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史:現代中國的知識革命

五四運動史:現代中國的知識革命
定價:599
NT $ 521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周策縱先生的代表作。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集中細致地描述了五四運動的成因、社會支持力量和發展經過,厘清了由學生發動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擴展為一場全國性的政治愛國運動;下編剖析了五四運動對政治、社會、文學和思想領域的影響,全面而系統地論述了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以及當時的各種社會政治思潮。

作者引用的資料翔實,論證客觀,對新式知識分子的社會功能和歷史命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書呈現了一幅完整的「五四」歷史圖景。

周策縱(1916—2007),著名歷史學家。抗戰時期在中央政治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戰后赴美國,獲密歇根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東亞系終身教授。曾擔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員,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榮譽研究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曾獲美國福特基金會學術獎、美國卡耐基基金會學術獎、美國古根漢學術獎、美國科學院學術獎,專長研究中國哲學、五四運動史等領域。
 

目錄

出版前言
中文版自序詩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繁體再版自序認知•評估•再充
英文初版自序
第一章導言
五四運動的定義
經濟、社會和政治背景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上編運動的發展
第二章促成五四運動的力量(1915—1918)
國內愛國分子的國恥感(「二十一條」的刺激)
海外留學生改革的熱忱
第三章運動的萌芽階段:早期的文學和思想活動(1917—1919)
《新青年》雜志的創辦
北京大學的改革
新式知識分子的聯合與《新潮》雜志的創辦
新式知識分子的改革觀點
反對派的批駁和答辯
青年對新思潮的響應
1918年5月的抗日請願
第四章「五四」 事件
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失敗
民眾對合約的反對情緒
驚破迷夢的巴黎消息
學生的特性和組織
「五四」游行示威
從東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
第五章事件的發展:學生示威與罷課
北京政府當時的反應
北京學生聯合會的成立與知識分子的動員
其他城市學生的支持
總統的懲罰令與蔡元培的出走
學生大罷課
第六章 更進一步的發展:工商界及勞工界的支持
政府向學生尋求和解的失敗
6月2、3、4日的大逮捕
6月5日上海的罷市和罷工
「五四」事件的解決:內閣垮台與拒簽合約
事件解決后政府試圖分離學生
關於事件解決的一些問題
第七章新文化運動的擴展 (1919—1920)
新式知識分子之間團結的增加
《新青年》《新潮》改革觀念的風行
新出版物的急速增加與舊刊物的改革
偶像破壞浪潮的高漲
新知識的、新社會的和新政治的團體
新式知識分子所倡導的大眾教育
對新文化運動支持的不斷加強
第八章世界主要國家對五四運動的態度
日本的反應
西方的兩種態度的對照:贊同和疑慮
蘇俄的吸引力
第九章觀念與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
分裂的主要思想集團
問題與主義
社會政治激進主義與文化激進主義的對峙
民主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西化
參與政治
第十章社會政治的后果
政治和經濟組織的重新定向
女性解放
教育改革
學生運動后來的趨勢
下編主要思潮分析
第十一章文學革命
舊文學
文學作品中現實主義和白話文的提倡
對文學改革的反對
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研究會和創造社
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
第十二章新思想與對傳統的價值重估
舊思想的核心
新思想:現實主義、功利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 社會主義及達爾文主義
新方法:實驗主義、懷疑論與不可知論的方法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初步影響
「打倒孔家店」
第十三章新思想與后來的論戰
疑古
重估遺產與整理國故
非宗教運動
東西文化問題論戰
科學與玄學論戰
第十四章 結論:繁多的闡釋和評價
一場文藝復興運動、一場宗教改革運動或者一場啟蒙運動——自由主義者的觀點
中國的一場大災難——來自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和傳統主義者的批判
由列寧影響的一場反帝反封建運動——中國共產黨的闡釋
五四運動的領導者是誰?
五四運動的真正本質——一種僅供參考的闡釋
再評價五四運動的成就與不足
對五四運動的進一步思考
附錄
一、「五四」時期社會力量簡析
二、參與「五四」事件的學校數量和學生人數
三、參加「五四」事件的大專院校
四、有關1918—1926年中國工人罷工的數據
大事年表(1914—1923)
注釋
譯后記
 

「詩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這是漢朝《鹽鐵論》中「文學」引用孔子說的兩句話。

王充的《論衡•對作篇》也引用過。我多年來都把這兩句擲地有聲的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也用來勉勵我的學生和年輕的朋友。我在20世紀50年代草寫英文《「五四」運動史》時,這兩句話對我也起了鼓舞支持的作用。所以在這里特地標舉出來,覺得也可用來和國內的讀者共勉。

《五四運動史》的英文本,已出過好幾種:1960年哈佛大學最初的精裝本,台灣虹橋書店的地下影印本(包括精裝和平裝兩種),稍后有斯坦福大學的平裝本,最后哈佛又收回權利,自出平裝本,至今已出了好幾版了。后出各本有一二處修正,但沒有多大改動。

中文譯本比較復雜,從各中譯本的序言中可以看到,這里不必詳說。不過應該提一提1996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子平先生等五人合譯的《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這是從英文原題直譯來的,但我在英文題旁,早已自題中文書名《五四運動史》)。這是國內的首次中文全譯,譯文很流暢,我該感謝譯者和出版者的努力。只可惜人名和專門名詞頗有差錯。這一方面由於我未見到譯文的定稿,主要原因還是譯者未見到1963年哈佛出版我的第二本書《五四運動研究資料》(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之故。從那書里都可找到《五四運動史》里所有的專名中文。其實我的原稿本來是一部書,哈佛出版社顧慮到印成一書太厚,又因中文太多,會影響銷路,所以臨時分成兩書出版。這后面一書現在已經絕版了。我很希望以后能在國內翻印重版。我雖對那個譯本做有相當長的《正誤表》,但未能夾入書中同時銷售,又未早提醒譯者,都算是我的不是,真愧對讀者。

這次的版本,應該是比較最完備的中譯本了。前面七章基本上是最初在威斯康星大學幾位研究生分別翻譯的,原在香港《明報月刊》分期刊出,后來由明報出版社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先后分別出版成上冊。這部分譯文是經過我自己校改過的。第八章以下,因原譯者畢業分散,又各忙於工作,致有耽擱。但后來終於全部譯完,丁愛真出力尤多。只因我近一兩年來十分忙碌,修改未完,沒有交付出版,是我萬分對不起譯者和桂冠與明報兩家出版社。

現在由北京大學歐陽哲生教授安排該校一批青年學者把第八章以后完全譯過。我雖未見到這一部分譯稿,相信他們會忠於原文,對讀者做出滿意的交代。我該感謝他們和出版社的熱忱和努力。

這里我也要再謝謝翻譯前七章的以前的幾位學生,后來都各有自己的成就了。丁愛真原任愛荷華大學的永久教職,現專門從事小說、散文和美術創作。王潤華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會長並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永久教職,是東南亞的主要詩人和作家之一,對中國文學批評、比較文學和歐美小說着譯很多。洪銘水原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永久教職多年,現任台灣東海大學文學院長,出版有英文關於袁宏道和晚明文學思潮的專着,對台灣文學和《紅樓夢》也都有研究。陳永明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發表了許多哲學和文學著作,經常在香港電視台有主講節目。陳博文現任紐約公共圖書館分館主任,她在這個大圖書館工作多年,貢獻頗多。鍾玲現任台灣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長,是著名的女詩人和小說家,英譯過李清照的詩詞全集,著作豐富。

這些人還是學生的時候,在今天難於想象的、萬分困難的環境下,發大願心,自動去合力翻譯《「五四」運動史》,真可說大有「詩人疾之不能默」的精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