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作者倡導「大歷史」(macro—history),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后連貫的納領,然后在與歐美史比較的基礎上加以研究。
《中國大歷史》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着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一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
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后,先在長沙《抗戰日報》工作,后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