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作者在芝加哥、台灣、香港等地的二十年教學研究生涯中的二十一篇講義,由作者的學生整理其生前遺稿並結集出版。書中的講義對中國傳統儒、道、釋的思想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介紹了孔、孟、荀、墨、老、庄各家學說,探討了《大學》、《中庸》、《易經》,以及印度的佛學、佛學的來華與華化、人文主義在天人關系中的問題性等專題,引用了大量東西方宗教和哲學的理論加以比較和分析,具有較高的思想和哲學深度。
錢新祖(1940—1996),出生於江蘇南通,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學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教授、台灣大學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協助創設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錢氏學問淵博,於中西哲學及歷史文化均有深入探索,尤精於中國思想史研究,1980年代錢氏率先將當代西方新思潮批判性地引入專業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在世界中文人文學術圈影響甚巨,擁有極高聲譽。
目錄
編者前言
張亨先生序
梅廣先生序
第一講人文主義在天(神)人關系中的問題性:
韋伯、黑格爾式論中國歷史文化之解體性批判(上)
第二講人文主義在天(神)人關系中的問題性:
韋伯、黑格爾式論中國歷史文化之解體性批判(中)
第三講人文主義在天(神)人關系中的問題性:
韋伯、黑格爾式論中國歷史文化之解體性批判(下)
第四講《論語》中的「仁」及對話文學
第五講孟、荀論心、情、性(上)
第六講孟、荀論心、情、性(下)
第七講墨子:」兼愛」說所比喻呈現的客觀化思想模式
第八講老子:道與」無為」
第九講庄子:」齊物」與」兩行「
第十講老庄的「道」及其語言觀
第十一講《大學》與《中庸》:「修身」與「本性」
第十二講《易經》中的「生生」觀念與共鳴式思想
第十三講印度的佛學(上)
第十四講印度的佛學(下)
第十五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Ⅰ)
第十六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Ⅱ)
第十七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Ⅲ)
第十八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Ⅳ)
第十九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Ⅴ)
第二十講周敦頤與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上)
第二十一講周敦頤與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下)
附錄
壹、中文上課大綱(syllabus)暨期末考題
貳、英文上課大綱
叄、台北、香港、芝加哥——錢新祖先生行述
肆、錢新祖(Edward T.Ch』ien)生平簡歷
張亨先生序
梅廣先生序
第一講人文主義在天(神)人關系中的問題性:
韋伯、黑格爾式論中國歷史文化之解體性批判(上)
第二講人文主義在天(神)人關系中的問題性:
韋伯、黑格爾式論中國歷史文化之解體性批判(中)
第三講人文主義在天(神)人關系中的問題性:
韋伯、黑格爾式論中國歷史文化之解體性批判(下)
第四講《論語》中的「仁」及對話文學
第五講孟、荀論心、情、性(上)
第六講孟、荀論心、情、性(下)
第七講墨子:」兼愛」說所比喻呈現的客觀化思想模式
第八講老子:道與」無為」
第九講庄子:」齊物」與」兩行「
第十講老庄的「道」及其語言觀
第十一講《大學》與《中庸》:「修身」與「本性」
第十二講《易經》中的「生生」觀念與共鳴式思想
第十三講印度的佛學(上)
第十四講印度的佛學(下)
第十五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Ⅰ)
第十六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Ⅱ)
第十七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Ⅲ)
第十八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Ⅳ)
第十九講佛學的來華與華化(Ⅴ)
第二十講周敦頤與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上)
第二十一講周敦頤與新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下)
附錄
壹、中文上課大綱(syllabus)暨期末考題
貳、英文上課大綱
叄、台北、香港、芝加哥——錢新祖先生行述
肆、錢新祖(Edward T.Ch』ien)生平簡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