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元亨所著的《南石頭大屠殺(粵港1942)》講述,隨着侵華戰爭的不斷擴大,日本為了增強細菌戰的實力,從根本上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進而逐步達到迅速滅亡中國的目的,建立了一些與「731部隊」有同樣性質和任務的細菌部隊。
日本先后在中國建立的細菌部隊,主要有東北關東軍73l部隊和長春第100牲畜及農作物細菌部隊、華北「甲」字第1855部隊、華中「榮」字第1644部隊、華南「波」字第8604部隊。其中,以廣州、香港為中心的華南地區,是日軍華南「波」字第8604部隊開展細菌戰和大屠殺的主要場所。
譚元亨,廣東順德人。1948年出生於廣東四會,成長於廣州與湖南湘潭。祖上為「十三行」八大家「潘盧伍葉譚左徐楊」的譚家,后僑居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1968年上山下鄉到湖南酃縣(今炎陵縣)。198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作家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國際兒童文學研究會(IRSCL)會員。客家學學者,「廣府學」創立者。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客家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已出版《東方奧斯威辛紀事》《日軍細菌戰:黑色「波字8604」——來自東方奧斯威辛的追訴》《中國文化史觀》等百余部作品。其中,《無效護照》獲1995年第五屆「《十月》文學獎」,《洛杉磯的中國Teenger。s》獲1996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客家文化史》(上、下卷)獲2013年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雙槍將軍馬坤——孫中山的猶太保鏢》(與董守良合*)獲2014年加拿大第二屆國際「大雅風」文學獎非虛構類(紀實文學)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