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為作者指出了擇碑選帖的基本原則,還精選了歷代書家一百多幅名作,按五種書體分類,供有一定書法基礎的初學者及書法愛好者閱讀參考。《書法范本經典》每一種范本均包含「風格特點」和「臨習提要」兩部分,既指明了鑒賞方法,又提供了臨習范本,同時幫助讀者開拓書法藝術視野,不失為學書者的必備工具書。
王冬齡,(冬令、悟齋、眠鷗樓、大散草堂)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主任。
1981年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首屆書法研究生班畢業,文學碩士,留校任教。1989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講授中國書法四年,為該校及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客座教授。1994年回中國美術學院執教。
在海內外舉辦個展三十余次。應邀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瑞典馬爾默美術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葡萄牙東方美術館、土耳其現代美術館、中國香港藝術館,以及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公開演示巨幅大字草書創作。
主持策划「’’94現代書法探索展」、「’’95首屆國際現代書法雙年展」、「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200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書非書——2010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書非書——2015杭州國際現代書法展暨書非書文獻展」。
作品為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和美國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學收藏。
目錄
導言
楷書范本經典
敦煌寫經
宣示表
黃庭經
洛神賦十三行
廣武將軍碑
爨寶子碑
好太王碑
嵩高靈廟碑
爨龍顏碑
始平公造像
石門銘
鄭文公碑
瘞鶴銘
司馬景和妻孟敬訓墓志
元珽妻穆玉容墓志
張猛龍碑
張玄墓志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董美人墓志
真書千字文
龍藏寺碑
孔子廟堂碑
九成宮醴泉銘
伊闕佛龕碑
孟法師碑
雁塔聖教序
道因法師碑
順節夫人李氏墓志
多寶塔碑
顏勤禮碑
東方朔畫贊
麻姑仙壇記
玄秘塔碑
神策軍碑
膽巴碑
赤壁后賦
行書范本經典
李柏文書
蘭亭序
聖教序
喪亂、二謝、得示帖
伯遠帖
溫泉銘
枯樹賦帖
李思訓碑
麓山寺碑
文賦
爭座位帖
祭侄文稿
劉中使帖
韭花帖
京居帖
黃州寒食詩帖
致夢得秘校尺牘
松風閣詩帖
蜀素帖
苕溪詩卷
吳江舟中詩帖
上清帖
洛神賦
前赤壁賦
張華勵志詩
行草書卷
行書五律詩
草書范本經典
漢簡草書
平復帖
急就章
十七帖
草書千字文
書譜
古詩四帖
自敘帖
小草千字文
諸上座帖
草書千字文
前后赤壁賦卷
春日田舍有懷石湖之勝七言詩軸
草書詩軸
后赤壁行草冊
行草條幅
喜雨詩
臨閣帖
草書五言律詩
隸書范本經典
馬王堆帛書
漢簡
開通褒斜道刻石
石門頌
乙瑛碑
禮器碑
封龍山頌
孔宙碑
華山碑
衡方碑
史晨碑
夏承碑
西狹頌
郙閣頌
漢石經
曹全碑
張遷碑
隸書軸
隸書冊
隸書軸
篆書范本經典
甲骨文
大盂鼎
牆盤
虢季子白盤
大克鼎
散氏盤
毛公鼎
石鼓文
嶧山刻石
秦詔版
天發神讖碑
三墳記
白氏草堂記
與朱元思書
篆書石鼓文
楷書范本經典
敦煌寫經
宣示表
黃庭經
洛神賦十三行
廣武將軍碑
爨寶子碑
好太王碑
嵩高靈廟碑
爨龍顏碑
始平公造像
石門銘
鄭文公碑
瘞鶴銘
司馬景和妻孟敬訓墓志
元珽妻穆玉容墓志
張猛龍碑
張玄墓志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董美人墓志
真書千字文
龍藏寺碑
孔子廟堂碑
九成宮醴泉銘
伊闕佛龕碑
孟法師碑
雁塔聖教序
道因法師碑
順節夫人李氏墓志
多寶塔碑
顏勤禮碑
東方朔畫贊
麻姑仙壇記
玄秘塔碑
神策軍碑
膽巴碑
赤壁后賦
行書范本經典
李柏文書
蘭亭序
聖教序
喪亂、二謝、得示帖
伯遠帖
溫泉銘
枯樹賦帖
李思訓碑
麓山寺碑
文賦
爭座位帖
祭侄文稿
劉中使帖
韭花帖
京居帖
黃州寒食詩帖
致夢得秘校尺牘
松風閣詩帖
蜀素帖
苕溪詩卷
吳江舟中詩帖
上清帖
洛神賦
前赤壁賦
張華勵志詩
行草書卷
行書五律詩
草書范本經典
漢簡草書
平復帖
急就章
十七帖
草書千字文
書譜
古詩四帖
自敘帖
小草千字文
諸上座帖
草書千字文
前后赤壁賦卷
春日田舍有懷石湖之勝七言詩軸
草書詩軸
后赤壁行草冊
行草條幅
喜雨詩
臨閣帖
草書五言律詩
隸書范本經典
馬王堆帛書
漢簡
開通褒斜道刻石
石門頌
乙瑛碑
禮器碑
封龍山頌
孔宙碑
華山碑
衡方碑
史晨碑
夏承碑
西狹頌
郙閣頌
漢石經
曹全碑
張遷碑
隸書軸
隸書冊
隸書軸
篆書范本經典
甲骨文
大盂鼎
牆盤
虢季子白盤
大克鼎
散氏盤
毛公鼎
石鼓文
嶧山刻石
秦詔版
天發神讖碑
三墳記
白氏草堂記
與朱元思書
篆書石鼓文
序
2011年10月,在朗朗書房的策划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三本書,即《王冬齡談名作名家》《王冬齡創作手記》《王冬齡談現代書法》,社會反響還不錯。2013年11月,呼延華先生找到我,希望能將上述三書修訂,並與我有關書學方面的其他著編文字一起集成叢書,我欣然同意。盡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叢書作了必要的潤色修改和大量的補充增訂,但仍感到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現在出皈在即,頗有幾分忐忑,著編如有不當和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關於這套「著編叢錄」各書的情況,在此說明如下:
《王冬齡談名作名家》於2011年初版時,收錄了我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關於名作名家的個案研究和辨偽析疑等方面的文章,以及我之后所提出的「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之說。其中,《張旭(古詩四帖)真偽初探》頗費心血。
《王冬齡創作手記》於2011年初版時,收錄了我多次巨幅大字重要創作的心得體會,關於草書創作和對草書現代表現力等方面的全面闡述,以及近三十年我對書法的重新認識和深層思考,附有部分訪談錄。新版增補了數篇2012年以后的創作手記,以及有關我私下月程月要的功課揭示對話錄。
關於這套「著編叢錄」各書的情況,在此說明如下:
《王冬齡談名作名家》於2011年初版時,收錄了我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關於名作名家的個案研究和辨偽析疑等方面的文章,以及我之后所提出的「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之說。其中,《張旭(古詩四帖)真偽初探》頗費心血。
《王冬齡創作手記》於2011年初版時,收錄了我多次巨幅大字重要創作的心得體會,關於草書創作和對草書現代表現力等方面的全面闡述,以及近三十年我對書法的重新認識和深層思考,附有部分訪談錄。新版增補了數篇2012年以后的創作手記,以及有關我私下月程月要的功課揭示對話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