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之戰跡:二戰德國「虎」式坦克部隊征戰全記錄(1942-1945)(第二卷)(全2冊)

虎之戰跡:二戰德國「虎」式坦克部隊征戰全記錄(1942-1945)(第二卷)(全2冊)
定價:839
NT $ 730
  • 作者:黃鍇叢丕
  •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0709857
  • ISBN13:9787510709852
  • 裝訂:600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本書配有陸軍「大德意志」裝甲團、黨衛軍裝甲團等數以千計的珍貴歷史照片及資料圖片,並附有詳盡的技術參數,是一本二戰德軍「虎」式坦克參考指南。

黃鍇,上海人,現在上海從事外貿行業,外語功底深厚,並長期對二戰保持着濃厚興趣,曾參與多部二戰軍事歷史書籍寫作。作品有《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

叢丕,1977年生於遼寧丹東,遼寧大學歷史系世界歷史專業碩士,二戰史專家,出版有《虎之戰跡:二戰德國「虎」式坦克部隊征戰全記錄1942-1945一卷》、《圖解第三帝國空軍綜合事典1935-1945》、《烈焰之島:斯大林格勒「街壘」火炮工廠攻防戰》、《霍爾姆戰役1942:105天的東線血火地獄(上下冊)》、《二戰德國陸軍第654重裝甲殲擊營官方戰史(上中下冊)》等軍事歷史專着。其博學多才,深厚的歷史學背景也造就了其文章及著作均文筆細膩且考證嚴謹。其親自制作或監制的作品也已經深得國內軍事歷史愛好者的肯定與喜愛。
 

目錄

【第一冊】
前言
序章
陸軍「大德意志」裝甲團第13連
陸軍「大德意志」裝甲團第3營
陸軍胡梅爾重裝甲連
陸軍邁爾重甲連
黨衛軍第1裝甲團第4/13連
黨衛軍第2裝甲團第8連
【第二冊】
前言
黨衛軍第3裝甲團第4/9連
黨衛軍第101(501)重裝甲營
黨衛軍第102(502)重裝甲營
黨衛軍第103(503)重裝甲營
其他裝備過「虎」式坦克的作戰單位
 

作為二戰時期德國陸軍乃至世界各國陸軍中最具威力和傳奇色彩的裝甲戰斗車輛,「虎」式坦克的作戰歷程是二戰陸戰史詩中最引人入勝的篇章之一,而《虎之戰跡》系列正是以此為主題,為讀者全景地展開德軍「虎」式坦克部隊魅力無匹、激昂悲壯的征戰之旅。在本叢書的第一卷中主要關注了陸軍獨立重裝甲營及遙控爆破部隊中「虎」式及「虎王」坦克的戰斗風采,而在本叢書的第二卷中將視角轉向德國地面武裝部隊中其他曾經裝備「虎」式坦克的精英作戰單位,其中最聲名卓著的莫過於陸軍「大德意志」師及武裝黨衛軍王牌師所屬的「虎」式坦克單位。

正如在第一卷的前言中所提及的,德軍對「虎」式坦克的編組運用方式是以特別組建的獨立重裝甲營為主,臨時配屬於前線作戰單位,歸師級以上高級指揮機關的節制,而在師級單位中很少組建重裝甲單位,但凡事總有例外,在德國陸軍作戰序列中享有「模范樣板部隊」聲譽的「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就獲得了直轄重裝甲部隊的特權,最初在其裝甲團建制內編成一個「虎」式坦克連,后來更擴編為營級規模,成為德國陸軍唯一的師屬重裝甲營。

在戰爭中后期地位不斷上升的武裝黨衛軍部隊也獲得了組建師屬重裝甲部隊的特權,早在1943年初其建立最早的3個精銳師——第1「阿道夫•警衛旗隊」師、第2「帝國」師和第3「髑髏」師——就獲准各編組一個「虎」式坦克連,后來又增編為3個黨衛軍獨立重裝甲營,配置於由上述3個師發展起來的裝甲軍,而黨衛軍「虎」式坦克部隊的戰斗作風和突出戰績相比陸軍同行毫不遜色,甚至更加威名遠播。除了上述著名部隊外,還有一些作戰單位也曾經短暫裝備過少量的「虎」式坦克,在后方訓練部隊中也會出現「虎」式坦克的身影,特別是在大戰末期的最后幾周里,有相當數量的「虎」式坦克被臨時編入若干戰斗單位,由於戰局混亂、資料散失,這些作戰單位的行動情況極為模糊,也很少有影像資料保存下來,不過本書還是盡最大努力收集相關資料,以確保「虎」式坦克部隊作戰歷史的完整性。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描述武裝黨衛軍「虎」式坦克單位編制及作戰行動的專着並不算多,這些書籍幾乎無一例外地將焦點置於1943年7月庫爾斯克戰役及1944年夏季諾曼底戰役,或者局限於對「裝甲戰神」、「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車長」米夏埃爾•魏特曼上尉(Michael Wittmann)的着力描繪,為這位知名「虎」式坦克王牌的神化運動推波助瀾,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一種天生的英雄崇拜情節,因此諸如魏特曼這種戰斗英雄的事跡對於入門級的軍事愛好者極具吸引力,導致相關的作品被不斷創作出來,並反復出版。

令人吃驚的是,在這些出版物中雖然品質參差不齊,但沒有一本能完整地展現黨衛軍「虎」式坦克部隊的作戰面貌,在史實敘述上也有欠准確。此類讀物通常更加關心的是諸如擊毀了多少輛敵軍戰車,或者有什麼人獲得了勛章之類的外在的東西,這些內容能夠極大滿足初級讀者的獵奇心理,但是對於資深愛好者和博學的研究者來說,這些數字和榮譽記錄是遠遠不夠的,要分析一場裝甲戰役的勝敗因素或者一位優秀坦克車長的成功原因往往需要更多的信息支持,比如參戰雙方的武器類型和性能、戰役行動的全貌、采取的戰術方法等等,這些資料要比簡單的數字和耀眼的勛章更為重要,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坦克車長——不僅僅在「虎」式坦克部隊中——都具有不亞於魏特曼的勇氣、技巧和卓越戰績。

上述事實清晰地顯示了嚴肅的歷史作品與附和宣傳噱頭的出版物之間的鴻溝,而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關於「堡壘」行動中普羅霍羅夫卡坦克戰的描述,這次發生於1943年7月12日的戰斗以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交戰而載入史冊,在當天蘇軍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遭受了驚人的損失,400余輛裝甲車輛被擊毀,但是集團軍司令員羅特米斯特羅夫(Rotmistrov)為了掩蓋其不當指揮造成的慘重損失,迫不及待地宣布蘇軍在這場遭遇戰中獲勝,他宣稱德軍也蒙受了最嚴重的創傷,有超過70輛「虎」式坦克被擊毀,這一說法已經被大部分出版物不加鑒別地采用而廣為流傳,但是事實上在當天與蘇軍正面對抗的3個黨衛軍裝甲師僅有3個重裝甲連,整個前線地段「虎」式坦克的數量僅有43輛,遠遠少於蘇聯方面宣稱的數字,而根據德軍戰報,在7月12日僅有1輛「虎」式坦克徹底損毀,而在「堡壘」行動期間,黨衛軍部隊總共只損失了4輛「虎」式而已。時至今日,還有各色軍事讀物或電視節目仍像念經一樣千篇一律地重復着「德軍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遭到毀滅」的錯誤論調。

基於上文提及的關於黨衛軍「虎」式坦克部隊的歷史著作的創作現狀,本書所負有的正本清源的責任不容忽視,令人欣慰的是,在戰后部分幸存的黨衛軍老兵一直致力於將其部隊的戰史整理成冊,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為本書的完成奠定了基礎。

相比文字資料的收集整理,黨衛軍「虎」式坦克部隊的圖片研究顯得特別困難,由於一些歷史原因,從戰爭時期保留至今的戰地照片很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二戰結束后,黨衛軍官兵為了避免在被俘時遭遇格外嚴厲的懲處,常常會竭力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而銷毀所有私人物品和照片在這種情況下絕對是有益無害的自保措施之一,其后果就是本書只能在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開展圖片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