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史」傳統(修訂版)

中國「詩史」傳統(修訂版)
定價:294
NT $ 221
 

內容簡介

主要包括詩史」說的最初形態:重讀《本事詩》、李白故事與「詩史」概念的產生、孟棨「詩史」說的理論背景:《春秋》義理與「緣情」、以詮釋杜詩為中心的宋代「詩史」說、宋代「詩史」說的歷史分期、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間「詩史」概念的內涵、徽宗、欽宗朝(1101—1127)、「詩史」概念的內涵等內容。

張暉(1977—2013),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學文學學士、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博士、台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詩學、詞學、清代文學和古典文學理論,2013年3月因急性白血病在北京猝然去世。除本書外,著作還有《龍榆生先生年譜》(2001)、《詩史》(2007)、《清詞的傳承與開拓》(合著,2008)、《無聲無光集》(2013)、《帝國的流亡:南明詩歌與戰亂》(2014)、《朝歌集》(2014)、《易代之悲:錢澄之及其詩》(2014)、《張暉晚清民國詞學研究》(2014);整理作品有《施淑儀集》(2011)、《忍寒詩詞歌詞集》(2012)、《陳乃文詩文集》(2014);編著有《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和學術》(2006)、《忍寒廬學記:龍榆生的生平和學術》(2014)、《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2015)、《龍榆生全集》(2015)。
 

目錄

引言

第1章 「詩史」說的最初形態:重讀《本事詩》
第一節 李白故事與「詩史」概念的產生
第二節 孟棨「詩史」說的理論背景:
《春秋》義理與「緣情」

第2章 以詮釋杜詩為中心的宋代「詩史」說
第一節 宋代「詩史」說的歷史分期
第二節 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間「詩史」概念的內涵
第三節 徽宗、欽宗朝(1101—1127)
「詩史」概念的內涵
第四節 南宋至元初(1127—1286)
「詩史」概念的內涵
第五節 宋末元初「詩史」概念的運用

第3章 走出杜詩:明代「詩史」理論的建構
第一節 明初至前七子對杜詩敘事的看法
第二節 明中后期復古詩論對「詩史」概念的討論
第三節 復古詩論對「詩史」概念起源的考證

第4章 「情景交融」理論中的王夫之「詩史」說
第一節 「詩不可以史為」
第二節 「詩史」的標准
第三節 「情景事合成一片」:
王夫之「詩史」說的理論基礎

第8章 明清之際「以詩為史」閱讀傳統的確立
第一節 詩本於史:錢謙益、黃宗羲等人的「詩史」說
第二節 詩之用「有大於史者」:施閏章、
屈大均、方中履等人的「詩史」說
第三節 籠罩在「以詩證史」觀念下的清初「詩史」說
附:詩與史的交涉一錢澄之《所知錄》「以詩為史」的書寫樣態
第6章 清代「詩史」說舉隅
第一節 「比興」說
第二節 闡發舊說的「詩史」說

第7章 「詩史」說的理論意義
第一節 「詩史」的主要內涵和理論意義
第二節 「詩史」說與中國抒情傳統論述的關系
第三節 對「以詩為史」閱讀傳統的反省

附錄一 「詩史」的發現與闡釋:「詩史」概念的現代研究(1934—2010)
附錄二 「詩史」問題研究知見書目
附錄三 歷代冠以「詩史」稱號的詩人名錄
征引文獻
代后記:從《詩史》到《中國「詩史」傳統》
修訂說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