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視域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研究

多維視域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研究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吳國清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137420
  • ISBN13:9787208137424
  • 裝訂:333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多維視域(地理-時空維度、經濟-產業維度、社會-服務維度、文化-意象維度)對「城市區域旅游」發展問題進行探討,並選擇旅游業發展走在我國前列的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旅游為實踐案例樣本,力圖通過多角度、多層面、多方法解析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的內涵與本質特征,嘗試推演和尋找城市區域旅游發展問題產生的根源,努力探索與創新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該書稿的研究將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吳國清,現為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旅游地理、旅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近年來,先后主編《自然旅游資源原理》、《中國旅游地理》、《世界旅游地理》、《上海都市旅游》等教材,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並參與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
 

目錄

前 言

第1章 導論
1.1 城市區域研究展望
1.1.1 城市區域概念演進
1.1.2 城市區域形成機制
1.1.3 城市區域增長網絡治理
1.1.4 多中心城市區域
1.2 城市區域旅游研究維度
1.2.1 地理—「時空」維度
1.2.2 經濟—產業維度
1.2.3 社會—服務維度
1.2.4 文化—意象維度
1.3 城市區域旅游相關概念界定
1.3.1 城市旅游
1.3.2 區域旅游
1.3.3 城市區域旅游
1.3.4 長江三角洲(「長三角」)旅游
1.3.5 上海都市旅游
1.4 城市旅游發展評價
1.4.1 城市旅游發展動力因子
1.4.2 低碳旅游城市發展測評

第2章 區域旅游空間結構網絡化
2.1 旅游空間結構解析
2.1.1 旅游空間結構要素識別
2.1.2 旅游空間結構嬗變動力推演
2.1.3 旅游空間結構演進與優化
2.2 旅游空間結構模型認知
2.2.1 基於系統科學理論的模型認知
2.2.2 基於區域科學理論的模型認知
2.3 長三角旅游空間結構網絡化
2.3.1 區域旅游空間結構網絡化測度指標體系
2.3.2 長三角旅游空間結構網絡化測評分析
2.3.3 長三角旅游一體化發展:網絡化+多核心+互動

第3章 城市化進程中旅游空間優化
3.1 城市區域旅游空間發展趨勢
3.1.1 城市區域旅游空間互動響應
3.1.2 大型節事對城市旅游空間影響
3.2 城郊旅游景區空間演替
3.2.1 城郊旅游景區空間演變模式
3.2.2 城郊旅游景區空間優化
3.2.3 城郊旅游景區空間管理
3.3 上海都市旅游空間優化布局
3.3.1 上海游憩商業區(RBD)空間優化
3.3.2 上海城郊旅游地空間優化
3.3.3 世博會對上海城市旅游空間影響

第4章 城市區域旅游消費行為
4.1 城市休閑消費行為詮釋
4.1.1 城市休閑消費行為因素
4.1.2 城市休閑消費行為模型
4.1.3 城市居民休閑消費行為特點
4.1.4 城市休閑地類型划分
4.2 上海城市居民休閑消費行為分析
4.2.1 上海居民休閑消費行為習慣及特點
4.2.2 上海居民對城郊旅游地的選擇偏好
4.3 長三角旅游流時空分異與優化
4.3.1 長三角旅游流網絡結構測評
4.3.2 長三角旅游流網絡結構演化趨勢
4.3.3 長三角旅游流網絡優化發展

第5章 城市區域旅游產品開發
5.1 旅游產品開發設計基礎
5.1.1 旅游產品開發流程
5.1.2 旅游產品發展趨向
5.1.3 旅游產品生命周期調控
5.1.4 旅游產品市場評價
5.2 上海都市旅游產品發展模式
5.2.1 上海旅游產品開發趨勢
5.2.2 上海工業旅游產品設計
5.2.3 上海會展旅游形象定位
5.2.4 上海郵輪旅游系統優化
5.2.5 上海都市社區旅游開發
5.3 長三角水上旅游競合機理
5.3.1 區域水上旅游競合動力
5.3.2 區域水上旅游競合模式
5.3.3 長三角水上旅游競合歷程
5.3.4 長三角水上旅游競合創新

第6章 城市區域旅游產業集群
6.1 旅游產業集聚(群)發展
6.1.1 旅游產業集聚(群)演化
6.1.2 旅游產業集聚(群)模式
6.1.3 旅游產業集聚(群)研究
6.2 上海都市鄉村旅游產業集群發展
6.2.1 上海鄉村旅游產業集群化
6.2.2 上海鄉村旅游產業運行模式
6.2.3 上海鄉村旅游產業集群構想
6.3 長三角旅游產業集聚測評
6.3.1 長三角旅游產業集聚測度指標
6.3.2 長三角旅游產業集聚趨勢分析
6.3.3 長三角旅游產業集聚發展策略

第7章 城市區域旅游公共服務
7.1 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7.1.1 旅游公共服務相關概念界定
7.1.2 旅游公共服務主體辨析
7.1.3 旅游公共服務(體系)發展動力
7.1.4 旅游公共服務多主體提供模式
7.1.5 區域旅游公共服務一體化提供機制
7.2 上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質量評價
7.2.1 上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實踐經驗
7.2.2 上海旅游公共服務體系質量測評
7.2.3 上海旅游信息咨詢服務效應測評
7.3 長三角旅游公共服務一體化
7.3.1 長三角旅游公共服務發展趨勢
7.3.2 長三角旅游公共服務空間網絡化
7.3.3 長三角旅游公共服務運行標准化

第8章 城市區域旅游空間意象
8.1 城市旅游發展的文化建構
8.1.1 旅游對文化變遷的影響
8.1.2 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
8.1.3 空間維度的城市旅游形象設計
8.2 上海城市旅游空間意象調查
8.2.1 上海城市旅游空間意象調查方法
8.2.2 上海城市旅游空間可意象要素選擇
8.2.3 上海城市旅游空間意象「瓶頸」問題
8.3 江南水鄉古鎮文化旅游策划
8.3.1 江南水鄉古鎮旅游發展態勢
8.3.2 江南水鄉古鎮旅游空間意象
8.3.3 江南水鄉古鎮文化旅游構想
 

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人類生活的高級形態。關於城市的本質,亞里士多德有一個經典表述:「人們為了活着,聚集於城市;為了活得更好,居留於城市。」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保持了持續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國城鎮化水平已經由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3年的53.73%,平均每年提高約1個百分點。然而,快速城市化亦引發了嚴峻的大都市問題,大范圍的霧霾、嚴重的交通擁堵、時有發生的群體性事件等等,都意味着環境容量極限已顯化。很多城市面臨無序開發、人口過度集聚、重經濟輕環境等「城市病」亟待「醫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