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近年來石守謙教授主持「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課題的成果之一,試圖在中國美術史的傳統敘述之外,尋求一個更大的東亞文化的視野。山水畫向來被視為中國藝術對世界文明的特有貢獻,其對自然所表現的尊崇與不斷企求回歸的態度,配合着繪畫形象的展示,被認為呈現了一種「西方所無」的精神圖象,甚至是「東方文明」的代表。中國山水畫的高度成就,也被由它對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影響的論述,予以強化。本書以更審慎的態度,嘗試在理念、知識、人物與繪畫相關物品等不同層次的往來移動中,重新評估關於中國山水畫論述的有效性,並以中、日、韓互動的事實為架構,探討10至16世紀山水畫在東亞的發展,及其所共組成的文化意象。
石守謙,1951年生,藝術史研究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院長等職。他是台灣新藝術史研究的開創者,以文化史的角度研究繪畫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著有《風格與世變》等書。2012年7月5日當選第29屆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