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寫透王陽明傳奇人生與心學智能的標桿作品,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王陽明研究第一人周月亮數十載學術成果。
本書無論是從王陽明生平史料的廣泛性與真實性、對心學研究的精深程度,還是寫作的嚴謹程度上都比其他版本更勝一籌。
本書凝聚了作者批閱數十載、增刪數次的心血。在汲取中外王學研究的基礎上,用通俗而不失品味、嚴謹且不失趣味的語言,將王陽明從凡人到聖人並創立心學的傳奇人生娓娓道來,並從王陽明的詩文中探尋其真實內心,解開了王陽明諸多不為人所知的生平細節和思想謎題。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幫助。把這種思想文化,變成一種內在的動力源泉,變成我們的自身的營養,以古代聖賢為榜樣,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正心誠意,抵達良知。
周月亮,當代「心學」名家,國內王陽明研究領域權威學者。1958年出生於河北淶源,1975年插隊當知青,1977年返城當工人,1978年考入河北師范中文系,1985年研究生畢業,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曾出版《大儒王陽明》《王陽明內聖外王的九九方略》《歷代大儒傳》《孔學儒術》等一系列權威著作。
目錄
導讀修心煉膽吐光芒(○○六)
小引綴着駝鈴的鞋(○○九)
第一回姚江夜航船(○一一)
夜之光(○一二)
夜中正是用功時(○一五)
超拔的家風(○一六)
古越姚江(○一九)
啟蒙大師(○二四)
第二回內聖外王起腳處(○二七)
親佛近道學養生(○二八)
俠客夢(○三二)
聖人必可學而至(○三三)
紙上談兵(○三七)
第三回英雄心性奴才命(○四一)
八股文中的心學端倪(○四二)
跨界發聲(○四三)
不做空頭文學家(○四五)
刑部里的名士(○四八)
築室陽明洞(○五二)
宰相經(○五三)
師友之道(○五六)
第四回北風送南雁有情覺悟難(○五九)
流氓(○六○)
大牆國子監:習忍達無所傷(○六二)
追殺造神話(○六六)
情牽返塵寰(○七○)
第五回臨崖一跳悟心宗(○七七)
若轉不得雖活猶死(○七八)
撒手懸崖自肯承當(○八○)
陽明學誕生(○八二)
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八六)
生活藝術化(○八八)
太極功夫(○九○)
第六回以行求知身心好(○九三)
坐起詠歌俱實學(○九四)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九九)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一○四)
以《易》終吾身(一○七)
為學着力處在出感覺(一○九)
建立新感性的意術(一一二)
第七回聖學即心學(一一五)
毫厘須遣認教真(一一六)
靜生明(一一八)
政事皆學問(一二一)
破蔽解纏實處用功(一二五)
打通朱陸合和而三(一二八)
或語或默無我方能自得(一三二)
心外無善(一三四)
第八回正意功夫《傳習錄》(一三七)
《傳習錄》的第一篇導讀(一三八)
心即理(一四二)
意識形態純潔法(一四五)
主一提住心(一四八)
立志如種樹(一五二)
心體虛靈不昧(一五六)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一五九)
未發之中(一六二)
悔悟是去病的藥(一六八)
不動於氣不着意思(一七一)
動靜一機體用一源(一七四)
第九回文人用兵的意術(一七九)
踏上征途(一八○)
連續出其不意(一八二)
百戰自知非舊學(一八五)
制度養育心中賊(一八七)
像情書的檄文(一八九)
上善若水(一九二)
真誠的權術(一九四)
學用一體(一九七)
大學中的小(一九八)
教典問世(二○一)
第十回智的直覺(二○五)
寧王起事(二○六)
行間用詐(二○七)
不動心才能神機運變(二○九)
心法氣機(二一○)
這邊講學那邊寧王被擒(二一一)
聖賢功夫俗世智慧(二一三)
江山如戲院(二一五)
忠而被謗最窩囊(二一六)
心血凝冰六月寒(二一九)
我仍愛山亦戀官(二二一)
兩個真學做聖人的學生(二二五)
第十一回功夫不能斷良知成良能(二三一)
致良知工夫的訣竅(二三二)
本體要虛功夫要實(二三六)
良知應世:兩難而兩可(二三八)
念頭功夫心地法門(二四二)
詩意地棲居聖學藝術化(二四七)
文火煉現量(二五○)
夜航燈塔(二五三)
幾則「語案」(二五七)
第十二回煮沙為鹽此心光明(二六三)
曲成萬物(二六四)
天泉證道(二六六)
權道合一(二七○)
重建倫理合理的社會(二七四)
兵聲寒帶暮江雄(二七五)
鏡里覓頭(二七九)
書院傳心燈(二八二)
良知化成息壤(二八六)
畫外音
王陽明:那邊會了,卻來這邊行履(二九一)
心學關鍵詞(二九七)
附錄
傳主年表(三一二)
簡述陽明學在東亞的影響(三一五)
參考文獻(三二二)
小引綴着駝鈴的鞋(○○九)
第一回姚江夜航船(○一一)
夜之光(○一二)
夜中正是用功時(○一五)
超拔的家風(○一六)
古越姚江(○一九)
啟蒙大師(○二四)
第二回內聖外王起腳處(○二七)
親佛近道學養生(○二八)
俠客夢(○三二)
聖人必可學而至(○三三)
紙上談兵(○三七)
第三回英雄心性奴才命(○四一)
八股文中的心學端倪(○四二)
跨界發聲(○四三)
不做空頭文學家(○四五)
刑部里的名士(○四八)
築室陽明洞(○五二)
宰相經(○五三)
師友之道(○五六)
第四回北風送南雁有情覺悟難(○五九)
流氓(○六○)
大牆國子監:習忍達無所傷(○六二)
追殺造神話(○六六)
情牽返塵寰(○七○)
第五回臨崖一跳悟心宗(○七七)
若轉不得雖活猶死(○七八)
撒手懸崖自肯承當(○八○)
陽明學誕生(○八二)
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八六)
生活藝術化(○八八)
太極功夫(○九○)
第六回以行求知身心好(○九三)
坐起詠歌俱實學(○九四)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九九)
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一○四)
以《易》終吾身(一○七)
為學着力處在出感覺(一○九)
建立新感性的意術(一一二)
第七回聖學即心學(一一五)
毫厘須遣認教真(一一六)
靜生明(一一八)
政事皆學問(一二一)
破蔽解纏實處用功(一二五)
打通朱陸合和而三(一二八)
或語或默無我方能自得(一三二)
心外無善(一三四)
第八回正意功夫《傳習錄》(一三七)
《傳習錄》的第一篇導讀(一三八)
心即理(一四二)
意識形態純潔法(一四五)
主一提住心(一四八)
立志如種樹(一五二)
心體虛靈不昧(一五六)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一五九)
未發之中(一六二)
悔悟是去病的藥(一六八)
不動於氣不着意思(一七一)
動靜一機體用一源(一七四)
第九回文人用兵的意術(一七九)
踏上征途(一八○)
連續出其不意(一八二)
百戰自知非舊學(一八五)
制度養育心中賊(一八七)
像情書的檄文(一八九)
上善若水(一九二)
真誠的權術(一九四)
學用一體(一九七)
大學中的小(一九八)
教典問世(二○一)
第十回智的直覺(二○五)
寧王起事(二○六)
行間用詐(二○七)
不動心才能神機運變(二○九)
心法氣機(二一○)
這邊講學那邊寧王被擒(二一一)
聖賢功夫俗世智慧(二一三)
江山如戲院(二一五)
忠而被謗最窩囊(二一六)
心血凝冰六月寒(二一九)
我仍愛山亦戀官(二二一)
兩個真學做聖人的學生(二二五)
第十一回功夫不能斷良知成良能(二三一)
致良知工夫的訣竅(二三二)
本體要虛功夫要實(二三六)
良知應世:兩難而兩可(二三八)
念頭功夫心地法門(二四二)
詩意地棲居聖學藝術化(二四七)
文火煉現量(二五○)
夜航燈塔(二五三)
幾則「語案」(二五七)
第十二回煮沙為鹽此心光明(二六三)
曲成萬物(二六四)
天泉證道(二六六)
權道合一(二七○)
重建倫理合理的社會(二七四)
兵聲寒帶暮江雄(二七五)
鏡里覓頭(二七九)
書院傳心燈(二八二)
良知化成息壤(二八六)
畫外音
王陽明:那邊會了,卻來這邊行履(二九一)
心學關鍵詞(二九七)
附錄
傳主年表(三一二)
簡述陽明學在東亞的影響(三一五)
參考文獻(三二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