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歷史,最貴通識。黃仁宇以專欄漫筆的形式,解讀從先秦到元末的關鍵人物和時代轉折,很多看來不合情理的事物,在長時期的眼光之下,拼合前因后果,都有其不得已之處,耐人尋味。
中國是個大陸性格濃厚的國家,與西方和現代社會差別甚遠,如何脫胎換骨,也是作者切問近思的關鍵問題之一。
黃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歷史學家。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戰爭爆發后,時僅就讀大學一年級的黃仁宇決定輟學,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期間結識田漢、范長江等人。后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憑在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所修的學分獲密西根大學的取錄,攻讀新聞系,1954年獲學士,1957年獲碩士,其后轉攻歷史系,並於1966年獲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劍橋中國史》、《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的集體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