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出版人俞曉群從事出版數十年的「日知錄」。全書通過其豐富而生動的編輯出版筆記,為我們鮮活地展現了一位出版從業者在這個大時代中的學習、成長、生活與生命歷程,也從某一個角度為我們描摹了一幅近三十年的中國出版史。
而其中交織的「各種人物如此之多,人物的層次如此之高,文化熱點如此之豐富,資料匯集如此之生動,實在太有意思了」(王充閭語)。全書另附有珍貴書信往來照片若干。本書為此系列的第二本,自1997年開始,至2002年為止。
俞曉群,男,1956年9月生,遼寧丹東人,沈陽師范大學數學系學士,吉林大學哲學碩士,著名出版人。1982年大學畢業后進入出版社,1993年全面主持遼寧教育出版社的工作。曾任遼寧教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2003年擔任遼寧出版集團副總經理。2009年7月擔任海豚出版社社長。
他提出「書香社會」的出版理念,主持策划了很多具有很高思想與學術價值的叢書,如「國學叢書」、「書趣文叢」、「新世紀萬有文庫」、「萬象書坊」、「海豚書館」等,從國外引進「探索書系」、「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系列圖書」、《工商管理大百科全書》、《牛津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等世界著名品牌圖書。
擔任遼寧教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時主持出版《新世紀萬有文庫》,全書着眼於文化的普及和傳播,按常備、實用、耐讀、易存的原則,在海內外各學科專家的指導下,將中外名着的珍善版本,精選收入文庫。計划從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中,每年出書百種,積累至千冊。共分三個書系:傳統文化書系,近世文化書系,外國文化書系。
序
能量來自辛勤
關於俞曉群的出版活動,我曾說過,同劉杲老人「文化是目的,經濟是手段」的主張十分契合。可以說,俞兄是劉公論說的有力實踐者。但是,能做到這些,談何容易。俞兄畢生,不說空話,貴於踐行。他如何辛勤地實踐這些高論,細讀這本文集,方可知道。
在這本書里,他逐年記下自己的重要出版活動。看得出來,一切都是當時的寫實,並非事后追憶。這一點,我自愧未能做到。我寫的種種,全靠事后追憶,絕少文件依據。因為我是個賴人,稍有空閑,便把時間花在吃喝上。美其名日「業務需要」,其實是天曉得!
例如,他在1997年8月16日的日記中,寫到我的老領導許力以:
讀罷此文,我們趕緊尋覓作者,得到結論后,沈昌文與我們都大為欣慰。第一,經查實,這位「徐雨」正是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長許力以。許先生為官中規中矩,為人平靜隨和,做事不露鋒芒卻屢建大業,頗受文化界與出版界人士敬重。像他早在1989年開創的海峽兩岸圖書版權交易會,實在是當時的一個大膽之舉、遠見之為;還有他出任主編的「中華文庫」(台灣稱「錦綉文庫」),促成三聯書店與台灣錦綉的合作,也是開先河的作為。
現在他出面贊揚我們,我們自然備受鼓舞。第二,文章中提到「王雲五」,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表現。因為我們號稱追隨王雲五,一直頗受「左爺」們的攻擊;其實商務印書館也是在王雲五的問題上猶猶豫豫,才讓我們鑽了空子,搶了他們的老品牌。現在許先生如此評價王雲五與他的「萬有文庫」,表達了一種態度,也讓我們體會到一種背景的聲音。第三,文章中對沈昌文大加贊賞,雖然沒有點破名字,但誰都能看明白。
以許先生的身份,他這樣說,也起到了為沈先生「正名」的作用。因為在去年沈昌文從三聯書店退休的過程中,各種議論之聲是很多的。那時,也有人從不同的渠道告誡我們,不要那樣「重用老沈」,否則會惹麻煩的。實言之,我是一個書呆子,又是一個崇尚「文化至上」的人,哪里懂那麼多雲山霧罩的事情。說破了,現在編了好書、用了好人,也是所謂的「歪打正着」啊!
我對許老,一直崇仰,但是這個故事卻早已遺忘。這里講沈某某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描述了許公的若干業績,特別如論王雲五等事。直到前些時候我在三聯書店大肆頌揚王雲五時,還一點沒記起這位中宣部的老領導。
俞曉群能寫下這麼多真實故事,並且得以保存和發表,主要出於他的辛勤。但同時我們也不能不說,這其實也是時代的功績。我當年也不是不寫日記,但是,沒寫多久,就全部銷毀了事。
那是因為我在「文革」中,為了自保,免受我的副手的攻擊,投身造反派。造反派讓我當了抄家文物的鑒定人,我於是親見日記的作者如何因而受迫害。於是在我回家之后,就把自己的日記統統銷毀,並發誓以后絕不再寫。我很高興,比我小幾十歲的俞曉群沒有這種記憶。所以,能讓我們讀到這些寶貴材料!
2015年5月
關於俞曉群的出版活動,我曾說過,同劉杲老人「文化是目的,經濟是手段」的主張十分契合。可以說,俞兄是劉公論說的有力實踐者。但是,能做到這些,談何容易。俞兄畢生,不說空話,貴於踐行。他如何辛勤地實踐這些高論,細讀這本文集,方可知道。
在這本書里,他逐年記下自己的重要出版活動。看得出來,一切都是當時的寫實,並非事后追憶。這一點,我自愧未能做到。我寫的種種,全靠事后追憶,絕少文件依據。因為我是個賴人,稍有空閑,便把時間花在吃喝上。美其名日「業務需要」,其實是天曉得!
例如,他在1997年8月16日的日記中,寫到我的老領導許力以:
讀罷此文,我們趕緊尋覓作者,得到結論后,沈昌文與我們都大為欣慰。第一,經查實,這位「徐雨」正是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長許力以。許先生為官中規中矩,為人平靜隨和,做事不露鋒芒卻屢建大業,頗受文化界與出版界人士敬重。像他早在1989年開創的海峽兩岸圖書版權交易會,實在是當時的一個大膽之舉、遠見之為;還有他出任主編的「中華文庫」(台灣稱「錦綉文庫」),促成三聯書店與台灣錦綉的合作,也是開先河的作為。
現在他出面贊揚我們,我們自然備受鼓舞。第二,文章中提到「王雲五」,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表現。因為我們號稱追隨王雲五,一直頗受「左爺」們的攻擊;其實商務印書館也是在王雲五的問題上猶猶豫豫,才讓我們鑽了空子,搶了他們的老品牌。現在許先生如此評價王雲五與他的「萬有文庫」,表達了一種態度,也讓我們體會到一種背景的聲音。第三,文章中對沈昌文大加贊賞,雖然沒有點破名字,但誰都能看明白。
以許先生的身份,他這樣說,也起到了為沈先生「正名」的作用。因為在去年沈昌文從三聯書店退休的過程中,各種議論之聲是很多的。那時,也有人從不同的渠道告誡我們,不要那樣「重用老沈」,否則會惹麻煩的。實言之,我是一個書呆子,又是一個崇尚「文化至上」的人,哪里懂那麼多雲山霧罩的事情。說破了,現在編了好書、用了好人,也是所謂的「歪打正着」啊!
我對許老,一直崇仰,但是這個故事卻早已遺忘。這里講沈某某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描述了許公的若干業績,特別如論王雲五等事。直到前些時候我在三聯書店大肆頌揚王雲五時,還一點沒記起這位中宣部的老領導。
俞曉群能寫下這麼多真實故事,並且得以保存和發表,主要出於他的辛勤。但同時我們也不能不說,這其實也是時代的功績。我當年也不是不寫日記,但是,沒寫多久,就全部銷毀了事。
那是因為我在「文革」中,為了自保,免受我的副手的攻擊,投身造反派。造反派讓我當了抄家文物的鑒定人,我於是親見日記的作者如何因而受迫害。於是在我回家之后,就把自己的日記統統銷毀,並發誓以后絕不再寫。我很高興,比我小幾十歲的俞曉群沒有這種記憶。所以,能讓我們讀到這些寶貴材料!
2015年5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