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悲劇中的政治家並非那麼愚不可及,已經消失的世界是否有另一番景象?在《愚政進行曲》中,獲得過普利策獎的歷史學家芭芭拉•W.塔奇曼選擇了最大膽最強烈的主題,即歷史上政府在管理方面無處不在的愚蠢荒唐行徑。
從1520年無知荒唐地將自己的王國拱手讓與他人的蒙特祖瑪,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塔奇曼用生動形象的筆觸,從眾多例子中得出自己的結論,認為愚政就是政府無視各種可行的替代方案,一味追求與自身利益相左的政策的行為。
塔奇曼隨后極其詳盡地描述了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四大事件,在這四大事件中,政府的荒唐愚蠢行為可謂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這就是特洛伊戰爭、文藝復興時期教皇的所作所為導致羅馬教廷的分裂、英國喬治三世失去美洲殖民地,以及美國在越戰時期堅持錯誤,最終難以自拔。
在《愚政進行曲》中,無論是人物,還是地點和事件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不僅身臨其境,而且引人深思,這就是芭芭拉•W•塔奇曼無與倫比的才華之所在。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W.Tuchman),美國著名歷史學家、作家,1936和1972年憑《八月炮火》與《史迪威與美國在中國的經驗,1911—1945》兩度獲得普利策獎。她偏愛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歷史,她的文字充滿戲劇性和畫面感,在充分發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隨着意味深長的議論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眾讀者和費正清等歷史學家的推崇。
奧利弗•B•波拉克曾這樣寫道:「作為歷史學家,塔奇曼不是在為其他歷史學家們而寫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間,千百萬大眾讀者通過她的文字感受到了歷史的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