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其中更具跨時代的普適意義、能使當代讀者在較為輕松的閱讀中收獲到美的享受與開悟的快樂的章節,逐一進行注釋並加入新解;其中新解旨在立足當下,在為讀者掃除語言表述中的理解障礙的基礎上,以現代人的視角走進並挖掘這座寶庫中所蘊含的對當代人的精神世界仍具有啟迪意義的無盡智慧。
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今上海金山楓涇泖橋村)人。長為諸生,二十九歲時焚儒衣冠,了絕科舉之念,隱居小昆山之南,后築室東余山,閉門讀書著述。詩文書畫皆善,名重一時。屢奉詔征用,皆以疾辭。顧憲成講學東林書院,欲招其前往,亦婉言辭謝。其作除《小窗幽記》外,尚有《妮古錄》、《書畫金湯》、《偃曝余談》、《太平清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