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詩史」說的最初形態:重讀《本事詩》、李白故事與「詩史」概念的產生、孟棨「詩史」說的理論背景:《春秋》義理與「緣情」、以詮釋杜詩為中心的宋代「詩史」說、宋代「詩史」說的歷史分期、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間「詩史」概念的內涵、徽宗、欽宗朝(1101—1127)、「詩史」概念的內涵等內容。
張暉(1977—2013),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學文學學士、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博士、台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詩學、詞學、清代文學和古典文學理論,2013年3月因急性白血病在北京猝然去世。除本書外,著作還有《龍榆生先生年譜》(2001)、《詩史》(2007)、《清詞的傳承與開拓》(合著,2008)、《無聲無光集》(2013)、《帝國的流亡:南明詩歌與戰亂》(2014)、《朝歌集》(2014)、《易代之悲:錢澄之及其詩》(2014)、《張暉晚清民國詞學研究》(2014);整理作品有《施淑儀集》(2011)、《忍寒詩詞歌詞集》(2012)、《陳乃文詩文集》(2014);編著有《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和學術》(2006)、《忍寒廬學記:龍榆生的生平和學術》(2014)、《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2015)、《龍榆生全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