——5.星宿的友誼
溫情
溫情:1.溫情與需要——2.溫情與欲望
結合
結合:1.天堂——2.無法想象——3.沒有角色——4.會死去的,也是可能的
真實
真實:1.絕對的知識——2.真實的感受——3.無法壓縮的幻想——4.七斤重的袍子
有節制的醉
占有欲:1.清心寡欲——2.打消占有欲,但並不退縮——3.權宜之計——4.禪與道之間——5.有節制的醉
寫下閱讀1
一、 評估1
二、 解釋6
三、 含蓄意指:反對意見9
四、 雖如此,還是贊成含蓄意指11
五、 閱讀,遺忘14
六、 步步漸進18
七、 星形裂開的文20
八、 碎散的文22
九、 閱讀多少遍?23
十、 薩拉辛25
十一、 五種符碼30
十二、 聲音的編織32
十三、 引逗35
十四、 對照Ⅰ:增補41
十五、 完美的樂譜44
十六、 美50
十七、 閹割陣營53
十八、 閹歌手的后代56
十九、 標志,符號,錢財59
二十、 聲音的疊化過程62
二十一、 反諷,戲擬66
二十二、 自然之極的情節74
二十三、 模型源自繪畫78
二十四、 轉換當游戲玩82
二十五、 肖像描繪85
二十六、 所指與真相87
二十七、 對照Ⅱ:婚禮91
二十八、 人物與形象94
二十九、 雪花石膏燈96
三十、 過與不及99
三十一、 受擾的摹寫102
三十二、 拖延105
三十三、 和/或107
三十四、 意義的絮咿110
三十五、 真實,可實行112
三十六、 折疊,展開115
三十七、 闡釋句子119
三十八、 契約敘事123
三十九、 這不是「文的解析」125
四十、 主題學的誕生129
四十一、 專有名稱132
四十二、 分類的符碼136
四十三、 文體轉換140
四十四、 歷史人物142
四十五、 貶低146
四十六、 面面俱到148
四十七、 S/Z150
四十八、 尚未正式表述的謎151
四十九、 嗓音153
五十、 重裝的身體156
五十一、 誇示158
五十二、 傑作161
五十三、 委婉說法166
五十四、 洞見奧賾,精騖八極170
五十五、 語言作自然力用176
五十六、 樹狀結構179
五十七、 趨向目標的線路182
五十八、 故事的利益186
五十九、 三類相糾合的符碼192
六十、 話語的決疑法195
六十一、 自我陶醉的證據198
六十二、 含混Ⅰ:雙重理解200
六十三、 心理學的證據204
六十四、 讀者的聲音208
六十五、 「爭吵」211
六十六、 能引人閱讀者Ⅰ:「萬殊一轍」213
六十七、 狂歡如何創造出來215
六十八、 編織物218
六十九、 含混Ⅱ:換喻的假象222
七十、 受閹割和閹割224
七十一、 再追溯回去的吻227
七十二、 審美的證據229
七十三、 所指作結論用235
七十四、 意義的控制237
七十五、 愛的表白242
七十六、 人物和話語245
七十七、 能引人閱讀者Ⅱ:被決定物/決定物249
七十八、 死於無知253
七十九、 閹割之前255
八十、 結局和揭露過程258
八十一、 個人的聲音262
八十二、 級進滑奏269
八十三、 廣泛流播的傳染病271
八十四、 文學的充滿273
八十五、 遭打斷的摹寫276
八十六、 經驗的聲音279
八十七、 科學的聲音281
八十八、 自雕塑至油畫284
八十九、 真相的聲音287
九十、 巴爾扎克式的文289
九十一、 變更292
九十二、 三處入口295
九十三、 沉思的文298
附錄Ⅰ薩拉辛巴爾扎克300
附錄Ⅱ情節序列332
附錄Ⅲ所思內容綜覽337
巴塔耶對《薩拉辛》的引證343
中譯本概念索引345
中譯本人名索引359
《神話修辭術》
1970年「觀點」叢書版序言
初版序言
第一部分 神話學1
自由式摔角的境地3
阿爾古爾的演員13
電影里的羅馬人16
作家度假19
王族的航游22
沉默而盲目的批評家24
肥皂粉和洗滌劑26
貧民與無產者28
火星人30
婚姻紀事33
小說和孩子36
玩具39
巴黎沒被淹42
畢雄在黑人世界45
令人產生同感的勞動者48
嘉寶的臉51
力量與從容不迫53
葡萄酒和牛奶55
牛排與油炸土豆59
「鸚鵡螺號」與「醉舟」61
深度的廣告64
布熱德先生的名言67
愛因斯坦的大腦70
噴射人73
拉辛就是拉辛76
葛培理在冬季自行車賽場79
迪普里耶案的審判83
令人震驚的照片86
青年戲劇演出的兩個神話89
藍色旅行指南92
一目了然96
罷工權的使用者99
非此非彼的批評103
脫衣舞106
競選照片110
失去的大陸113
占星術116
資產階級的聲樂藝術119
人類的大家庭122
「茶花女」125
布熱德和知識分子128
第二部分 今日之神話137
神話是一種言說方式139
作為符號學系統的神話142
形式和概念148
意指作用152
神話的讀解和破譯159
神話作為劫掠的語言163
資產階級作為股份有限公司169
神話是一種不帶政治色彩的言說方式173
左翼神話176
右翼神話179
神話修辭術的必要性和界限
《文之悅》
一、 肯定1
二、 巴別4
三、 絮咿9
四、 邊線11
五、 活潑16
六、 撕裂18
七、 群落19
八、 身體21
九、 評論23
十、 漂移25
十一、 表述26
十二、 右派29
十三、 交換30
十四、 傾聽32
十五、 激情33
十六、 厭煩34
十七、 翻轉35
十八、 貼切性36
十九、 戀物37
二十、 戰爭38
二十一、 想象體43
二十二、 文際關系45
二十三、 均質47
二十四、 整體語言48
二十五、 閱讀49
二十六、 權勢50
二十七、 新物52
二十八、 虛無主義56
二十九、 命名57
三十、 蒙昧主義59
三十一、 俄狄浦斯60
三十二、 恐懼61
三十三、 句子62
三十四、 悅64
三十五、 政治66
三十六、 日常67
三十七、 復原68
三十八、 表現70
三十九、 阻力72
四十、 夢74
四十一、 科學75
四十二、 意指過程76
四十三、 主體77
四十四、 文論79
四十五、 價值80
四十六、 聲音81
增補83文論86
羅蘭·巴特論書寫和影響五篇102
字之靈104
莫宋的符號書寫108
艾駘,又名以字的樣式111
第三層意義:愛森斯坦電影劇照研究筆記135
明室:攝影筆記151
中譯本概念索引160
中譯本人名索引167
學術的進展和譯名的重定169
《戀人絮語》
本書的問世
本書怎樣構成
1.情境——2.序列——3.參考素材
「我沉醉了,我屈從了……」
身心沉浸:1.柔情——2.戀人之死——3.無容身之地——4.曲解死亡——5.身心沉浸的功能
相思
相思:1.遠方的情人——2.女性的傾訴——3.遺忘——4.嘆息——5.把玩分離——6.欲望和需要——7.祈求——8.頭被按入水里
「真可愛」
可愛:1.巴黎,秋天的早晨——2.整體的不足——3.欲望的特殊性——4.同義反復
執著
肯定:1.愛情的示威——2.想象的力量與快樂——3.力量並不在闡釋者——4.讓我們重新開始
鼻子上的疵點
變形:1.腐爛變質的痕跡——2.看見對方俯首就范——3.「騷狐狸」——4.對方的着魔——5.「可憐的小丫頭」
焦灼
焦灼:1.焦灼就像毒藥一般——2.原生焦灼
追求愛情
勾銷:1.兩只鴿子——2.獲益與損害
可憐相
苦行:1.懲罰自己——2.訛詐
無類
無類:1.無法歸類的——2.純真——3.獨特的關系
等待
等待:1.《等待》——2.排戲——3.電話——4.幻覺——5.他/她在等待——6.風流名士和妓女
墨鏡
掩蓋:1.慎重考慮——2.雙重自由——3.「戴着假面前進」——4.墨鏡——5.符號的分裂——6.「爆發」
「各得其所」
安頓:1.殘酷的游戲——2.任何結構都是可棲居的——3.可笑的和渴求的
災難
災難:1.兩種絕望——2.極端環境
快樂
箍牢:1.欣悅與快樂——2.愛情的厄運
心
心:1.欲望的器官——2.心腦不一——3.沉重的心
「一切塵世的享樂」
心滿意足:1.豐溢——2.相信至善
「我為對方感到痛苦」
同情:1.有難同當——2.活下去!——3.體貼入微
「我想弄明白」
理解:1.當事者迷——2.走出電影院——3.強制手段——4.解釋——5.幻象:明澈的夢境
「怎麼辦」
行動:1.要麼這樣,要麼那樣——2.徒勞無益的問題——3.懶洋洋
默契
默契:1.雙人贊——2.誰是多余的人?——3.對手
「我的手指無意中……」
接觸:1.需要作出應答的是皮膚——2.那像理發師的手指
事件·挫折·煩惱
純屬偶然:1.因為……——2.瑪雅的黑幔——3.結構,而不是原因——4.歇斯底里的事端
對方的身體
身體:1.被分割的身體——2.端詳
交談
表白:1.觸摸——2.概念化的花言巧語
獻辭
獻辭:1.戀人的禮物——2.因為我愛——3.介紹自己的饋贈——4.獻辭——5.寫——6.印刻,而不是給予
「我們是自己的魔鬼」
魔鬼:1.旋轉的飛輪——2.復數——3.順勢療法
依戀
依附:1.戀人的依附——2.反抗
豐溢
付出:1.贊張力——2.歌德對中傷他的英國人所作的反擊——3.無謂的算計——4.美
僵化了的世界
「隔除現實」:1.精美的漆器——2.泛泛的交談——3.意大利之行——4.權力系統——5.玻璃窗——6.不現實與隔除現實——7.在洛桑火車站的餐廳——8.事物的幼稚的反面
小說/戲劇
戲劇:1.不可能的日記——2.已經發生了的故事
切膚之痛
切膚:1.「脆弱」部位——2.開不得玩笑
難以言傳的愛
寫作:1.愛與創作——2.恰如其分——3.寫作與想象——4.不能分割——5.寫作並非交換
幽舟
游盪:1.愛情的消失——2.菲尼克斯——3.一個神話——4.微妙的差別
「在你溫柔寧靜的懷抱中」
摟抱:1.進入夢鄉——2.從一種摟抱到另一種摟抱——3.滿足
想象之流亡
流亡:1.流亡——2.哀悼形象——3.憂郁——4.雙重的哀悼——5.重新燃起
橘子
惱火:1.不知趣的鄰居——2.惱火
衰隱
衰隱:1.這是褪色的,褪了又褪的——2.嚴厲的母親——3.欲望——4.衰隱——5.聲音——6.疲憊——7.電話——8.聽之任之還是接受
過失
過失:1.火車——2.「替自己着想」就是過失——3.痛苦原有的單純
「特定的日子」
節日:1.盛宴——2.生活的藝術
「我瘋了」
發瘋:1.摘花的瘋子——2.看不見的瘋狂——3.我不是另一個——4.擺脫一切權欲
「尷尬相」
窘迫:1.意味深長的場面——2.若即若離
格拉迪娃
格拉迪娃:1.迷狂——2.反面的格拉迪娃——3.還是體貼入微——4.愛慕/迷戀
藍外套和黃背心
服飾:1.梳洗——2.模仿——3.喬裝打扮
認同
認同:1.仆人,瘋子——2.犧牲品和劊子手——3.「搶東西」——4.投射
情景
情景:1.情景的殘酷——2.安排——3.陰郁的情景——4.戀人就是藝術家
未知
未知:1.謎——2.無法了解——3.用力來界定
告訴我去愛誰
感應:1.情感的感染——2.禁止就是標引
消息靈通人士
提供信息者:1.混亂——2.外界的秘密
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
不堪忍受:1.戀人的忍心——2.激情——3.忍耐
解決辦法
出路:1.封閉——2.悲愴——3.陷阱
忌妒
忌妒:1.維特和阿爾貝特——2.分吃蛋糕——3.拒絕妒忌——4.忌妒者的四重痛苦
我愛你
我愛你:1.Szeretlek(匈牙利語:「我愛你」)——2.沒話找話——3.呼喚——4.「無法回答」——5.「我也一樣」——6.共同的閃光——7.一次革命——8.我愛你是以悲劇形式肯定人生——9.「我也愛你」——10.阿門
戀人的慵倦
慵倦:1.林神——2.欲望Ⅰ——3.欲望Ⅱ——4.讓人精疲力竭
情書
信:1.我「想念」你——2.通信和關系——3.不答復
絮叨
絮叨:1.「撫弄」——2.信口開河——3.出現高潮直至喧囂
最后一片葉子
信神:1.占卜——2.心願
「我真丑惡」
怪物:1.卑劣的戀人——2.可怕的東西
無動於衷
漠然:1.遲鈍的反應——2.耗去才華——3.不會說話的幽靈
陰雲
陰雲:1.壞情緒是信息——2.微妙的陰雲:人的敏感性
「夜照亮了夜」
夜:1.兩種夜——2.一種夜包容另一種夜
綢帶
物體:1.借代——2.季節語
淫穢的愛
淫穢:1.例證——2.戀愛的文人——3.戀人的蠢話——4.過時——5.不合時宜——6.多愁善感/性開放——7.淫穢的實質
眼淚贊
哭泣:1.當男人哭泣時——2.方式——3.眼淚的功能
閑話
閑話:1.在法勒雍區的路上——2.真理的聲音——3.他/她
為什麼
為什麼:1.warum(為什麼)——2.一點點愛——3.譫妄:有人愛我
搶劫/陶醉
搶劫/陶醉:1.誘拐,劫持,創痛——2.催眠狀態——3.身心清靜——4.微妙細致之處——5.圈在門框當中——6.情景中的倩影——7.事后的事令人惋惜
令人惋惜
遺憾:1.生活照樣繼續——2.閑言碎語
「天空是多麼藍啊」
緣分:1.戀愛的旅程——2.緣分復歸——3.驚嘆
回響
回響:1.回響/記恨——2.戀人的怯場——3.腌泡肉——4.完滿的傾聽
晨曲
醒:1.長時間的沉睡——2.種種醒法
爭吵
爭吵:1.從前,爭吵——2.爭吵的機制——3.沒完沒了的爭吵——4.無意義的爭吵——5.最后拍板
「沒有一個神甫為他送葬」
孤單:1.重皈異教者——2.所有的門都關上了——3.戀人的孤獨——4.與世隔絕——5.我為何孤單
符號的不確定性
符號:1.什麼東西的符號——2.常識提供矛盾的答案——3.言語的保證
「今夜星光燦爛」
回憶:1.回想——2.未完成過去時
輕生之念
自殺:1.家常便飯——2.談論自殺——3.高貴與荒唐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1.什麼——2.如是Ⅰ——3.如是Ⅱ——4.遲鈍呆板的言語——5.星宿的友誼
溫情
溫情:1.溫情與需要——2.溫情與欲望
結合
結合:1.天堂——2.無法想象——3.沒有角色——4.會死去的,也是可能的
真實
真實:1.絕對的知識——2.真實的感受——3.無法壓縮的幻想——4.七斤重的袍子
有節制的醉
占有欲:1.清心寡欲——2.打消占有欲,但並不退縮——3.權宜之計——4.禪與道之間——5.有節制的醉
序
面對着這位西方文壇的顯赫大師,我們應該說些什麼呢?沒有一座語言范疇的小廟能容得下這位大菩薩。70年代,法國「門檻」出版社推出一套聲勢浩大的叢書:「永恆作家論叢」,從古希臘學究到當代荒誕派盡皆收入,專邀學界權威撰寫專著評述。惟獨這位當時尚在世的巴特,令卑躬的學者們像生怕褻瀆神靈似的不敢問津。而他在學壇的深遠影響又令人欲罷不忍。於是出現了有趣的現象:《羅蘭·巴特》,作者——羅蘭·巴特。誰能摸得准他呢?翻開流行於西方學術界的思潮流派的經籍文獻索引: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釋義學,解構主義……里面總有巴特的一席之地。馬克思、薩特思辨的印跡,布萊希特和索緒爾理論的折射,克莉斯特娃和索萊方法論的火花,德里達深沉隱晦的年輪,尼采的回聲,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變調在巴特筆端融合紛呈。這位大才子的意識流動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讓追尋他足跡的崇拜者沖着他飄忽的背影直發愣。當人們折服於他在符號學上的造詣而將他推上符號學學會主席的寶座時,他自己壓根兒已不再將符號學當回事,早已「心不在焉」了。嚴謹的學術權威們像諸神一般在法國學壇的所謂「巴塞儂」神廟各就各位,虎踞龍盤,巴特卻甘願在神廟外的台階廊沿(他所津津樂道的「邊緣」)起舞弄清影,揀盡寒枝不肯棲。
已經很少有人再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巴特是繼薩特之后的法國學界的另一位「現代大師」。在法蘭西學院開講時,肅穆森嚴的學府深院竟然會門庭若市。從外國游客到退休教師都會趨之若鶩——他對日常生活的雜感頃刻間就會以醒目的大標題被搬到報刊雜志上。
他的晚年著作《戀人絮語》竟然成了暢銷書,甚至被搬上了舞台。
西方一些學術刊物:《如是》(1979年秋季號),《評說》(1972年1月號),《北極》(1974年),《有形語言》(1977年秋季號),《二十世紀文學研究》(1981年春季號),《詩學》(1981年9月號)……競相出版研究專刊探討巴特的思想。
巴特以對法國文化的精湛研究而著稱,而他本人也成了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既然是「現代大師」,從何而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從巴特那里窺見了各自的興奮焦點。在許多人看來,巴特首先是結構主義思想家,是以結構主義眼光來打量文化現象的先驅;是他將符號學推向了法國學術界的前沿;是他勾勒了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
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巴特又絕非是科學精神的體現者,而是一個追求快感樂趣的人本主義的化身。為滿足快感而閱讀,管他天王老子,無視清規戒律,我愛怎樣讀就怎樣讀。
巴特又被奉為學術界的「先鋒派」。當法國新小說派代表人物羅伯—格里耶等人的實驗性小說被法國批評界斥為不可卒讀的一團糟時,巴特挺身而出,拔筆相助,並且斷言:只有「不可卒讀」才體現了文學的最終目的,因為它向讀者的期待心理進行了挑戰。由此,他力貶「可讀性」作品,推崇「可寫性」文本——讀者不知怎樣讀,只能靠想象(邊讀邊創作即「寫作」)。
有趣的是,巴特在文學主張上厚今薄古,但他批評實踐的重心顯然又是厚古薄今,他不遺余力地推崇新小說,而他的評論激情卻都是宣泄在法國的經典作家身上:拉辛和巴爾扎克。他喜愛的是「從夏多布里昂到普魯斯特期間的法國文學」。這一「悖論」現象只能解釋為:巴特是以現代批評家的眼光去讀古典文學作品的。
巴特曾專門舉辦了一個研討巴爾扎克的《薩拉辛》的討論班,歷時兩年,討論班的結晶便是巴特著名的批評著作《S/Z》。1975年1月,巴特在巴黎高師又開了個討論班,選擇的文本是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初衷是探討拆解語言,擺弄語言的「外衣」,研究一種話語——即情話,戀人的絮語——獨自的特性。維特是充滿激情的思辨型戀人的原型,他的一派痴語是典型的戀人情話。討論班的聚焦點不是這部文學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戀人的傾吐方式和絮語的載體。兩年后,巴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雙向運動」(double movement)的不知不覺之中,他已將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傾注到書中的情境里去了。最后是水乳交融,落入了一個類似庄生夢蝶的迷惘格局。更有甚者,參加討論班的才子情種們又都在他們的發言中傾注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於是巴特改變了初衷,討論班的結晶——《戀人絮語》不再是關於情話的論述,不再是訴諸一種一板一眼的科學語言來籠統地概括描述情話,而是一種新的文體,一種虛構的文字。巴特借鑒了尼采的戲劇化手法,掙脫了超然局外的「元語言」的刻板束縛。轉敘論述成了直接演示,行文成了「動真格的」話語(un discours 「monte」)。
《戀人絮語》的結構匠心旨在反戀愛故事的結構。諸篇章常常以某一生動的場景或情境起首,完全可以任其自然地衍生出一個個愛情場景或故事。但行文卻常常戛然而止。為什麼不繼續下去?為什麼不干脆寫部小說?巴特認為,對情話的感悟和灼見(vision)從根本上說是片斷的、不連貫的。戀人往往是思緒萬千,語絲雜亂。種種意念常常是稍縱即逝。陡然的節外生枝,莫名其妙油然而生的妒意,失約的懊惱,等待的焦灼……都會在喃喃的語流中激起波瀾,打破原有的漣漪,盪漾出別的流向。巴特神往的就是「戀人心中掀起的語言波瀾的湍流」(就像詩人葉芝從飛旋的舞姿中瞥見一種永恆的和諧一樣)。「像一個細心的廚師,他留意不讓語言變稠,變粘」(萊奇:《解構主義引論》,第112頁)。
由此,巴特將綿綿語絲斬為片斷,無意雕鑿拼湊一個有頭有尾的愛情故事。在他看來,一個精心建構的首尾相顧、好事多磨的愛情故事是「社會以一種異己的語言讓戀人與社會妥協的方式」(Le grain de la voix,第267頁)。敷設這樣一段故事不啻是編織一個束縛自己的羅網。真正為愛情而痛苦的戀人既沒有從這種妥協中獲益,也沒有能成為這種愛情故事中的主人公。愛情不可能構成故事,它只能是一番感受,幾段思緒,諸般情境,寄托在一片痴愚之中,剪不斷,理還亂。因此,《絮語》的結構設想就是要碎拆習見的戀愛故事結構,即使是片斷情景的排列,也不是依從常人所理解的愛情發展順序(如一見鍾情之后便是焦灼期待等等)。
全書的諸般情境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其用心在於,避免導致某種(用偶然的,隨心所欲的排列而引起的)誤會——似乎作者在煞費苦心的排列中要傳遞某種「愛情哲學」,或某種「思想體系」,而這正是巴特所要避免的。書中的所謂「戀人」是一個復合體:純潔幻想的戀人與智慧深邃的作者的結合,想象的激情與冷靜的自制(表現力)的統一(就像任何一部作品的誕生一樣)。這里,應該提醒讀者體味巴特的苦心:反戀愛故事,即着力表現戀人的想象激情,而不是「故事」或「正確表達」。這種辭典式的羅列形式透出了一種冷靜,是一種不加掩飾、文飾的表達方式,似乎告訴人們這里面既沒有隱私,也不是什麼自白,同時也揭示了戀人並不是個什麼不同凡響的人傑,而只是一個在習見與陳詞中挑揀的現代文化人。戀人在表演戀人的角色,這個角色由習俗陳規決定;藝術提供給他感覺、情緒和詞句。他的痛苦是可望不可即而產生的焦慮;他無法越過陳規的雷池以更直接的形式實現他的渴求。他不得不對符號加上臆想的虛線(延長線)。愛人的虛位烏有(即「不在」)成了僅有的「存在」。戀人在這種虛擬的「存在」上宣泄戀物、象征和釋義的激情。這一模式在西方自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14世紀詩人彼得拉克始,就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競相搬弄演衍。巴特的獨創之處是賦予其濃厚的符號學色彩。熱戀中的自我是一部熱情的機器,拼命制造符號,然后供自己消費。
說到底,《戀人絮語》便是對正在敘述中的戀人的寫照,盡管它帶有法國文學自17世紀以來細膩的心理刻畫這一傳統的印跡,但它卻不是要表現一個假定的(或特定的)什麼人,而是展示了一個充分體現主體意義的「我」,呈現為一種產生、發展、建構、流動、開放的過程。過程的實現完全是憑借語言的構造。語言不是主體意義的表達;相反,是語言鑄就了主體,鑄就了「我」。因此,《戀人絮語》中的「我」是多元的、不確定的、無性別的、流動的、多聲部的。
整個文本以及貫穿這部文本的無序與無定向性是解構主義大師巴特向終極意義挑戰的一種嘗試。這樣說來,《戀人絮語》又是一個典型的解構主義文本。我剛動手譯這本書時,就不斷有人用最質朴的問題困擾我——「這是一本關於什麼的書?」結果我只能很費力地擠出一串囁嚅的省略號。很諳個中三昧的一位「行家」作出高深莫測狀告訴我:這是本「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書。那麼,在乎山水?不然,巴特這翁壓根兒就矢口否認有什麼「意」,無所寄寓,滿不在乎。
——那不成了胡話了嗎?
——對了。胡話,痴言,譫語正是巴特所神往的一種行文載體,一種沒有中心意義的、快節奏的、狂熱的語言活動,一種純凈、超脫的語言烏托邦境界。沉溺於這種「無底的、無真諦的語言喜劇」便是對終極意義的否定的根本方式。遙望天際,那分明的一道地平線難道就是大地的終段?不,它可以無限制地伸展。語言的地平線又何嘗不是這樣。
這並不是一種虛無主義態度,而是一個解構主義學者面對縱橫交錯的語言、意義經緯織成的歷史文化潛意識網絡的清醒認識。現實是語言分濾的結果,而構造現存人類文化的語言瓦礫上又布滿了歷史文化的苔痕和吸附,沉淀了特有的歷史內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凡爾納在寫《神秘島》時,根本不會想到耐莫上校的存在這一情節機制在復現了魯濱遜的歷史原型時,又帶入了漂泊天涯的畸零人、局外人的母題動機,從而構成了與文明征服蠻荒的贊歌相悖的不和諧音。由此,誰還能再一口咬定這本書有一個什麼終極意義?「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其實都是五花八門的意義的融匯。作家遣詞造句,自以為恰到好處,得心應手,其實都可能創造自己沒有料及的、無法駕馭的怪物弗蘭肯斯坦。在巴特看來,任何文本都只不過是一個鋪天蓋地巨大意義網絡上的一個紐結;它與四周的牽連千絲萬縷,無一定向。這便是「文互涉關系」(Intertextuality)。無怪乎中世紀的人們就將世界比附為上帝寫就的一本巨大天書。只不過在巴特看來,這本天書背后沒有一個終極的神旨,而是一個文互涉關系的「斑駁雜拉的辭典」。這樣一來,抱定一個終極意義不就顯得很愚頑了嗎?
由此,作者的喪鍾敲響了!像尼采疾呼上帝死了一樣,巴特以另一種心境(不無快慰?)向世人宣布:作者死了。一部作品問世,意味着一道支流融入了意義的汪洋,增加了新的水量,又默默接受大海的倒灌。
在文互涉這一前提上,巴特構造了他的文本理論:
1. 文本不同於傳統「作品」。文本純粹是語言創造活動的體驗。
2. 文本突破了體裁和習俗的窠臼,走到了理性和可讀性的邊緣。
3. 文本是對能指的放縱,沒有匯攏點,沒有收口,所指被一再后移。
4. 文本構築在無法追根尋源的、無從考據的文間引語,屬事用典,回聲和各種文化語匯之上。由此呈紛紜多義狀。它所呼喚的不是什麼真諦,而是碎拆。
5. 「作者」既不是文本的源頭,也不是文本的終極。他只能「造訪」文本。
6. 文本向讀者開放,由作為合作者和消費者的讀者驅動或創造。
7. 文本的指向是一種和烏托邦境界類似性快感的體驗。
仔細捉摸一下,不難覺察出巴特是借否定語言的終極意義來否定神、權威和理性。追求文本的多義乃至無不帶有強烈的反個人性用意。巴特宣布作者死亡,壓低作家的個人性,是想沖淡資產階級自文藝復興以來不斷強化的個人意識,而巴特神往的擺脫一切俗成羈絆的、放縱個性的自由寫作方式與自由閱讀方式又陷入了一種極端的個人性,實際上,強調讀者的個人閱讀自由體驗像強調作家個人中心一樣,同屬強化個人色彩,抬舉個人位置。這是個悖論格局。
理論支點的有失偏頗並不意味着整個建築的崩坍。比薩斜塔的綽約風姿不更自成一格,令人驚嘆嗎?思辨的過程也許更富魅力。《戀人絮語》不啻是一個萬花筒,滿是支離破碎、五顏六色的紙片,稍稍轉動一個角度又排成了一個新的組合。由此,讀者將不斷地被作者(或者說使自己)拋入新的視角,永遠處於一種「散點透視」的惶惶然之中,但這種無節制的縱橫馳騁又何嘗不是種種擺脫束縛后的自由感和快慰?
草於上海
修改於美國哈佛
已經很少有人再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巴特是繼薩特之后的法國學界的另一位「現代大師」。在法蘭西學院開講時,肅穆森嚴的學府深院竟然會門庭若市。從外國游客到退休教師都會趨之若鶩——他對日常生活的雜感頃刻間就會以醒目的大標題被搬到報刊雜志上。
他的晚年著作《戀人絮語》竟然成了暢銷書,甚至被搬上了舞台。
西方一些學術刊物:《如是》(1979年秋季號),《評說》(1972年1月號),《北極》(1974年),《有形語言》(1977年秋季號),《二十世紀文學研究》(1981年春季號),《詩學》(1981年9月號)……競相出版研究專刊探討巴特的思想。
巴特以對法國文化的精湛研究而著稱,而他本人也成了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
既然是「現代大師」,從何而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從巴特那里窺見了各自的興奮焦點。在許多人看來,巴特首先是結構主義思想家,是以結構主義眼光來打量文化現象的先驅;是他將符號學推向了法國學術界的前沿;是他勾勒了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
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巴特又絕非是科學精神的體現者,而是一個追求快感樂趣的人本主義的化身。為滿足快感而閱讀,管他天王老子,無視清規戒律,我愛怎樣讀就怎樣讀。
巴特又被奉為學術界的「先鋒派」。當法國新小說派代表人物羅伯—格里耶等人的實驗性小說被法國批評界斥為不可卒讀的一團糟時,巴特挺身而出,拔筆相助,並且斷言:只有「不可卒讀」才體現了文學的最終目的,因為它向讀者的期待心理進行了挑戰。由此,他力貶「可讀性」作品,推崇「可寫性」文本——讀者不知怎樣讀,只能靠想象(邊讀邊創作即「寫作」)。
有趣的是,巴特在文學主張上厚今薄古,但他批評實踐的重心顯然又是厚古薄今,他不遺余力地推崇新小說,而他的評論激情卻都是宣泄在法國的經典作家身上:拉辛和巴爾扎克。他喜愛的是「從夏多布里昂到普魯斯特期間的法國文學」。這一「悖論」現象只能解釋為:巴特是以現代批評家的眼光去讀古典文學作品的。
巴特曾專門舉辦了一個研討巴爾扎克的《薩拉辛》的討論班,歷時兩年,討論班的結晶便是巴特著名的批評著作《S/Z》。1975年1月,巴特在巴黎高師又開了個討論班,選擇的文本是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初衷是探討拆解語言,擺弄語言的「外衣」,研究一種話語——即情話,戀人的絮語——獨自的特性。維特是充滿激情的思辨型戀人的原型,他的一派痴語是典型的戀人情話。討論班的聚焦點不是這部文學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戀人的傾吐方式和絮語的載體。兩年后,巴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雙向運動」(double movement)的不知不覺之中,他已將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傾注到書中的情境里去了。最后是水乳交融,落入了一個類似庄生夢蝶的迷惘格局。更有甚者,參加討論班的才子情種們又都在他們的發言中傾注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於是巴特改變了初衷,討論班的結晶——《戀人絮語》不再是關於情話的論述,不再是訴諸一種一板一眼的科學語言來籠統地概括描述情話,而是一種新的文體,一種虛構的文字。巴特借鑒了尼采的戲劇化手法,掙脫了超然局外的「元語言」的刻板束縛。轉敘論述成了直接演示,行文成了「動真格的」話語(un discours 「monte」)。
《戀人絮語》的結構匠心旨在反戀愛故事的結構。諸篇章常常以某一生動的場景或情境起首,完全可以任其自然地衍生出一個個愛情場景或故事。但行文卻常常戛然而止。為什麼不繼續下去?為什麼不干脆寫部小說?巴特認為,對情話的感悟和灼見(vision)從根本上說是片斷的、不連貫的。戀人往往是思緒萬千,語絲雜亂。種種意念常常是稍縱即逝。陡然的節外生枝,莫名其妙油然而生的妒意,失約的懊惱,等待的焦灼……都會在喃喃的語流中激起波瀾,打破原有的漣漪,盪漾出別的流向。巴特神往的就是「戀人心中掀起的語言波瀾的湍流」(就像詩人葉芝從飛旋的舞姿中瞥見一種永恆的和諧一樣)。「像一個細心的廚師,他留意不讓語言變稠,變粘」(萊奇:《解構主義引論》,第112頁)。
由此,巴特將綿綿語絲斬為片斷,無意雕鑿拼湊一個有頭有尾的愛情故事。在他看來,一個精心建構的首尾相顧、好事多磨的愛情故事是「社會以一種異己的語言讓戀人與社會妥協的方式」(Le grain de la voix,第267頁)。敷設這樣一段故事不啻是編織一個束縛自己的羅網。真正為愛情而痛苦的戀人既沒有從這種妥協中獲益,也沒有能成為這種愛情故事中的主人公。愛情不可能構成故事,它只能是一番感受,幾段思緒,諸般情境,寄托在一片痴愚之中,剪不斷,理還亂。因此,《絮語》的結構設想就是要碎拆習見的戀愛故事結構,即使是片斷情景的排列,也不是依從常人所理解的愛情發展順序(如一見鍾情之后便是焦灼期待等等)。
全書的諸般情境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其用心在於,避免導致某種(用偶然的,隨心所欲的排列而引起的)誤會——似乎作者在煞費苦心的排列中要傳遞某種「愛情哲學」,或某種「思想體系」,而這正是巴特所要避免的。書中的所謂「戀人」是一個復合體:純潔幻想的戀人與智慧深邃的作者的結合,想象的激情與冷靜的自制(表現力)的統一(就像任何一部作品的誕生一樣)。這里,應該提醒讀者體味巴特的苦心:反戀愛故事,即着力表現戀人的想象激情,而不是「故事」或「正確表達」。這種辭典式的羅列形式透出了一種冷靜,是一種不加掩飾、文飾的表達方式,似乎告訴人們這里面既沒有隱私,也不是什麼自白,同時也揭示了戀人並不是個什麼不同凡響的人傑,而只是一個在習見與陳詞中挑揀的現代文化人。戀人在表演戀人的角色,這個角色由習俗陳規決定;藝術提供給他感覺、情緒和詞句。他的痛苦是可望不可即而產生的焦慮;他無法越過陳規的雷池以更直接的形式實現他的渴求。他不得不對符號加上臆想的虛線(延長線)。愛人的虛位烏有(即「不在」)成了僅有的「存在」。戀人在這種虛擬的「存在」上宣泄戀物、象征和釋義的激情。這一模式在西方自文藝復興時的意大利14世紀詩人彼得拉克始,就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競相搬弄演衍。巴特的獨創之處是賦予其濃厚的符號學色彩。熱戀中的自我是一部熱情的機器,拼命制造符號,然后供自己消費。
說到底,《戀人絮語》便是對正在敘述中的戀人的寫照,盡管它帶有法國文學自17世紀以來細膩的心理刻畫這一傳統的印跡,但它卻不是要表現一個假定的(或特定的)什麼人,而是展示了一個充分體現主體意義的「我」,呈現為一種產生、發展、建構、流動、開放的過程。過程的實現完全是憑借語言的構造。語言不是主體意義的表達;相反,是語言鑄就了主體,鑄就了「我」。因此,《戀人絮語》中的「我」是多元的、不確定的、無性別的、流動的、多聲部的。
整個文本以及貫穿這部文本的無序與無定向性是解構主義大師巴特向終極意義挑戰的一種嘗試。這樣說來,《戀人絮語》又是一個典型的解構主義文本。我剛動手譯這本書時,就不斷有人用最質朴的問題困擾我——「這是一本關於什麼的書?」結果我只能很費力地擠出一串囁嚅的省略號。很諳個中三昧的一位「行家」作出高深莫測狀告訴我:這是本「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書。那麼,在乎山水?不然,巴特這翁壓根兒就矢口否認有什麼「意」,無所寄寓,滿不在乎。
——那不成了胡話了嗎?
——對了。胡話,痴言,譫語正是巴特所神往的一種行文載體,一種沒有中心意義的、快節奏的、狂熱的語言活動,一種純凈、超脫的語言烏托邦境界。沉溺於這種「無底的、無真諦的語言喜劇」便是對終極意義的否定的根本方式。遙望天際,那分明的一道地平線難道就是大地的終段?不,它可以無限制地伸展。語言的地平線又何嘗不是這樣。
這並不是一種虛無主義態度,而是一個解構主義學者面對縱橫交錯的語言、意義經緯織成的歷史文化潛意識網絡的清醒認識。現實是語言分濾的結果,而構造現存人類文化的語言瓦礫上又布滿了歷史文化的苔痕和吸附,沉淀了特有的歷史內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凡爾納在寫《神秘島》時,根本不會想到耐莫上校的存在這一情節機制在復現了魯濱遜的歷史原型時,又帶入了漂泊天涯的畸零人、局外人的母題動機,從而構成了與文明征服蠻荒的贊歌相悖的不和諧音。由此,誰還能再一口咬定這本書有一個什麼終極意義?「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其實都是五花八門的意義的融匯。作家遣詞造句,自以為恰到好處,得心應手,其實都可能創造自己沒有料及的、無法駕馭的怪物弗蘭肯斯坦。在巴特看來,任何文本都只不過是一個鋪天蓋地巨大意義網絡上的一個紐結;它與四周的牽連千絲萬縷,無一定向。這便是「文互涉關系」(Intertextuality)。無怪乎中世紀的人們就將世界比附為上帝寫就的一本巨大天書。只不過在巴特看來,這本天書背后沒有一個終極的神旨,而是一個文互涉關系的「斑駁雜拉的辭典」。這樣一來,抱定一個終極意義不就顯得很愚頑了嗎?
由此,作者的喪鍾敲響了!像尼采疾呼上帝死了一樣,巴特以另一種心境(不無快慰?)向世人宣布:作者死了。一部作品問世,意味着一道支流融入了意義的汪洋,增加了新的水量,又默默接受大海的倒灌。
在文互涉這一前提上,巴特構造了他的文本理論:
1. 文本不同於傳統「作品」。文本純粹是語言創造活動的體驗。
2. 文本突破了體裁和習俗的窠臼,走到了理性和可讀性的邊緣。
3. 文本是對能指的放縱,沒有匯攏點,沒有收口,所指被一再后移。
4. 文本構築在無法追根尋源的、無從考據的文間引語,屬事用典,回聲和各種文化語匯之上。由此呈紛紜多義狀。它所呼喚的不是什麼真諦,而是碎拆。
5. 「作者」既不是文本的源頭,也不是文本的終極。他只能「造訪」文本。
6. 文本向讀者開放,由作為合作者和消費者的讀者驅動或創造。
7. 文本的指向是一種和烏托邦境界類似性快感的體驗。
仔細捉摸一下,不難覺察出巴特是借否定語言的終極意義來否定神、權威和理性。追求文本的多義乃至無不帶有強烈的反個人性用意。巴特宣布作者死亡,壓低作家的個人性,是想沖淡資產階級自文藝復興以來不斷強化的個人意識,而巴特神往的擺脫一切俗成羈絆的、放縱個性的自由寫作方式與自由閱讀方式又陷入了一種極端的個人性,實際上,強調讀者的個人閱讀自由體驗像強調作家個人中心一樣,同屬強化個人色彩,抬舉個人位置。這是個悖論格局。
理論支點的有失偏頗並不意味着整個建築的崩坍。比薩斜塔的綽約風姿不更自成一格,令人驚嘆嗎?思辨的過程也許更富魅力。《戀人絮語》不啻是一個萬花筒,滿是支離破碎、五顏六色的紙片,稍稍轉動一個角度又排成了一個新的組合。由此,讀者將不斷地被作者(或者說使自己)拋入新的視角,永遠處於一種「散點透視」的惶惶然之中,但這種無節制的縱橫馳騁又何嘗不是種種擺脫束縛后的自由感和快慰?
草於上海
修改於美國哈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