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童心繪本」是台灣兒童文學泰斗林良先生為3歲~8歲的孩子撰寫的經典好故事,搭配資深童書工作者曹俊彥顧問費心指導、台灣《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得主重新詮釋的精彩圖畫,再配以音頻文件中的生動輕快的兒歌和精彩的廣播劇,相信每個故事都能夠伴隨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金魚一號金魚二號》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快樂的小家庭里,一共有六個角色:爸爸、媽媽、小姐姐安安、小妹妹珍珍、「金魚一號」、「金魚二號」。「金魚一號」是安安的金魚,「金魚二號」是珍珍的金魚。兩只金魚長得一模一樣,只有安安和珍珍分得清哪一只是自己的金魚。爸爸想知道其中的秘密。他先觀察兩只金魚的顏色、大小、嘴形、眼睛、尾巴,認為根本沒有區別。他又想出一些特別的方法,好讓兩只金魚有些不同,例如讓兩只金魚住在不同的小魚缸里,或者給它們掛不同的牌子,或者讓它們戴不同的帽子,或者讓它們穿不同的背心,可是都不容易辦到。
最后,爸爸不得不問問安安和珍珍。原來,珍珍的金魚喜歡在水里繞圈子,安安的金魚喜歡跳水。爸爸的觀察漏了一個項目,就是沒有觀察到兩只金魚的「習慣」。「習慣」是要用較長的時間去觀察才能夠知道的。比較兩只金魚的不同,是一種「觀察」活動。想出種種方法來讓兩只金魚變得不同,是一種「想象」活動。觀察是吸收知識的基本方法,想象是創造發明的基本能力。作者希望孩子在閱和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參與這兩項有趣的活動。
林良,台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生於1924年,祖籍福建廈門,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本名為小讀者寫作,是台灣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
以台灣《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為兒童寫作六十多年,着有圖畫書《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小紙船看海》等,散文《小太陽》《林良爺爺的30封信》《爸爸的16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回到童年》等,兒童故事《我是一只狐狸狗》,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另外翻譯有國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
曾獲台灣地區文藝最高獎和「金鼎獎終身成就獎」「信誼基金會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楊喚兒童文學獎特別成就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殊榮。郝洛玟
在多雨的基隆長大。喜歡小動物,如小狗、小貓等,所以養了一只叫「小蛋糕」的狗。喜愛畫畫,更愛兒童圖畫書的創作。「方方」和「元元」這兩個女兒是她最忠實的讀者。
着有《為什麼毛毛愛睡覺?》、《飛天狗》、《奇怪的門》等;插畫作品有《一只豬在網絡上》、《魔幻之鏡》、《我有友情要出租》、《哼!我好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