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十分愛玉,更以玉來比喻君子該有的德行。然而,古玉不同於珠寶,無法單純用儀器米斷代和鑒定真偽。
收藏者必須經過長期的賞玩和學習,才能練就一雙火眼金晴,才能具備精准的鑒定能力。
作者楊惇傑從家傳珍品中精選出100件明清兩代玉器,其中義以品相、雕工俱傳的和田玉為主,供讀者鑒別、賞玩、學習。作者提出鑒定古玉可從四方而着手:一是形制,二是紋飾,三是皮殼、包漿,四是琢玉器具與工藝。
《遇見玉和田玉賞玩志》中還介紹了收藏界的流變,以及目前市場上的玉器收藏趨勢,分享諸多難得的收藏故事與心得。
楊惇傑出生於我國台北的藝文世家,父輩皆為收藏家。自幼便經常出人文物商店,跟隨長輩在古物堆中尋寶,訓練辨識眼光及鑒賞能力,與玉器、牙角、琥珀等古玩雜項結下深厚因緣。曾赴美國紐約攻讀藝術桕關專業,並進入頂尖的帕森斯沒汁學院(Parsons)進修。抱持「藝術必須深入生活」的堅定信念,與友人成立了我國台灣地區第一家文創會所,渴望讓藝術收藏更岵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