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中國反貪史

簡明中國反貪史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王春瑜(主編)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0836107
  • ISBN13:9787510836107
  • 裝訂:326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雖歷代王朝興亡更替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貪污腐敗如蟻嚙柱,久而久之,柱朽如渣,華屋遂轟然倒塌。在君主專制時代,反貪斗爭猶如「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長出一茬:開國之初狠抓反貪,中后期「尋租」之風愈演愈烈,到了執政末年則是民不聊生,始終無法走出輪回怪圈的尷尬。

本書共分為先朝、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等十個章節,概括總結了中國歷史上各時期的反貪機制、反貪實踐以及反貪啟示。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總結歷史各時期反貪斗爭的經驗,無疑對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着積極的現實意義。

十八大以后,高壓反貪腐已然成為新常態,「老虎」紛紛落馬,「蒼蠅」頻頻墜地。政府的屢屢重拳舉措,也促使整個社會對懲治和預防貪腐做進一步的思考。

王春瑜,1937年生於蘇州,后避日寇戰火,在建湖水鄉長大。196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班,1979年由上海師大奉調至中國社科院,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及明史研究室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起,著有《明清史散論》《明朝酒文化》《交誼志》《古今集》等學術專著七種,散雜文集二十余種。主編《中國反貪史》獲第13屆中國圖書獎。《王春瑜明史文存》五卷本(商務印書館)、《王春瑜雜文精選集》上、下冊(人民出版社)即將出版。
 

目錄

再版序

第一章 先秦時期
第一節 上古三代貪賄的萌生
一、「大道既隱」,貪人出現
二、「三代」國家政權及貪賄和反貪的特征
三、早期倡廉勤反貪賄的政治倫理
第二節 春秋戰國貪賄與反貪的發展
一、春秋時期列國間的貪賄
二、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內的貪賄
三、春秋時期反貪拒賄的義舉
四、戰國時期的貪賄與反貪
第三節 反貪賄暴斂的思想文化
一、揭露與譴責貪賄
二、樹立清廉勤政的典型
三、反貪賄暴斂內容
附論一 略述先秦時期反貪機制
附論二 早期反貪斗爭的幾點啟示

第二章 秦漢時期
第一節 短命的秦皇朝
一、秦朝的監察機制及其運作
二、貪賄與急政
三、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反貪意識
第二節 在輝煌中走向滅亡的西漢皇朝
一、西漢的監察機制及其運作
二、貪污橫行與漢武帝加強反貪力度
三、愈演愈烈的貪賄風
第三節 與腐敗為伍的新皇朝
第四節 在外戚宦官擅權中導向滅亡的東漢皇朝
一、東漢的監察機制及其運作
二、「退功臣,進文吏」政策下的前期吏治
三、難以遏制的貪賄風
第五節 秦漢時期反貪的啟示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
第一節 三國
一、監察機制及運作
二、曹魏政權的反貪實踐與吏政
三、諸葛亮的法治與清廉
四、孫吳的吏政
第二節 兩晉十六國
一、反貪機制及運作
二、西晉腐敗之風
三、東晉貪污概況
四、十六國政權的反貪機制及實踐
第三節 南朝
一、南朝監察制度
二、劉宋吏治與寒人掌機要
三、齊統治集團的腐敗
四、梁朝貪污之風與賀琛上疏
五、陳朝吏治及其覆亡
第四節 北朝
一、北朝監察制度
二、孝文帝班行俸祿與整頓吏治
三、北魏后期貪污盛行與腐敗之風
四、東魏北齊的貪污腐敗和反貪活動
五、西魏北周的改革與吏治
第五節 魏晉南北朝反貪的啟示
一、貪污與門閥特權
二、反貪和改革
三、貪污與政權存亡

第四章 隋唐時期
第一節 隋唐時期的貪污
一、隋代的貪污
二、唐代前期的貪污
三、唐代后期的貪污
第二節 隋唐時期的反貪機制
一、法律監督
二、監察制度
三、官吏管理制度
第三節 反貪實踐
一、隋代反貪污
二、唐代前期反貪實踐
三、唐代后期的反貪實踐
第四節 反貪文化
第五節 反貪啟示錄

第五章 五代十國時期
第一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貪污概述
一、五代十國的更替線索
二、五代時期的貪污狀況
三、十國時期的貪污腐敗
第二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機制與成效
一、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制度
二、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成效
第三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文化
一、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文化
二、五代十國時期的反貪啟示

第六章 宋遼西夏金
第一節 兩宋時期的貪污腐敗
一、北宋的貪污狀況
二、遼夏金的貪污狀況
三、南宋的貪污狀況
第二節 廉政與反貪機制
一、監察制度
二、法律規定
三、廉政措施
四、遼夏金的廉政與反貪機制
第三節 反貪實踐與成效
一、北宋時期的反貪狀況
二、南宋時期的反貪狀況
三、遼夏金的反貪實踐與成效
第四節 反貪文化
一、官員上書
二、儒士清議
三、史書方志
四、民間諺語
第五節 反貪啟示錄
一、「吏不廉則政治削」
二、「嚴貪墨之罪」
三、「王者禁人為非,莫先於法令」
四、強化監督,防治並舉
五、反對「貪利祿而不貪道義」,提倡「做好人而不做貴人」

第七章 元朝
第一節 大蒙古國時期的反貪措施
一、耶律楚材的反貪措施
二、乃馬貞氏稱制時期的貪污之風
三、蒙哥汗的反貪措施
第二節 元朝前期的貪污與反貪污斗爭
一、世祖朝的法制建設和監察制度
二、阿合馬理財及其違法活動
三、盧世榮事件
四、桑哥擅權及其貪贓
第三節 元朝中期的反貪斗爭
一、成宗朝的貪贓之風與反貪斗爭
二、仁宗之治與鐵木迭兒之奸
三、英宗新政與南坡之變
第四節 元朝后期的社會腐敗
一、燕鐵木兒和伯顏的擅權
二、脫脫「更化」
三、元朝最黑暗的歲月
第五節 元代的反貪文化和反貪啟示
一、士人和民間創造的反貪文化
二、元代的反貪啟示

第八章 明朝
第一節 明初反貪活動及反貪機制的建立
一、洪武時期的反貪風暴
二、明初反貪機制的建立
三、永樂、仁宣時期反貪斗爭的繼續
四、正統年間貪風復燃
第二節 明中后期反貪斗爭的新形勢
一、社會風氣的變化
二、明中后期貪污受賄面面觀
三、明中后期反貪機制的逐漸破壞
四、明中后期統治階級內部的反貪人物
五、明中后期農民起義軍的反貪倡廉
第三節 明代的反貪文化
第四節 明代反貪斗爭的啟示

第九章 清朝
第一節 清朝反貪概述
第二節 清朝反貪機制
一、反貪立法
二、清朝懲貪案舉要
三、監督防范機制
四、清朝財政經濟制度對反貪的影響
第三節 清朝反貪文化
第四節 清朝反貪的啟示

第十章 中華民國時期
第一節 臨時政府時期的反貪機制
一、《鄂州約法》的反貪原則
二、湖北軍政府的反貪法規和反貪機構——總監察處
三、南京臨時政府和《臨時約法》的反貪原則
四、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刑律中對貪污腐敗罪行的具體規定
第二節 北洋政府時期的反貪機制
一、北洋政府時期的貪污狀況
二、北洋政府時期根本大法中的反貪原則
三、北洋政府的反貪法規和機構
四、四個特殊形式的北洋軍閥政府的反貪法規
第三節 廣州武漢國民政府政治體系中的反貪機制
一、廣州武漢國民政府的反貪規定
二、廣州武漢國民政府的反貪機構
第四節 南京國民政府的「訓政」時期
一、《訓政綱領》、《「訓政」時期約法》和《五五憲草》中的反貪原則
二、南京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反貪法規
三、南京國民政府「訓政」時期的反貪機構和運作
第五節 五院制度中的反貪立法和運作
一、監察院的反貪機制
二、中華民國的審計制度
三、南京國民政府的懲戒制度
第六節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反貪
一、抗戰時期的貪污狀況
二、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反貪機構
三、戰時體制中的反貪運作
第七節 崩潰時期的南京國民政府
一、抗戰勝利后南京國民政府的腐敗
二、「崩潰」時期南京國民政府的反貪機構
三、「軟骨」的南京國民政府反貪運作
第八節 民國時期的反貪文化及其反貪斗爭的啟示
一、民國時期的反貪文化
二、民國時期反貪的經驗教訓
 

歲月不居,自從2000年我主編的《簡明中國反貪史》出版以來,快十五年了!此次由九州出版社再版,欣喜之余,覺得有話要說。

眾所周知,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大,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但同時,也使一些不法權貴、高干子弟(他們僅倒賣國務院批文,即可獲得幾十萬,上百萬)及社會上的宵小,用狡詐手段,聚斂起大量錢財,有的是一夜暴富。貪污腐敗像瘟疫在神州大地逐漸蔓延。我雖一介書生,無黨無派,但傳統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驅使我拍案而起,主編《中國反貪史》,得到了史學界友人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與重視。據統計,有32家媒體對本書重點報道,社會影響可謂廣泛。中央電視台「讀書時間」欄目對我做了專訪,播出時間近三刻鍾,並播出多次。先是榮獲了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后收入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的「二十世紀哲學社會科學經典文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