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鳶

北鳶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葛亮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20118070
  • ISBN13:9787020118076
  • 裝訂:492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北鳶》是葛亮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歷時七年,是繼上一部《朱雀》之后的最新作品。

葛亮首次追溯祖輩身世,敘寫家族故事。歷史跨度由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絕美工筆,再現民國「清明上河圖」。睽違已久的大時代,自由、智性、不拘一格。

小說以主人公的成長為起點,資本家家庭與走向沒落的士紳家族的聯姻為主線,勾勒民國最風起雲涌的斷代。跌宕的人生傳奇喻於日常,入微而驚心動魄。切膚感受來自大時代的痛楚與體溫;大時代的遼闊與豐盛;大時代人的微渺與心的曠達。

那個時代的市井像貌、政客、軍閥、文人、商人、伶人在他的筆下復活再現,生動的勾勒出一幅民國社會的生態圖景,筆觸起落之間無不映照大時代的風雲翻涌。

葛亮,原籍南京,現居香港,任教於高校。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作品出版於兩岸三地,着有小說《北鳶》、《朱雀》、《七聲》、《謎鴉》、《浣熊》、《戲年》,文化隨筆《繪色》,學術論着《此心安處亦吾鄉》等。部分作品譯為英、法、俄、日、韓等國文字。曾獲首屆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獎、台灣聯合文學小說獎首獎、台灣梁實秋文學獎等獎項。

作品入選「當代小說家書系」、「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8、2009、2015年中國小說排行榜」、「2015年度誠品中文選書」。長篇小說《朱雀》獲選「亞洲周刊全球華文十大小說」。2016年以新作《北鳶》再獲此榮譽。
 

目錄

第一章
孩子 /抓周 /天津 /立秋 /寓公 /家變 /

第二章

新年 / 僑民 /祖先 /先生 /青衣 /風箏 /

第三章
少年 /本命 /熙靖 /醫院 /雅各 /故人 /

第四章
秘密 /姐姐 /清明 /

第五章
遠行 /耀先 /克俞 /萬象 /思閱 /

第六章
慧容 /重逢 /和田 /蠻蠻 /

第七章
楊樓 /歸來 /流年 /

第八章
盛世 /流火 /蘇舍 /江河 /

尾聲
 

這本小說關乎民國,收束於上世紀中葉。

祖父在遺着《據幾曾看》中評郭熙的《早春圖》,曰「動靜一源,往復無際」。引自《華嚴經》。如今看來,多半也是自喻。那個時代的空闊與豐盛,有很大的包容。於個人的動靜之辨,則如飛鳥擊空,斷水無痕。大約太早參透「用大」之道,深知人於世間的微渺,祖父一生與時代不即不離。由杭州國立藝專時期至中央大學教授任上,確乎「往復無際」。其最為重要的著作於一九四○年代撰成,始自少年時舅父陳獨秀的濡染,「予自北平舅氏歸,乃知書畫有益,可以樂吾生也。」這幾乎為他此后的人生定下了基調。

然而,舅父前半生的開闔,卻也讓他深對這世界抱有謹慎。晚年的陳獨秀,隱居四川江津鶴山坪。雖至遲暮,依稀仍有氣盛之意,書贈小詩予祖父:「何處鄉關感亂離,蜀江如幾好棲遲。相逢須發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不久后,這位舅父溘然去世,為生前的不甘,畫上了一個凄愴的句點。同時間,也從此造就了一個青年「獨善其身」的性情。江津時期,祖父「終日習書,殆廢寢食」,「略記平生清賞。遑言着錄」。祖父一生,無涉政治。修齊治平,為深沉的君子之道。

對他而言,可無愧於其一,已為至善。祖父的家國之念,入微於為兒女取名,我大伯乳名「雙七」,記「七七事變」國殤之日。而父親則昵稱「拾子」,誕生時值一九四五年,取《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之意。這些時間的節點,成為他與世代間的聯絡,最清晰而簡潔的注腳。及至多年后,祖父的編輯,寄了陳寅恪女兒所著《也同歡樂也同愁》等作品給我,希望我從家人的角度,寫一本書,關於爺爺的過往與時代。我終於躊躇。

細想想,作為一個小說的作者,或許有許多的理由。一則祖父是面目謹嚴的學者,生平跌宕,卻一步一跬、中規中矩;二則他同時代的友好或同窗,如王世襄、李可染等,皆已故去,考證功夫變得相對龐雜,落筆維艱。但我其實十分清楚,真正的原因,來自我面前的一幀小像。年輕時的祖父,瘦高的身形將長衫穿出了一派蕭條。背景是北海,周遭的風物也是日常的。然而,他的眉宇間,有一種我所無法讀懂的神情,清冷而自足,猶如內心的壁壘。

以血緣論,相較對祖父的敬畏,母系於我的感知與記憶,則要親近得多。外公,曾是他所在的城市最年輕的資本家。這一身份,並未為他帶來榮耀與成就,而成為他一生的背負。但是,與祖父不同的是,他天性中,隱含與人生和解的能力。簡而言之,便是「認命」。這使得他,得以開放的姿態善待他的周遭。包括拜時代所賜,將他性格中「出世」的一面,拋進「入世」的漩渦,橫加歷練。然而,自始至終,他不願也終未成為一個長袖善舞的人。卻也如水滴石穿,以他與生俱來的柔韌,洞貫了時世的外殼。且行且進,收獲了常人未見的風景,也經歷了許多的故事。

這其間,包括了與我外婆的聯姻。守舊的士紳家族,樹欲靜而風不止,於大時代中的跌宕,是必然。若存了降尊紆貴的心,在矜持與無奈間粉墨登場,是遠不及放開來演一出戲痛快。我便寫了一個真正唱大戲的人,與這家族中的牽連。繁花盛景,奼紫嫣紅,賞心樂事誰家院。倏忽間,她便唱完了,雖只唱了個囫圇。謝幕之時,也正是這時代落幕之日。

本無意鉤沉史海,但躬身返照,因「家」與「國」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還是做了許多的考據工作。中國近代史風雲迭轉。人的起落,卻是朝夕間事。這其中,有許多的枝蔓,藏在歲月的肌理之中,裂痕一般。陽光下似乎觸目驚心,但在晦暗之處,便了無痕跡。這是有關歷史的藏匿。

寫了一群叫做「寓公」的人。這些人的存在,若說起來,或代表時代轉折間,輝煌之后的頹唐。小說中是我外祖的父輩。外公幼時住在天津的姨丈家中。這姨丈時任直隸省長兼軍務督辦,是直魯聯軍的統領之一,亦是頗具爭議的人物。於他,民間有許多傳說,多與風月相關。一九三○年代,鴛蝴派作家秦瘦鷗,曾寫過一部《秋海棠》,其中的軍閥袁寶藩,以其為原型。此人身后甚為慘淡,橫死於非命。整個家族的命運自然也隨之由潮頭遽落,瓜果飄零。少年外公隨母親就此寓居於天津意租界,做起了「寓公」。「租界」僅五大地道區,已有海納百川之狀,前清的王公貴族,下野的軍閥官僚,甚至失勢的國外公使。對這偏安的生活,有服氣的,有不服氣的。其間有許多的砥礪,文化上的,階層與國族之間的。只是同為天涯淪落人,一來二去,便都安於了現狀。

這段生活,事關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北地禮俗與市井的風貌,大至政經地理、人文節慶,小至民間的穿衣飲食,無不需要落實。案頭功夫便不可缺少。一時一事,皆具精神。在外公家見過一張面目陳舊的紙幣,問起來,說是沙俄在中國東北發行的盧布,叫做「羌帖」。我輕輕摩挲,質感堅硬而厚實,知道背后亦有一段故事。復原的工作,史實為散落的碎片,虛構則為黏合劑,砌圖的工作雖耗去時間與精力,亦富含趣味。

與以往的寫作不同,此時亦更為在意文字所勾勒的場景。那個時代,於人於世,有大開大闔的推動,但我所寫,已然是大浪淘沙后的沉淀。政客、軍閥、文人、商人、伶人,皆在時光的罅隙中漸漸認清自己。所謂「獨樂」,是一個象征。鏡花水月之后,「兼濟天下」的宏遠終難得償,「獨善其身」或許也是奢侈。

再說「動靜一源」,小說中的兩個主人公,一靜一動,皆自根本。「無我原非你」。在這瀚邈時代的背景中,他們或不過是工筆點墨,因對彼此的守望,成就故事中不離不棄的綿延。時世,於他們的成長同跫,或許彼時是聽不清,也看不清的。但因為有一點寄盼,此番經年,終水落石出。記得祖父談畫意畫品,「當求一敗牆,張絹素迄,朝夕觀之。觀之既久,隔素見敗牆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於時代的觀望,何嘗不若此,需要的是耐心。歷久之后,洞若觀火,柳暗花明。

小說題為《北鳶》,出自曹沾《廢藝齋集稿》中《南鷂北鳶考工志》一冊。曹公之明達,在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字里行間,坐言起行。雖是殘本,散佚有時,終得見天日。管窺之下,是久藏的民間真精神。這就是大時代,總有一方可容納華美而落拓的碎裂。現時的人,總應該感恩,對這包容,對這包容中鏗鏘之后的默然。

成稿之際,此間種種,容不贅述。筆喻七載,塵埃落定,於第三個本命年。
(甲午年,冬,香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