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中國當代美學思想史。
書中對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圍繞「共同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性論與人道主義、藝術本質、文學主體性、實踐美學的論爭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梳理和評論,論證了中國美學走出古典步入現代的歷史過程。
閻國忠,1935年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美學家,早年是朱光潛的助教。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主任、台州學院藝術學院院長,現已退休。著有《古希臘羅馬美學》《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紀神學美學》《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攀援集》等,主編並參與撰寫《西方著名美學家評傳》《二十世紀中國美學研究》,發表論文百余篇。
目錄
原 序 ………………………………………………………………………………1
自 序 ………………………………………………………………………………2
第一章 當代美學的重新發軔
——關於「共同美」的討論 …………………………………………… 1
第二章 首先追問的是人本身
——關於「人性論」、人道主義的討論 ……………………………… 27
第三章 人的生產與美的創造
——關於《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討論 ……………………… 70
第四章 藝術不僅是反映
——關於藝術本質的討論 ……………………………………………… 135
第五章 人作為藝術的主體與本體
——關於「文學主體性」的討論 ……………………………………… 202
第六章 尋找美的真正根基
——關於實踐美學的討論 ……………………………………………… 271
后 記 …………………………………………………………………………… 336
自 序 ………………………………………………………………………………2
第一章 當代美學的重新發軔
——關於「共同美」的討論 …………………………………………… 1
第二章 首先追問的是人本身
——關於「人性論」、人道主義的討論 ……………………………… 27
第三章 人的生產與美的創造
——關於《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討論 ……………………… 70
第四章 藝術不僅是反映
——關於藝術本質的討論 ……………………………………………… 135
第五章 人作為藝術的主體與本體
——關於「文學主體性」的討論 ……………………………………… 202
第六章 尋找美的真正根基
——關於實踐美學的討論 ……………………………………………… 271
后 記 …………………………………………………………………………… 336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