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僅以千字篇幅,條例清晰、簡潔扼要地闡述了昆曲演唱表演之津梁。涉獵呼吸、發聲、吐字、四聲、行腔、板眼、曲趣等諸多聲樂理論。昆曲演員向來奉《曲律》為必學之經典。作者魏良輔在昆曲藝術發展進程中,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明嘉靖、隆慶年間,由他主導吸取北曲和海鹽腔、弋陽腔之精華,進行一系列改革創新,形成細膩、婉約的昆曲新腔。
《方諸館曲律》由明代戲曲作家、曲論家王驥德所著。內容涉及戲曲源流、音樂、聲韻、曲詞特點、作法,並對元、明不少戲曲作家作品加以品評。作者在書中第一次對南北曲的創作進行了分門別類、比較詳盡的探討。
明代戲曲聲律家沈寵綏所著《度曲須知》一書將南北曲之源流、格調、字母、發音、歸韻諸種方法,一一辨析其故,使度曲者有規則可循。故清初學者李光地盛贊他「有功於詞曲」。因其書系作者度曲實踐經驗之積累,故此后至今昆劇演員常用為唱曲之依據。
《樂府傳聲》為清初戲曲音樂家徐大椿所著,他總結了明代曲家魏良輔、沈寵綏等人的經驗,又有所發展和創造。所論包括字音、發聲及口形、樂曲情感的處理、演唱的一般基本知識等詞曲唱法中的主要環節。
古兆申(1945---),筆名古蒼梧。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早年活躍文壇,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划及赴法國進修現代文學。曾任台灣《漢聲雜志》主編、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學術總監。近年致力於昆曲研究及推廣,曾任香港大學昆曲研究項目研究員,為浙江昆劇團改編《牡丹亭〉〉,《暗箭記〉〉及為上海昆劇團改編《蝴蝶夢〉〉,著有昆曲美學論文多種。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講師。。