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十姐弟中,充和與大弟宗和最親,不僅因為他們年齡只相差一歲,更由於二人對詩詞、昆曲、書法等的共同愛好。清華的谷音社,青島、上海、南京的曲會,抗戰期間高校雲集的滇黔地區……均留下過他們的高吟淺唱、曲聲笛韻。
1949年,時局動盪中,充和隨丈夫傅漢思移居美國,宗和則留在黔地任教,從此路遠山遙,天各一方,不復相見。唯音書不絕,穿越重洋,互問短長。從1949年4月15日充和赴美后收到第一封信,到1976年12月8日宗和去世前發出最后一封信,近三十年時光輾轉紙上。
如算上此后充和與宗和女兒以䇇的通信,真正是歷經半個世紀。內容由養花種草、衣食住行、曲人故舊談到詩詞書畫、文學歷史……拋去浮華與造作,字字情真意切,筆筆簡單有味。
三百余封書信,三十多萬字,今由宗和女兒以䇇與學者王道整理出來,幾乎全為首次披露。小字蠻箋,既是張家如水斯文和姐弟情誼的見證,也是特殊年月里,個人命運為時代裹挾的縮影。
張充和(1913—2015),祖籍合肥,生於上海。「合肥四姊妹」之小妹。十歲時師從朱謨欽學古文及書法。十六歲從沈傳芷、張傳芳、李榮圻等學昆曲。193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抗戰爆發,轉往重慶,研究古樂及曲譜,並從沈尹默習書法。勝利后,於北大講授昆曲及書法。1948年結縭傅漢思(Han
H.Frankel)。1949年移居美國,在耶魯大學教授書法二十多載,並於家中傳薪昆曲,得繼清芬(參閱百歲張充和作品系列《曲人鴻爪》《古色今香》《天涯晚笛》《小園即事》)。
張宗和(1914—1977),合肥張家大弟。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1936年畢業。早期與四姐張充和在一起拍曲,清華大學谷音社曲友。抗戰期間曾在宣威鄉村師范、昭通國立師范學院、雲南大學、立煌古碑沖安徽學院等地任教。1946年任蘇州樂益女中校長。1947年應朋友邀請到貴州大學任教。1953年院系調整時調入貴陽師范學院(現為貴州師范大學)任教,培養了一批歷史和昆曲人才。着有日記、書信本《秋燈憶語》。遺有珍貴的昆曲史料。
編注者張以䇇(立+民),張宗和之女,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退休教師。
編注者王道,作家,着有《流動的斯文:合肥張家記事》等書。
目錄
【序言一】 獻給我們親愛的爸爸和四姑(張以䇇)
【序言二】 天真與大方(王道)
【1949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0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1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2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3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4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5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6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7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8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9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60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61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2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3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64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5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66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7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71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2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3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4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5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6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0年代】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美國等—中國)
【1980年代】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美國—中國)
【1990年代】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美國等—中國)
【2000年】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 (美國—中國)
【序言二】 天真與大方(王道)
【1949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0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1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2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3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4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55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6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7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8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59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60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61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2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3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64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5年】 張宗和給張充和的信(中國—美國)
【1966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67年】 張充和給張宗和的信(美國—中國)
【1971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2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3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4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5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6年】 張充和、張宗和往來的信(美國—中國)
【1970年代】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美國等—中國)
【1980年代】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美國—中國)
【1990年代】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美國等—中國)
【2000年】 張充和給張以䇇等的信 (美國—中國)
序
前些年,有人從美國回來,說在我四姑充和處看見我父親的許多信件,整理得整整齊齊的,四姑像寶貝一樣收着。我心里不禁一動,因為前年我幫媽媽搬家時,也看到四姑從美國來的許多信,如果這兩處的信能合到一處,豈不是一大美事!於是乎趕緊和沈紅聯系,經過她的一番努力,很快這些信件實現了「團圓」。在這里,我真的非常感謝沈紅侄女。
爸爸的信件總算回到了我的身邊,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這些珍貴的信中,有從1949年到1976年我爸爸寫給四姑的,超過一百四十封,它們反映了在這近半個世紀里父親和四姑的一份深深的情意。正如四姑在得知父親去世時給我們的信中所說:「你們爸爸小我一歲十二天,我們玩得多,吵得亦多,通信亦通得多。」統計了一下,四姑給爸爸的信亦有一百五十多封,拿着這些沉甸甸的信件,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動。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開始慢慢地整理這些信件,當我的手指輕輕地觸摸鍵盤,心里卻常常被四姑和父親感動,我一邊打字一邊忍不住淚流滿面。雖然他們在信里談的都不過是一些家長里短、詩詞歌賦的小事,但是透過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我看見了父親欲說還休的那份無奈,以及對四姐的那份深深的思念,真是「羨殺長天一征鴻」!我還看見了四姑無限的關心和深深的擔憂……長夜茫茫,心事滿腔憑誰訴,一夜相思幾處同?
1987年四姑終於回國了,她在貴陽住了二十天,我記得是在貴陽過的年,她要看看她最愛的大弟生活過的地方,她要我帶着她走遍了父親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她常常夜不成寐,整晚整晚地翻看父親的日記、信件,就着昏暗的燈光抄錄。深夜時我看見她撫着父親的骨灰盒獨自流淚,她的心中有多少話要對我的父親說啊。
如今,我的父親已去世三十七年,我的母親也於2014年初去世了。四姑於今年6月在美仙逝,我們都感到無比地悲傷,但是欣慰的是還能讀到他們的書信。我把這些書信整理出版,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四姑和父親的那一份無法言表的情意,只是為了我心中的那份深深的懷念。
在此也向在美國的以元弟弟、以謨妹妹表示問候,家里人都很想念你們。之前我們曾經通過信,每次讀來都覺得親切、溫馨,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實現團圓,家里人都愛你們。
為了父親生前的願望「同床共枕又同灰」,父親的骨灰一直沒有入土,如今,我在貴陽市山清水秀的花溪河邊,為我的父親、母親選了一塊墓地,今年清明節前終於安葬在那里,那是他們經歷苦難也是投入工作的地方。父親曾經說過,「死是憂傷的,又是快樂的。憂傷的是拋棄了人世間的一切快樂,快樂的是拋棄了人世間的一切憂傷。」願我的父親母親拋棄了人世間的一切憂傷,快樂地相聚在天堂。
願我親愛的四姑安息,我們永遠愛你。
爸爸的信件總算回到了我的身邊,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這些珍貴的信中,有從1949年到1976年我爸爸寫給四姑的,超過一百四十封,它們反映了在這近半個世紀里父親和四姑的一份深深的情意。正如四姑在得知父親去世時給我們的信中所說:「你們爸爸小我一歲十二天,我們玩得多,吵得亦多,通信亦通得多。」統計了一下,四姑給爸爸的信亦有一百五十多封,拿着這些沉甸甸的信件,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動。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開始慢慢地整理這些信件,當我的手指輕輕地觸摸鍵盤,心里卻常常被四姑和父親感動,我一邊打字一邊忍不住淚流滿面。雖然他們在信里談的都不過是一些家長里短、詩詞歌賦的小事,但是透過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我看見了父親欲說還休的那份無奈,以及對四姐的那份深深的思念,真是「羨殺長天一征鴻」!我還看見了四姑無限的關心和深深的擔憂……長夜茫茫,心事滿腔憑誰訴,一夜相思幾處同?
1987年四姑終於回國了,她在貴陽住了二十天,我記得是在貴陽過的年,她要看看她最愛的大弟生活過的地方,她要我帶着她走遍了父親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她常常夜不成寐,整晚整晚地翻看父親的日記、信件,就着昏暗的燈光抄錄。深夜時我看見她撫着父親的骨灰盒獨自流淚,她的心中有多少話要對我的父親說啊。
如今,我的父親已去世三十七年,我的母親也於2014年初去世了。四姑於今年6月在美仙逝,我們都感到無比地悲傷,但是欣慰的是還能讀到他們的書信。我把這些書信整理出版,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四姑和父親的那一份無法言表的情意,只是為了我心中的那份深深的懷念。
在此也向在美國的以元弟弟、以謨妹妹表示問候,家里人都很想念你們。之前我們曾經通過信,每次讀來都覺得親切、溫馨,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實現團圓,家里人都愛你們。
為了父親生前的願望「同床共枕又同灰」,父親的骨灰一直沒有入土,如今,我在貴陽市山清水秀的花溪河邊,為我的父親、母親選了一塊墓地,今年清明節前終於安葬在那里,那是他們經歷苦難也是投入工作的地方。父親曾經說過,「死是憂傷的,又是快樂的。憂傷的是拋棄了人世間的一切快樂,快樂的是拋棄了人世間的一切憂傷。」願我的父親母親拋棄了人世間的一切憂傷,快樂地相聚在天堂。
願我親愛的四姑安息,我們永遠愛你。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