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是一部理論與實證研究兼容並蓄的專著,從歷史的演進過程探討媒介效果理論的發展軌跡,介紹最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論及研究成果。
由三位海外頂尖傳播學者撰寫的這本媒介效果理論專著與其他著作不同之處是,《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不僅分析西方主流理論,而且采取華人的視角,結合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展開的實證研究,探討中國人關注的議題,驗證西方媒介效果理論的實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臨的問題,又對傳媒研究未來的發展進行啟發式思考。
此外,《媒介效果與社會變遷》提出效果認知理論作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並把新媒體對媒介效果研究的影響與挑戰融入討論中。
魏然,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終身講座教授、博導,中國傳媒大學與天津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美國SSCI期刊《大眾傳播與社會》主編。曾任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CA)會長,曾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10年和2013年分別被聘為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海外名師」,是2014年入選「天津千人計划」的海外學者。研究專長為移動媒體、媒介效果以及國際廣告,共發表150篇論文。根據傳播學論文引用排名,魏然屬於大中華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前五名傳播學者。
周樹華,美國阿拉巴馬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終身教授,副院長,博導。曾任廣東電視台新聞部記者,播音員,英語新聞組組長(1988—1993)。2007年被廣東電視藝術家協會評為「廣東百佳主持人」之一。曾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資深研究員及訪問教授。2004—2006年,擔任國際中華傳播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媒介信息認知,媒介內容、形式和效果,論文曾發表於《媒介心理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傳播研究》、《大眾傳播與社會》、《廣告雜志》、《廣播與電子媒介》等期刊。
羅文輝,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並擔任《傳播與社會》學刊主編。曾任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及新聞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新聞分析、政治傳播及媒介效果,共發表過一百多篇論文,出版八部學術著作,是亞太地區學術出版量及被引述頻率高的傳播學者之一。近作曾刊登在SSCI期刊上,如:《傳播研究》、《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廣播與電子媒介》、《國際公眾意見研究學刊》、《媒介心理學》、《哈佛國際新聞公眾期刊》、《亞洲傳播學刊》和《新聞學研究》。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媒介效果研究的傳統與新范式
第一章緒論:媒介效果研究的傳統取向
第二章媒介效果研究新范式:主觀認知傳播效果
第二部分 新聞媒體對受眾認知與行為的影響
第三章新聞媒體對受眾學習公共事務知識的影響
第四章大眾媒體議程設置理論與研究的綜述和展望
第五章電視新聞對受眾認知的影響
第六章尋求健康信息:傳媒與健康傳播前沿研究
第三部分 媒介認知效果理論與研究成果
第七章第三人效果:一個新興的媒介效果理論
第八章第三人效果與政治傳播研究
第九章民意和多元無知理論
第十章主觀認知的偏差:敵意媒介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媒體的偏見?媒體的客觀和主觀偏差研究
第十二章媒體公信力理論與研究綜述
第四部分 媒介效果研究新領域與新興媒體研究
第十三章娛樂媒介及其效果研究
第十四章電子游戲的社會影響:理論與現實
第十五章媒介的情感效果研究
第十六章信息社會下新媒體與媒介效果研究
第十七章國內傳播科技和新興媒體探索性研究述評
第十八章新媒體與亞洲政治傳播前沿研究述評
第十九章新媒體與國際廣告前沿性研究
第二十章新媒體研究的困境與未來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結語和展望
第二十一章媒介效果研究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本書各章作者/共同作者簡介
第一部分 媒介效果研究的傳統與新范式
第一章緒論:媒介效果研究的傳統取向
第二章媒介效果研究新范式:主觀認知傳播效果
第二部分 新聞媒體對受眾認知與行為的影響
第三章新聞媒體對受眾學習公共事務知識的影響
第四章大眾媒體議程設置理論與研究的綜述和展望
第五章電視新聞對受眾認知的影響
第六章尋求健康信息:傳媒與健康傳播前沿研究
第三部分 媒介認知效果理論與研究成果
第七章第三人效果:一個新興的媒介效果理論
第八章第三人效果與政治傳播研究
第九章民意和多元無知理論
第十章主觀認知的偏差:敵意媒介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媒體的偏見?媒體的客觀和主觀偏差研究
第十二章媒體公信力理論與研究綜述
第四部分 媒介效果研究新領域與新興媒體研究
第十三章娛樂媒介及其效果研究
第十四章電子游戲的社會影響:理論與現實
第十五章媒介的情感效果研究
第十六章信息社會下新媒體與媒介效果研究
第十七章國內傳播科技和新興媒體探索性研究述評
第十八章新媒體與亞洲政治傳播前沿研究述評
第十九章新媒體與國際廣告前沿性研究
第二十章新媒體研究的困境與未來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結語和展望
第二十一章媒介效果研究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本書各章作者/共同作者簡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